自卑的解药不是自信,而是接纳

听过这样一句广告词:不要让别人的美,定义你自己。
生活中,你有多少是在用他人标准来定义自己?你对自己的接纳度有多少?当你因为感到自己不够好去改变,往往无法真正自信,依然会隐隐感到还是不够好,感到自卑。 于是我们又奋力想要摆脱自卑,想变得更好。然而,这似乎并未带来预想的自信。因为自卑的解药不在于你比他人好,而是源于你对自我的高度接纳,而后逐步通向内在与外在统一的自信。

1、什么是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指接受自己的整个存在,包括自己的优点、缺点、情感和经历。它涉及到对自己的真实感受、需求和个人特质的接纳,而不是试图否定或抵抗它们。自我接纳是一种温和、关怀和宽容的态度,让自己感到被接纳和接纳自己。 自我接纳并不意味着放任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停止追求成长和改进。相反,它是基于对自己的深入理解和尊重,通过接受自己的整体来建立积极的自我关系。

2、为什么需要自我接纳
当我们无法接纳自己时,往往内心会出现很多自我批评、自我评判的声音,进而陷入自我内耗。 比如当不开心的情绪出现时,你会想要快点从不开心中走出来,你会希望快点开心起来。你觉得这样的状态不好,有问题。这便是一种常见的不接纳。 此时你已经陷入了跟自己情绪的对抗中,结果是令自己更加不开心。进一步的,甚至感到整个人都是不好的,开始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又或者,有的人则是开始攻击身边的人,这会带来对关系的破坏。

3、如何做到自我接纳 好与不好的评价,可以因个人的观点、文化背景和经历而非常不同。在越来越趋向于个性与不同的现在,也更没有绝对的统一标准,而是变得更多元化。 自我觉察:留意自己的内心对话和自我评价。注意自我批评的想法,并尝试改变它们,转而培养积极的、支持性的内心对话。 培养自我关怀的习惯: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福祉,给自己充足的休息、营养。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包括自己,把过错看作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而不是对自己的否定。 认可允许:给自己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对待自己时,采用同样的温和和宽容的态度,如你对待他人一样。接纳自己的情感和弱点,给自己一些理解和慈悲。 自我表达: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坦诚地与他人沟通,不害怕被他人拒绝或批评。 专注自我成长:将自己的焦点从完美和比较转移到个人成长和进步上。将注意力放在自我发展和学习上,而不是与他人的比较。

-
安梦心理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24-04-03 10:4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