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杂志BrowseMag | 浮夸 华丽 不完美:CABANA说,这就是意大利!


2014年,当Martina Mondadori与两位志同道合的人联合推出半年刊《CABANA》时,设计杂志的面貌被彻底革新了。
当我们早已对那些过分宣扬现代简约、总是在探访好莱坞名流之家的室内设计杂志习以为常时,《CABANA》闯了进来:它致力于一种新旧夹陈的室内装饰美学,高调颂扬物品之于环境舒适性和氛围感的重要性。如果用主编的话来概,《CABANA》是这样一份杂志:
“《CABANA》探讨了知识与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在情感上、思想上的紧密关系,它的美学灵感来自古典文学和意大利艺术史,呈现的内容是一种新旧结合,从而来反映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精神和历史,而不是一种设计风格。”


每期《CABANA》都是一场由纺织品、图案和色彩组成的奢华视觉盛宴。它比通常的设计杂志更具叙事性和诗意,也为设计出版物的理念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的封面由名牌织物或壁纸制成,内页则使用从高光到厚哑光再到透明洋葱皮等不同种类的纸张。可以说,《CABANA》就像是出版业的高级时装,它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和收藏品。它也印证了创刊人Martina Mondadori的话,“如果你要做印刷,你最好把它做得漂亮。”
Martina Mondadori是意大利风格的偶像。奠定《CABANA》的视觉风格与精神内核的,正是意大利人的审美基因。Martina曾说,“在《CABANA》,我们不寻找‘古老’或‘巴洛克’。我们寻找原创的和真实的。”这让它毫不费力地华美,不断唤醒“极繁”的愉悦,并且重申了经典或永恒的物品之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翻杂志
BrowseMag
👇
《CABANA》



1
封面



每期《CABANA》杂志的奢华感,首先从它的封面上显露无疑。
封面是杂志的门户。它通过视觉引力吸引读者,封面美学也定义了一本杂志的风格。而《CABANA》的封面不仅挑逗我们的视觉,还启动我们的触觉:每期《CABANA》都突破性地使用织物、壁纸或面料作为杂志封面,有时甚至能清晰地看到面料边缘的线头散落出来。


同样让《CABANA》的封面出挑的,还有它背后的合作伙伴。这些封面常常来自顶级品牌的墙纸或面料。从Gucci、Armani、Loewe、Burberry等一线品牌,到小众奢华的Loro Piana,再到艺术设计品牌Fornasetti,甚至Tiffany & Co等珠宝品牌也位列其中。
这些合作往往也与每期杂志的主题保持高度一致。例如2017春夏刊的封面选择与英国时尚品牌Burberry合作,刊内则呈现了艺术家Henry Moore的作品,他正是Burberry 2017春夏系列的灵感来源。同时,英国家居也在一整期杂志内容中占了很大比例。
再如2021年发行的第15期《CABANA》,被定位成“给米兰的情书”。它的封面邀请了美国服装品牌Ralph Lauren合作制作,同时由杂志主编带领读者探访Ralph Lauren在米兰的私人俱乐部。它由意大利建筑师Mino Fiocchi在1940年代设计,尽管被Ralph Lauren改造成了一座美式住宅,但依然保留了属于这座城市的米兰气息。



这种与高级时装或设计品牌的联动,形塑了《CABANA》独特的品牌张力,将读者的品牌认知牢牢锁定于一张封面上。而这一张张兼具奢华、设计感与微妙触感的封面,也注定了每期《CABANA》杂志都堪称独一无二的收藏品。
2
新奢华主义

在这个平面媒体逐渐被人遗忘、纸刊纷纷退出市场的新媒体时代,《CABANA》却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将纸本刊物做出奢侈品的腔调,甚至被部分行内人誉为“杂志界的爱马仕”、“设计师圣经”。
对于“我们现在还需要一本设计杂志吗?”,《CABANA》根本不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而诞生的。它走的是“降维打击”路线。因为在每份新刊难免要为“独特的市场定位”这件事而焦头烂额时,《CABANA》非常轻巧、优雅、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地说,让我们追求一种新旧夹陈的生活美学潮流吧。


富有质感的家居用品,个性化、个人化的古董和旧物摆件,低调奢华的手作家具,被《CABANA》整合、凝练成为一份刊物。它对一度甚嚣尘上的极简风不屑一顾,而是带领读者找回传统、手作、色彩与人文所营造出的温馨感。
与其他建筑和室内设计杂志所注重的空间设计相比,《CABANA》真正在意的是生活方式。它主张人文传承和艺术质感能让居室环境更舒适和温暖。在它看来,生活的愉悦来自物品,而物品未必要在现代前卫与华丽繁复、奔放热情与自然素朴之间划清界限,混搭起来也很好。


“无论是陈设还是纹饰搭配,将民间的工艺品、老物件、当代艺术、当代手作人的作品混搭,只要酷就是《CABANA》杂志所追求的美学。”
这种特立独行的做法让《CABANA》被定义为21世纪的新奢华主义。如此定位自然脱离不开这份杂志的创刊人和主编,Martina Mondadori的人生经历与美学追求。尽管不能完全将这份杂志的成功简化为“《CABANA》=Martina Mondadori”这个等式,但的确可以简单粗暴地说,没有Martina Mondadori这个人,就没有我们所看到的《CABANA》这份杂志。
3
童年

Martina Mondadori出生于一个传媒世家。她的曾祖父于1907年创立了如今意大利最大的Mondadori出版公司。她的父亲在20世纪80年代卖掉公司后,继续留在董事会任职。在他去世后,这个位置也自然地交接给Martina Mondadori。
出于对传媒和出版业的耳濡目染,Martina Mondadori投身其间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事实上,在创办《CABANA》之前,她正在运营另一份杂志。但《CABANA》终归是一本设计杂志,而将她引向设计这一领域的决定性因素,源自她的童年。


Martina Mondadori在米兰长大。她童年生活的房子同时继承了她的父亲和母亲的风格与装饰品味。这栋房子的设计者伦佐·蒙贾迪诺(Renzo Mongiardino)是她母亲的好友,同时也是一位传奇的意大利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奥斯卡奖得主,有着“幻影建筑师”之称。
作为现代建筑大师,伦佐·蒙贾迪诺却对古希腊罗马、拜占庭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情有独钟,并且从歌剧舞台的美感中获得启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相较于室内设计,他更在意营造一种沉浸式的环境。他利用豪华的浪漫主义和神秘的人造效果,在设计和时尚界同时引起极繁主义者和极简主义者的共鸣。
“没有什么是真实的,”Martina曾这样形容伦佐·蒙贾迪诺装饰的空间。“除了几件家具,其余所有的表面、墙壁、柱子、拱门,甚至连空间本身都是被创造出来的。”



蒙贾迪诺为Mondadori家族设计的房子深深影响了Martina,两人也成为亲密的朋友。“他的房子、他的灵感、我在他工作室看到的情绪板,都在《CABANA》每一页的背后。”
另一方面,Martina从父亲那里培育了对物品的深重感情。父亲在她眼中是“一位伟大的收藏家”。从跳蚤市场淘来的宝贝,到陶瓷、纺织品、重要文物、罗马古董和当代艺术,他的父亲对物品有着兼收并蓄的热情。
从土耳其的小村庄到巴黎的古董店,Martina从小就跟随父亲一起四处旅行。最终,这些旅行途中淘回的物品以混搭的形式出现在父亲的室内设计中,这种风格被Martina视为折衷主义,而它的重要性是无可估量的:“这种折衷主义帮助我理解了设计。”
4
意大利人的DNA

《CABANA》的视觉表达貌似是混乱的,但这份混乱中却有一种统一的秩序,统领起传统的纹饰与当代前卫的艺术。
Martina Mondadori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我一直是一个非常注重视觉的人。”她从小在米兰长大,毕业于一所古典高中(liceo classico),这意味着她学习了拉丁语和古希腊语,同时也学习了艺术史。她在大学期间主修哲学,而美学一直是西方哲学的组成部分,她的毕业论文也正是关于美学的。


除了专业背景,《CABANA》永远丰富、饱满而浮夸的美学风格,还有Martina作为意大利人的基因在发挥深层作用。
“我在一个被人们定义为‘活着的博物馆’的国家长大。这里的历史,尤其是天主教会,永远影响着意大利的艺术。人的一生都被这些颜色、教堂和雕像所包围:随着时间的流逝,意大利人会以一种非常潜意识的方式学会欣赏美;人的视觉美学认知来源于成长的文化环境。”


在Martina看来,《CABANA》的一切都与颜色有关,因为意大利就是如此。
“在意大利这样的国家,你周围的历史、博物馆和艺术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你‘阅读’世界的视觉字母表。意大利人对某些暖色有反应,例如意大利壁画中使用的暖色。这是我们DNA的一部分。”
5
英国vs.意大利,
伦敦vs.米兰

“我总是说米兰就像一双舒适的旧鞋子。你知道它如何合身,如何舒适。而且,有时你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只有当你把它放在橱柜里这么久之后,你突然又发现它,你才会想,“天哪,这真是太棒了……这是一件很棒的鞋子。我喜欢它,因为它非常适合我。”
Martina Mondadori是在经历了一次跨大西洋的搬迁之后,才有了此番感悟。20多岁时,她搬到纽约。结婚生子后,她于2012年迁居到伦敦,这里也最终成为她的第二故乡。但就和所有“外国人”一样,她也经历了不可避免的磨合期。


“这很艰难。”Martina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开始做《CABANA》的部分原因是我突然想家了。”
不过,生性乐观的Martina很快开始积极探索她的第二故乡。在把孩子们送去学校后,她会坐上火车,参观英格兰所有美丽而庄严的房屋。最终,这段经历促成了Martina的创造性觉醒:“当我搬到伦敦并开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米兰时,我开始真正欣赏所有的装饰细节。”


这是一场独特的视觉冒险。她走进历史悠久的大宅,穿过博物馆的神圣大厅,沉浸在收藏家打造的迷人境界中。当她偶尔出来呼吸新鲜空气时,她的观察碎片开始合并、整合到一起,最终诞生了一种全新的东西,一种“视觉桥梁”。这座桥梁犹如一幅富有想象力的挂毯,将英国的华丽住宅与意大利的住宅交织在一起,成为她编辑敏锐度的证明。而剩下的,就是《CABANA》。
6
旅行

Martina Mondadori很早就表达过她对旅行的热爱。她表示,“我一直是一个热衷于旅行的人。”通过旅行,她也为物品与《CABANA》杂志建立了直接的联系。
“对我来说,旅行一直是关于发现和收集当地的人工制品,去跳蚤市场或参观当地古董经销商。历史上不同地方和时代的工艺是我与Cabana的视野的一部分。”


Martina承认,旅行一直是《CABANA》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份杂志通过把读者带入不同目的地,来进入设计的灵魂。在这一点上,旅行和设计互为表里,相互成就。
但《CABANA》从不是华丽的摆拍。它关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体验,并通过发掘目的地的私人住宅、工艺和美味的美食,“解锁令人惊叹的体验”,也让每一页内容都“栩栩如生”。
7
没什么比一栋房子更棒的了

真实,是《CABANA》杂志的关键词。正如Martina Mondadori所说,“我喜欢一栋可以居住的房子,而不是装修得很漂亮的房子。在Cabana,我们喜欢混乱。”
与此同时,疫情的发生也扭转了人们看待自己的房屋的方式。即便是在疫情之前,我们也一直生活在不确定的时代。这时,住房给了我们远超乎庇护所的意义。它还提供舒适,安逸,并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存过去——尤其是那些穿越时光、具有永恒性的物品,为我们与过去建立了联系,而在不确定的时代,这尤其令人心安。


这也是《CABANA》始终在做的事。“Cabana定义的不是全新的、完美的东西。”Martina说。“就像Alessandro Michele将复古带回时尚舞台,我认为《CABANA》杂志在正确的时间带回了一些东西。”
“我认为没有什么比一栋房子更棒的了,主人将自己的很多精力投入其中,并且自信地知道这不是追随一种风格或趋势,而是因为那个物体意味着某种东西,与他或她产生共鸣。”
8
Gemütlich

没有月刊的高强度工作压力,《CABANA》杂志不需要追随最新的潮流,或展示最新的商品。时间给了它空间,让它可以更加鼓舞人心,更加细致,去呈现房间的某个特定角落、颜色、以及物体的灵感。“我们希望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触感。”Martina如是说道。
正因如此,gemütlich这个德语单词成为了《CABANA》杂志的核心。这是德语中一个关于舒适性的特定词汇,用来形容走进一间温暖而舒适的小屋时的感觉。


它可能是英国乡村,一间精致的独栋别墅,也可能是摩洛哥的一处稻草小屋。它与屋子是否华美或朴素都无关。重要的是身处屋内的人能够获得温暖和舒适,也就是说,gemütlich是对室内感官和体验的颂扬,而这也是《CABANA》杂志一直想要带给我们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BOOKS
好/书/推/荐
READING
📖
《CABANA》
第20期
2023年秋冬刊

封面来自TIFFANY & Co.
具有纪念意义的第20期,首次采用丝绸印刷、装订和包装。本期内容包括纽约、米兰、比利时和巴黎的六处前所未见的住宅,马耳他和古吉拉特邦的两篇旅行报道,以及人们期待已久的英格兰最尊贵地址之一的修复。
设计偶像Roberto Peregalli委托《CABANA》在米兰打造一个极具个性化的空间。在城市的其他地方,纺织品设计师Idarica Gazzoni邀请《CABANA》揭幕她壮观的新家,一座充满图案和纹理的优雅宫殿。霍华德城堡是英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其私人部分的修复在Derry Moore的照片中熠熠生辉。在纽约,九十多岁的艺术家Barbara Jakobson首次打开了她的红漆大门,展现她丰富的藏品和丰富的生活。在比利时,时装设计师Edward Vermuelen令人回味的家展现了光线、规模和严谨。
与此同时,在巴黎,苏富比总裁Mario Tavella充满古董的公寓从各方面来说都是难得的乐趣。在马耳他,设计师Suzanne Sharp通过Miguel Flores-Vianna的眼睛回忆起她的童年,探索马耳他身份和历史的复杂性,发现这个国家的韧性和魅力在其古老的街道和紧闭的门后保存完好。
- fin -



© 本文版权归 SKPRendezvous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
龙标姑息者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4 15:12:17
-
央喜玛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17 16:24:00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21 23:48:11
-
笒庐主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4 08:52:20
-
豆友141701391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3 19:27:46
-
wonderstruck19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03 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