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沛的情感,波折的情路——女作家三毛的情殇之路
女作家三毛是上世纪最受瞩目的国语女作家之一,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享年四十八岁。三毛的作品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部,代表作如《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 三毛除了广为流传的文学作品以外,还有她的情感经历也倍受世人所关注。特别是她和荷西的爱情,是上世纪浪漫爱恋的代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三毛的爱情到底经历了什么,以及这些表象背后,她内心真正的诉说和呼唤。
台北初恋
在台北华冈文华书院的时候,三毛恋爱了。她的恋爱对象梁光明,是当时在学校很受瞩目的风云人物。他英俊帅气、才华横溢,三毛是众多对他仰慕的女生之一。三毛主动追求梁光明,两人坠入爱河。两年多的恋爱,三毛与梁光明无法走入婚姻的殿堂,于是分道扬镳,梁光明选择追逐事业,三毛则去了西班牙留学。 这段爱恋中三毛对于恋爱的追求是步入婚姻殿堂,而梁光明因为追求事业并未选择成家,于是二人分手。这里可以看出三毛对于恋爱的主动追求、对于爱情的追逐、以及对于家庭的渴望。

西班牙恋爱一
与梁光明的分手是悲痛欲绝的,而来到西班牙留学后,美丽又才华横溢的三毛有着很多追求者,其中有一位日本男孩,三毛接受了他的追求,但当这个男孩用一辆崭新的汽车作为礼物去与三毛订婚的时候,她却没有接受,选择了逃避。 她是一个内心有着自我追求的人,对于前任梁光明,因无法步入她想要的婚姻,她选择结束这段情感;而这一次,当对方愿意结婚时,她却选择了退缩。 经过两段恋爱的对比,其实,之前看到的那么炙热的爱恋和追求或许都是表象,她真正的心声,是害怕婚姻。她当下能要的、能做的,就只是想找个人陪伴。梁光明也一样,看似是因为事业,实则是不敢真正走入婚姻的殿堂;而第二任真的要和她步入婚姻的殿堂时,她就因害怕、退缩,选择了分手。所以也铺垫了她后来的一段段的恋爱。
西班牙恋爱二
在西班牙马德里大学,三毛遇到了她在西班牙的另一位男友——约根。约根学业优异,考上了外交官,他的更多时间放在了事业上,而三毛追求爱恋和陪伴,于是在约根求婚的时候她又一次拒绝了。这再一次验证——她想要的不是婚姻,是陪伴,更加佐证了她害怕婚姻的事实。 等到了二十九岁那年,三毛从美国回到了台北,在台北迎来了她的两次婚姻.多次感情受挫、求学结束的三毛已经无力再追求爱情了,她选择了结婚。或许那时她想,婚姻是一种稳定的陪伴方式。
台北婚姻一
在台北,三毛担任德语教师。下课后的三毛喜欢去一个叫做“明星”的咖啡馆,在那里,她结识了一个画家,她看到这个画家的画是活的、有灵魂的,她爱上了他。 在结婚的当天,她得到消息,她的这位画家爱人,竟已经有了家庭,她再一次受到了打击。 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爱情经历,她的心已经死了。 为什么她会爱上这个有家室的人呢?三毛在他的画里,感受到了他的灵魂,以及这个男人想要被爱的需求,于是三毛为了满足他的情感需要而爱上了他,甚至要步入婚姻,但他有家室的现实阻碍了她。这段感情,再一次反映出她害怕婚姻的本质——她只能爱上不能结婚的人,她惧怕婚姻。 这不是真正的爱,这里可以看出三毛表面想要的是稳定的婚姻和陪伴,想要的是纯真的爱情,实际上她更想要的,是自己的灵魂。
台北婚姻二
1972年, 三毛接受了一位德国教师的求婚,但婚礼那天,她的未婚夫心脏病发作,死在她怀里。 这一系列的婚姻恋爱历程让我们看到,三毛确实是害怕婚姻的。而这时候的三毛也因为自己灵魂的枯竭再也无力恋爱了。 原先的恋爱不是因为爱,只是因为寻找寄托,只是因为内心空洞的需要。所有的恋爱一次次地消耗她,也消耗对方,一次次的反映她对于婚姻的惧怕,已经无法停止恋爱的惨烈。
情定荷西
在多次恋爱婚姻失败后,三毛选择自杀,可自杀失败了,她逃往了西班牙。在那里她遇到了荷西,或许这是个真正爱她的人,在经过了四年大学和两年兵役之后,他们又相遇了。荷西的家里到处都是三毛的照片,让她最终选择与荷西步入婚姻的殿堂。 荷西与三毛相差7岁,荷西对于三毛的爱恋中是含有一种对于自己母亲无法抗拒的情感满足。这也是荷西后来为什么死亡的——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和妻子也就是三毛的内在索取,让他耗干了自己。

觉心观点
至此,三毛的爱情经历可以开始回溯,为什么她的爱情经历会如此坎坷?这都源自于她的母亲对于婚姻的痛苦感受。这个巨大的影响力,让三毛惧怕婚姻、无法进入婚姻。这个被母亲巨大影响着的模式,深深剥夺了她在爱情中的美好感受。 她的成长经历中,她婚姻失败、心已死的母亲,无法给她爱,无法用心养育她,反而需要她给予母亲供养,她消耗殆尽。于是她惧怕婚姻,同时供养母亲,无力经营自己的爱恋,以及因为母亲婚姻痛苦的诅咒无法得到自己的幸福。 她的婚姻恋爱只有坎坷,她的恋爱也不是爱,是对对方的需要、寄托,以及对对方的情感满足,因为她的妈妈要求她满足别人的情感。 而最后为什么能和荷西步入婚姻殿堂,因为荷西也是和她一样的,在做供养妈妈、满足妈妈需求的孩子。他感受到三毛想要被爱的诉求,于是贡献了自己的生命给她。 后来荷西去世了,三毛失去了供养,也力竭而亡了。心肌梗死,是因为她再也没有心力了。 三毛一生爱情的悲剧,真正去了解,可以得出结论:与爱情无关,是她母亲的痛苦,带给她一生的牵绊。
谢谢阅读
觉心心理
觉心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生病——身体在教会我们如何休息 (2人喜欢)
- 有效净化心灵,从根源帮你快速变美 (5人喜欢)
- 心累——生命的无声警报 (2人喜欢)
- 是什么彻底治愈了我的抑郁症——青少年访客自述 (4人喜欢)
- 接不住“贵人运”的3个原因——恢复感知觉,接住贵人运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