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
要如何度过一个春天?
首先,我去了江门。

九个小时的车程,一路狂飙到广州以南。而江门也因为《狂飙》取景地,火了一个23年,三十三墟街满街的人形牌和打卡点,整一个大型同人现场。但是,狂飙不是我的目标,我是为了一口牛肉来的。
广州饮食最出名有三种,顺德菜,客家菜,还有,牛肉。潮汕牛肉声名在外,我那汕头两天一夜的吃喝之旅可以细说一番,江门牛肉不如前者出名却更显神秘,据说当地有一整个村庄都以牛肉火锅店为主,现杀现卖现吃,主打一个“新鲜“。
于是下午4点到江门站,6点我已经在牛肉店里上桌了。五洞大众牛肉餐馆,村子里诸多牛肉餐馆中最出名的一家,可能也是最大的一家。有多大呢?我是第一次看到仿佛开在仓库里的餐馆……一眼望去,好家伙,200桌打底,300桌也不出格,不由自主开始算翻台率和流水……


见过小推车的老式粤式茶楼,但确实是第一次见小推车的牛肉馆子,主打一个自助。从我握上小推车的把手开始,一切就失去了控制……20块一盘的牛肉不管吊龙/雪花/ 匙柄(话说牛肉好不好胸口 朥我觉得更明显),10块钱一大篮的蔬菜,十多块满满一盘牛肉炒饭,还有我头那么大的菠萝油……吃不下真心吃不下。我和朋友,总计两张嘴,两个胃,加起来快七十岁,廉颇再能饭也只能干掉6盘肉和一篮子蔬菜。人均100。我坐九个小时高铁翻山越岭而来,却只吃得下这一休休,我恨!


第一晚扶墙回的酒店,第二天还在琢磨着诸多攻略推荐中pick哪一家边出了门。众攻略推荐的馆子都集中在三十三墟街附近,但是我们在车上迅速地被本地司机阿叔的老江门气质折服,改成了他家楼下的外海面。

外海面又称外海竹升面,因外海镇而得名,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传统云吞面一般也是用外海面做的材料,所以甭管正不正宗,多多少少都吃过。面很弹,猪手也很劲道,个人口味捞面好吃过汤面。如果不是今天还有一天的美食清单,我是准备吃两碗的。毕竟是“泡面”爱好者,也是猪手爱好者。正中红心!

名不虚传的三十三墟街,每一家都是狂飙的衍生店,推荐给每一个狂飙同人爱好者,绝对沉浸式狂欢——确实很商业。但是配着六百多年的老街,忙忙碌碌的老板们,反正我也听不太懂的粤语,却有几分可爱。有点像刚刚学会玩手机的长辈们,一股子认真劲儿,总能在古旧和当下中混搭出微妙的喜感。让人看着高兴。

三十三墟街是比较著名的骑楼建筑群,沿斜坡到街顶,老江门的古韵。时间停在这里上百年,既有明清遗迹,更多的民国和南洋风情。满街烟火气,不如说满街人气,只要人还在这里生活着,几十年,上百年,这条街这片建筑这段历史就还活生生得在这儿。


从三十三墟街出来拐上一条车马僻静的街道。新华路13号,我在春天收获了一家书店。

可能是门面太过老旧,“拍照自便”的牌子太过和气,饮料甜点休闲书吧当道的当下纯纯一家书店反而稀奇。 新世纪初的动漫杂志,八九十年代的金曲磁带,改革开放的报纸,建国时的毛选,泛黄的结婚证和热水壶,明清孤本,更久远的诗词歌赋,每一排书架都是一条时光隧道。纸堆间的气味可能比记忆更久远,我能想起无数个过去。像哈尔的移动城堡,在书店内探索时,竟觉得它是活着的。

从三十三墟街出来,直奔五邑城边上的羊桥饭店。玫红的桌布,油滋滋的杯子,看着不是很开心的老板,络绎不绝等座的人,地方肯定没错!白切猪手是招牌,基本每桌必点。其他菜色,口味在性价比前不值一提,毕竟2024年的人均三四十啊。



如果有多一天,我会去“鹅城”看一看,粤式民国风情的碉楼实在好看。时间有限,春光无限,集中在市中心走走停停,吃吃逛逛。
你要如何认识一个新朋友呢?聊天、散步、吃饭、玩耍,花时间一起待着。那要如何认识一个城市呢?呼吸它的空气,品尝它的食物,用脚步穿过它的大街小巷,和这里土生土长的人聊天。我倒是很高兴认识江门,时间虽短,却识得几分有意思。
春天不是读书天,但可以多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