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说起来!——语音学习过程中的小乐趣
在语音学习上,我的观念是,发音大抵正确即可,没必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去学习所谓的“纯正”的口音。一部分是因为懒,在特别花力气的事情上面比较抗拒;另外就是觉得在实际交流中,作用不大。我自己的英语水平大抵就是发音还可以,但不是那种一听上去就让人感叹“哇塞!这人的发音好好啊!”的水平。当然能发好肯定是加分项,不过我这个程度大抵也可以了。至于毫无意义的口音羞耻,就没有任何必要了。

不过,这不意味着就可以完全不顾发音了,因为不正确与有口音是两回事,但暂且按下不表,今天主要是想要分享一下我在语音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一点小乐趣。(如有错误,欢迎评论指正)
全世界都会发的啊
a这个音,嘴巴自然张开,也不用动舌头,就发出来了。很少听说有人在发a这个音上有困难,至少我目前没见过。
呼不起来的「胖乎乎」
最近在HelloTalk上看到一位日本朋友说胖乎乎、热乎乎里的hu发不出来。我评论跟她说嘴团成圆形往前突出去再去发这个音,从她后续回复的语音来看,我觉得效果很不错。(得意)
这个问题其实是因为,在日语中u(う)的嘴型并不那么圆,不需要特别用力,是个挺放松的音。因此与这个问题相对应的,是中国人在发日语里的u(う)这个音的时候,因为嘴唇太圆,往前突得太过,听起来比较突兀。如果你觉得自己的「う」听起来不是那么自然,可以试着放松嘴唇。找不到感觉的,可以来句“尊嘟假嘟”,里面的“嘟”的感觉就差不多了。
粤语里的靴
不知道有没有跟我一样在学粤语的朋友?有的话,不知道oe[œː]这个音是不是困扰过你。说实话,我在这个音上没花太多时间,因为我找到了一位将这个发音讲解得非常清楚的UP主(《粤语,真的不难!》里面列出来的Uncle M)。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发e的音的时候,把横向拉开的嘴唇往回收窄,就可以了。
而我之所以对这个音印象深刻,一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遇见这个音,有种没见过世面的新鲜感;二是UP主通过讲解口型,从一个我熟悉的音,一下子就带我学会了一个全新的音,很奇妙。
学会了又没完全学会的Rrrrrrrrrrr
我是在蛮早之前偶然刷到一个UP主分享的弹舌教学视频,在喷了不知多少口水之后,终于学会了。这么说呢,现在舌头就是很会弹。不过问题在于,放在单词里不会,也就是还不会气势十足地弹个「この野郎!!!」给大家听。
上面那个是大舌音,弹的是舌头。还有个小舌音,震动的是就是喉咙那里垂下来的小玩意儿。为了练这个,我对着镜子看过自己的小舌。这么说吧,我原先以为是垂下来的一颗小豆豆,就像细线悬挂一颗小水滴,结果发现,没有中间的细的部分,直接一个倒V下来,跟我以前看的图片不一样。莫名有点小失望,也不知道在失望些什么。反正昨天努力练习了一晚,有时能震有时震不太起来,所以这个玫瑰(Rose[ˈroːzə])也就时有时无。今天总感觉喉咙有些些不适,不知道是不是用力过猛还是发音方式不对。练习的方法各式各样,含水练习啦、找咳痰的感觉啦,任君选择。
国际音标元音舌位图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国际音标。我相信各位都是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接触到国际音标的,我也一样。我最开始以为那是英语里面用来标示读音的,稀里糊涂的。现在才知道国际音标是什么——原来它是由国际语音学学会设计和维护的标准化标音系统。也就是说,每一种语言都可以用国际音标表示。理论上来说,不论哪种语言里的哪个音素,只要发声位置对了,就能发出来,这足以让人欣喜。我自己的话,感觉现在开始懂一点这个舌位图了,希望看到的小伙伴也能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IPA English charts (internationalphoneticassociation.org)
2020 Full IPA chart in Kiel (internationalphoneticassociation.org)
-
华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4 07:4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