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丨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秦良玉何许人也?有史书记载: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良玉奉诏勤王,出家财济饷。庄烈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会四城复,乃命良玉归。七年二月,贼陷夔州,围太平,良玉至乃走。十三年,罗汝才犯夔州。良玉邀之马家寨,斩首六百,追败之,夺汝才大纛,擒其渠副。贼势渐衰。
当是时,督师杨嗣昌尽驱贼入川。川抚邵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良玉及张令二军。绵州知州陆逊之罢官归,捷春使按营垒,见良玉军整,心异之。良玉为置酒,语逊之曰:“邵公不知兵。吾一妇人,受国思,谊应死,独恨与邵公同死耳。”逊之问故,良玉曰:“邵公移我自近,去所驻重庆仅三四十里,而遣张令守黄泥洼,殊失地利。贼据山巅,俯瞰吾营。铁骑建瓴下,张令必破。令破及我,我败尚能救重庆急乎?且督师以蜀为壑,无愚智知之。邵公不以此时争山夺险,令贼无敢即我,而坐以设防,此败道也。”逊之深然之。已而捷春移营大昌,监军万元吉亦进屯巫山,与相应援。
其年十月,张献忠连破官军,良玉偕张令急扼之,挫其锋。会令为贼所殪,良玉趋救不克,转斗复败,所部三万人略尽。乃单骑见捷春,请曰:“事急矣,尽发吾卒,可得二万。我自廪其半,半饩之官,犹足办贼。”捷春见嗣昌与已左,而仓无见粮,谢其计不用。良玉乃叹息归。
张献忠尽陷楚地,将复入蜀。良玉图全蜀形势,上之巡抚陈士奇,请益兵守十三隘,士奇不能用。复上之巡按刘之勃,之勃许之,而无兵可发。十七年眷,献忠遂长驱犯夔州。良玉驰援,众寡不敌,溃。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砬者。后献忠死,良玉竟以寿终。
赞曰: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据史料可知,秦良玉是四川中州人,今属重庆忠县,嫁给了石砫宣抚使马千乘。纵观其一生战功赫赫,为维护国家统一、护国安民屡建战功,为明朝的发展与巩固作出贡献,是中国历史上被单独载入正史《将相列传》的巾帼英雄,也是凭战功封侯的女将军。通常,在古代只有名声很大的女性才会被记录到史料之中,而且是记载在列女传中。但秦良玉却是个例外,她被载入了《将相列传》里,这是我国史上头一次,算是开创先河之举。由此我们便能看出秦良玉绝非浪得虚名之辈,而是有真才实学的,不然也不会得到这么高的殊荣。
一般来说,明代女性只需学习琴棋书画之事,舞枪弄棒都是男儿的事。那么,秦良玉是怎么成为一位文武双全的女将军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她的父亲,她的父亲秦奎是一名“岁贡生”,可谓学问深厚。简单普及一下岁贡生的概念,所谓贡生,就是地方选拔出类拔萃的秀才进贡给朝廷以用。名义上要进入国子监(中央最高官学)读书,贡生有做七品及以下品级官的资格。聪明如秦奎,敏锐的嗅觉让他不拘泥于做学问,而是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兵法上面,并且尽心把兵法传授给自己的孩子们。秦奎每天除了读书写字,就是给儿子们推演阵法,舞枪弄棒。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马上天下大乱,你们要在乱世中建功立业,成就一番事业。那个时候的秦良玉身为一个女儿家,不满于只跟着父亲学习琴棋书画,还时常会偷偷跟着两个兄长偷听父亲讲兵法知识。再加上秦良玉是苗族人,依据民族的习俗,女性确实是要习武练剑的,就这样,秦良玉日复一日练字、扎马步、练骑射、练剑,使她练就了文武皆通的本领。
前文提到,秦良玉嫁给了一位将军,而这位将军也是她自己通过比武招亲来的。他的夫婿是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将军的后裔。因为这位将军是世袭石柱宣抚使,秦良玉嫁过去之后需要操劳兵马维护城池的安宁,所以,她将一身所学用在管理维护地方安定上,夫妻二人婚后生活也十分幸福美满。
几年后,两人练出了一强劲的队伍——白杆兵。白杆是一种长矛武器,特别适合山地作战,这支队伍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山地特种部队。在马千乘夫妇的带领下,这支白杆兵多次击败匪盗,保护着乡民,威名也越传越广。
万历二十六年,贵州土司杨应龙起兵造反。皇帝为了镇压这伙叛军,调动几路大军前去镇压。马千乘夫妇也接到任务,率领着白杆兵前往参战。这一次,反攻叛军,并且将罪魁祸首杨应龙逼得自杀身亡,这一年,随着丈夫出征的秦良玉,不过26岁。
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帅李化龙总督,亲眼见到秦良玉的神勇,赐给她一面女中丈夫的银牌,表示敬佩和赞赏。秦良玉的“女将军”名号由此传开。胜利收兵的马千乘带兵凯旋,遇到了朝廷的太监,太监主动索要贿赂,可是马千乘拒绝,被太监忌恨,所以捏造了罪名,将马千乘陷害入狱。马千乘入狱后重病,没等到洗刷清白,冤死在狱中,那一年的马千乘41岁。
在三从四德的封建时代,大多数女子可能会像《红楼梦》中的李纨一般,选择漫长的守寡生涯,如槁木死灰般,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然而,清醒的秦良玉,并不想过这样浑噩的人生。她以清醒的态度,审视自己的人生下半场该如何度过。秦良玉一边保证当地的安稳,一边为丈夫伸冤。最后,秦良玉申冤成功,马千乘宣抚使职位世袭,因为孩子幼小,所以是秦良玉接任了丈夫的官职,继续卫守。
自此之后,秦良玉成为了明朝第一位女将领,带领白杆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下半生。
此时的大明正值多事之秋,秦良玉清楚意识到:“四海多故,石砫界楚黔之交,不可无备。”于是秦良玉加强对军队的训练。尤其是她悉心组建的那支白杆兵,在后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成为明末著名三大兵种之一。
果然,时隔不久,大明天下多处爆发了农民起义,而北方的满洲军更是虎视眈眈,整个国家处于兵荒马乱中。秦良玉正是靠着这支白杆兵种,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入侵,立下了不朽功勋。
明朝末年,后金国越来越强大,屡次派兵攻击明王朝。1618年,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辽东清军攻克沈阳。东北告急。明朝廷立刻调集全国兵马救援,秦良玉也在被调之列。此时,秦良玉已经46岁,她亲自筹备军马粮食。面对着后金入侵辽东,带着兄弟和儿子赶赴战场,只是双方实力悬殊,这一战,秦良玉的哥哥战死沙场,白杆兵死伤惨重,儿子眼睛中箭,这一战,最终惨胜。回家的路上,秦良玉遇到了奢崇明,奢崇明想要造反自立,所以重金拉拢秦良玉,面对金银,秦良玉派侄子进攻奢崇明。而后奢崇明重金贿赂了很多人,导致兵临成都,却无人出兵。只有秦良玉带兵西征。最终平叛奢崇明战乱。
这一战,秦良玉被封为诰命夫人,御赐二品官服。
崇祯三年,皇太极攻破山海关,十万大军压境北京,崇祯帝下诏天下勤王,已经55岁的秦良玉接招,备齐粮草,赶赴北京。皇太极来到明君阵势齐整,几次试探发现不能破敌,于是带领大军撤退,秦良玉打赢了京师保卫战。崇祯帝知道自己是被女将救下来的,写诗赐给秦良玉,是感恩,更是感叹。
其一
学就西川八阵图,
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
何必将军是丈夫。
其二
蜀锦征袍自裁成,
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其三
露宿餐风誓不辞,
饮将鲜血代胭脂。
凯歌马上清平曲,
不是昭君出塞时。
其四
凭将箕帚扫胡虏,
一片欢声动地呼。
试看他年麟阁上,
丹青先画美人图。
这并不是秦良玉的终点,二十年后,75岁的秦良玉还在出征的路上,只是这一次,她再也没有从马上下来,传奇女战神的一生,就此谢幕。据传,秦良玉去世后发丧四十八处,估计是为了防范盗墓贼打扰她的清净。
历史的长河里有无数风流人物,秦良玉却以英姿占据一席之地,被后人传颂。时至今日,也许还会有人怀疑女性害怕血腥场面,遇到战争只会走开,但真的是这样吗?400年前的秦良玉用其戎马一生告诉我们:性别不是边界线,偏见才是,女子也可以成为女将军,驰骋疆场,血战山河,保家卫国。
愿每一位女性都能活出自我,拥有滚烫的人生。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