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行记
查看话题 >在歇马桥捡到了岁月的省略号——昆山citywalk

清明假期第一天去了昆山歇马桥村,假期就是要去没有去过的地方,而且还不能是热门的地方。选择歇马桥村,是因为可以坐地铁到花桥博览中心,然后坐六站公交车到。
虽然地铁要坐100分钟,但地铁能到的地方都不是远方。(这么傻乎乎的事情我尽量不做第二次)

假期就是要睡到自然醒,然后我是中午11点40分出门的,给这一天的行程做的最大的准备就是买了马伯庸的新书《食南之徒》,我地铁上看书效率超级高。去的时候看了110页。
3号线换11号线的这种下车在站台上原地等下班车就可以了的方式真的太丝滑了

我在苏州轨道交通最大的一笔消费出现了,真的有地铁会开到地老天荒的感觉。

地铁出站后,因为找不到方向,找公交站台的过程真的太像无头苍蝇了,举着手机开着导航原地转圈找方向简直傻透了……最终顺便找到了站台,然而,这个136居然要一个小时才一班车,本来等车半小时也没啥,但这个站台没有座位。我都没有挣扎一下,就打车了。(结果这是在歇马桥村最大的一笔支出)

到歇马桥村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了,阴天,但惠风和畅,非常适合出来闲逛。

不管这里有没有景点,站在小桥上看到这样的风景的时候,就觉得这么老远地坐地铁过来真的太值得了

去远方旅行当然很好,但是去一个地铁可以到的地方,随时可以出发也可以随时回家这一点还是让我很有安全感。河里的一圈圈涟漪好像在我心头一圈圈漾开。

认真看了一下歇马村桥的地图,我想去的歇马桥与韩世忠纪念馆分布在整个村子的两头。于是先去人少的歇马桥去看看。

虽然一直是阴天,但晚樱与绿树在一起看起来真是赏心悦目,话说我拍了一堆照片,樱花全都糊了,这也没啥,关键是在这里,我被鸟屎袭击了,直接砸在手机上,这估计是要走鸟屎运的节奏啊

歇马桥村名字的由来有好几个说法,《淞南志》上说,驾桥时“驱石计工立马而成,故曰歇马。”民间传说则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曾带兵在此休整,因这里水草丰满,韩世忠部下在这里养憩战马,为了方便于石浦江两边往来,就在江上筑了一座桥,当时人就把这桥叫做歇马桥。

水面到这里忽然开阔了起来,这边游人很少,游人都挤在整个村子中间的部分,边缘的地方就很清净,是非常非常标准的江南水乡的样子。

整个村子好几座石板桥,到底那一座是真正的歇马桥其实也没有什么定论,不过这也不重要,快一千年过去了,战火平息,风云流散后,还能有个静谧的村庄让我们能看到,很难得了。

桥的这边也只是寻常百姓家,苏州的名人很多,带兵打仗的韩世忠是其中比较少见的武将,苏州城里与他有关的是沧浪亭,他曾经住在那里。但总觉得他应该更喜欢今天的歇马桥村。

桥边油菜花兀自灿烂盛开。

从歇马桥一路穿过各个停车场回到入口的牌坊那里,有一个小小的广场,村民门在卖菜,菜的模样不一定漂亮,包装也很简单,但一定是新鲜的,带着土的,是鲜活的人间烟火。

有卖萝卜丝饼的小摊,买了一个刚出锅的,在河边找了个地方慢慢吃。

这棵鸡爪槭的颜色鲜嫩,看到的时候就觉得眼睛一阵清凉。

歇马桥村最热闹的地方是各种咖啡馆,非常多,人气也很旺,有种既现代又古老的神奇感觉。

古老的歇马桥石板街,路上的石头已经磨的圆溜溜的了,街道很窄,二楼的人隔街握手不是问题。

紧挨着桥的房子上的爬山虎长出了油亮的新叶,映着对岸笔直的水杉,看起来赏心悦目。

众善桥,古代的桥总是精美有样子

村上的老茶馆,人气很旺,我路过的时候,门是关着了,因为里面正在进行评弹演出,一边喝茶一边看演出的,全是本地的村民。

茶馆门口的水牌,有评弹演出的地方很多,一般都是给游客听的《声声慢》《枫桥夜泊》《钗头凤》《秦淮景》,这里很难得的是长篇弹词,半个月唱完,在生活被各种五分钟看完某某剧的短视频填满的现在,能有这样的余裕和耐心用半个月的时间听完一出戏,奢侈之极。
我本来是想去喝杯茶的,遍地都是咖啡馆,这种氛围还是适合绿茶。不过村里人已经开始看演出了,就不过去打扰了。

在评弹声里,沿着茶馆前的狭窄的小巷一路走,尽头一片红红绿绿,有桃花源记的感觉。

春日阳光下的晚樱一朵朵在风里摇曳,看起来无比娇嫩,路过的的时候会忍不住屏住呼吸。

一不小心就走到了村子里的菜地,油菜花一片一片,像一块块毛茸茸的地毯。

虽然春天已经过了大半,还是有桃花在河边笑对春风。

过了桥,从河对岸走回村子里。没有风的日子里,河水像镜子一样。

我这一整天都逛的不知东西南北,但满眼都是江南。

几条小船在河边静静停着,是野渡无人的样子。

河边开残的海棠花,迎春送春都是人的想法,海棠才不管呢。

既然来都来了,留照纪念一下。

我是来看风景的陌生游客,老爷爷在桂花树下看来来往往的游人。安静与热闹,一步之遥。

在这里会感觉到时间的流速会变慢

嗯,这三朵小花是不是画的有点潦草,但很可爱。

茶馆这两个字写得真漂亮,我自己来歇马桥村主要就是随便逛逛,因为找不到韩世忠纪念馆,来来回回从这里路过了三四次,顺便多看看这两个字。

斑驳粉墙上,发现了一个岁月的省略号,非常标准的六个点

为什么找不到韩世忠纪念馆呢,因为走过这个茶馆就是一片民房,比如这一家有两只乖乖的小狗,一个竖着耳朵一个垂着耳朵都干干净净的很可爱。
走到第四次的时候,我坚定地穿过了这片寻常人家,终于找到了韩世忠的纪念馆。

以我多年逛古镇的经验,这种纪念馆一般都是在古村古镇的某个宅子里,前后几进院落的那种,我走来走去找不到这里估计也是因为我没想过纪念馆会在一片红砖大瓦房里,意外地接地气。
在这里第一次读到韩世忠写的词
南乡子
人有几何般。富贵荣华总是闲。自古英雄都如梦,为官。宝玉妻男宿业缠。
年迈已衰残。鬓发苍浪骨髓干。不道山林有好处,贪欢。只恐痴迷误了贤。

纪念馆院子里,晚樱开得正好,虽然这一天看了很多的晚樱,但这一棵让我想到梁红玉,能青史留名的女将军,她肯定很艰难。

庭院里草木繁茂,估计熙熙攘攘的游客里找不到这里的不是只有我一个人。

当我最后一次走过这里,有茶馆和省略号的地方,人群已经散去了,最关键的是出太阳了,一层一层的房子,像一个三连音。

临走时回头看一眼歇马桥村的风景,我下次再来我就是归人了。

从歇马桥村回到花桥博览中心地铁站是坐的136路公交车,间隔时间还是很长,但我提前看好了时间,过去等下午4点的公交车,非常顺利的坐车到地铁站,花费0.6元。
昆山的公交车可以用苏州的市民卡!昆山的公交车像地铁一样上车下车都要刷卡!

坐地铁回家的时候,我在昆山文化艺术中心下来盖了个章才继续回家的,反正来都来了。回去的地铁上我看书的速度依然很稳定地又看了110页的书,还剩一点点回家看完了。
这次歇马桥村之行的花费,地铁9.5*2,打车32,萝卜丝饼4,公交车0.6,合计55.6元。另外看的《食南之徒》39元。
歇马桥村在昆山千灯镇,可以顺便去千灯古镇游玩。
感谢读到这里的你

曲水流觞的伤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七里香的香味 (2人喜欢)
- 春风一千里 (4人喜欢)
- 上春山——从花山到天池山 (4人喜欢)
- 三月过后会是牢固的春天 (4人喜欢)
- 烟花上巳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