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工作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查看话题 >互联网教会我的事•4之直播特辑
1.人生是收集体验而非财富
玩《地平线:零之曙光》时,没琢磨攻略全靠自己死磕加上难度开到最低,没花钱升级装备就打通关了。然后打开背包看着自己七八千的货币陷入沉默,回头去补顶级装备时也才花了一点点。那一瞬间,体会到了守财奴人生走到尽头时对着满屋的财富干瞪眼的感觉。
似乎从家里经济状况陡然巨变后,我在如何对待金钱这件事已经开始变形扭曲。甚至蔓延到我打游戏时,都特别害怕破产,害怕什么也买不起,总在各种地方省钱,随时随地脑子里都有一本经济账在盘算。
但我是在这个时候有点悟了,金钱、财富什么的,都是兑换「体验」的工具,人生是收集体验而非财富。
是秉持着这样的心思,才在已经不太过分热爱fps时开了直播。
2.直播是一个权力交叠的神奇场域
做了几天直播,网上冲浪时看见网友发帖询问,有没有做这个游戏的小主播,好奇之余点进去看,发现网友的初衷原来是:小主播能够和弹幕互动。
恍然间我突然明白了。直播其实是一个主播与观众双方都拥有部分权力的地方:主播将自己的操作等放到互联网上供观众审判、品评,其前提就是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评价,观众因此拥有了评价的权力;主播则因为享有更广的传播权(比如大家开玩笑的“上电视了”),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在这种交互中也并没有落到下风,大主播甚至是能够对给予自己负面评价的观众痛击。
观众在发送弹幕得到主播回应时,某种程度上是在分享主播面向更广的屏幕之中万众瞩目的感觉。这种回应夸张些说,是被选中的感受。所以不难理解给主播刷礼物的人的一些心态。
但作为主播,我也享受到了被陪伴的感觉。对我这么一个从来不会觉得孤单,从不害怕甚至享受独处的人来说,是蛮新奇的体验。
开播之前,打排位经历一个人孤独的报点毫无队友的回应,惨败喜提败mvp,和朋友吐槽这游戏已经不能带给我快乐了。然后为着薅官方羊毛,看见活动的当天就草草直播了。没成想,居然有陌生的粉丝陪了我一整场,在弹幕夸我好枪,安慰我这是防守图换边后优势在我,所以哪怕那一天排位遇到的还都是哑巴队友,我也快快乐乐地播完了。
更让我震惊的是,我播到快结束,才有新的路人观众告诉我游戏进程声音没录进去,只有我的键盘声和呼吸杂音,在这种粗糙简陋乃至无聊的情况下,居然有粉丝陪着我,不能说我不感动。
3.金钱是权力,身份也是权力
从直播起初我就关闭了直播间的送礼打赏。一方面出于对自己技术水平的清晰认知,给我送礼不如给技术主播送礼,技术主播还能带排位上分,而给我送礼,虽有粉丝说我提供的是快乐,但我或多或少出于自尊心,会觉得这是某种折辱。(心态类似于,我又不是来卖笑的。)另一方面,则是我明白如果我一旦有了榜一,那么某种程度我必然要顺从、妥协,当ta说了我不喜欢的话、不赞成的观点,我怎么应对?
我本身就不靠直播吃饭,何必为了这点蝇头小利,把自己的尊严和任性全部典当掉。
前天直播时,和粉丝一起玩匹配,碰上技术明显高于我的对手,只能疯狂挨揍,倒头就睡。这时候突然有弹幕说:“主播可以去做陪玩,夸人很自然,声音也可以”。我当时笑出声质疑:“我去做陪玩?我最讨厌做陪玩了。”
之前我的看法是,女生做陪玩少不了的是面对男性的无理要求,比如所谓的老板要我夹着嗓子撒娇、叫他哥哥/老公之流,或者对着我开黄腔,我能拒绝吗?不能,这是我的工作,我敢拒绝吗?我纯然只会成为他们的玩物,供他们逗趣解闷取乐。哪怕是正常打游戏,我也得照顾好老板的情绪:要不要给他起枪,要不要给他让人头,要不要在他拉跨时绞尽脑汁安慰他,要不要在他锋芒毕露时漫天吹彩虹屁。
他爹的,老娘去做心理咨询是敢收费500块一个小时的,单纯提供情绪价值对我来说,就已经完全是付费服务了。
但是在体验和粉丝匹配之后,我享受到了隐形的特权。
比如,根本不用我开口,我的粉丝都自发、默认地会给我有皮肤的枪,或者主动提出给我买枪。我当时真的楞了一下感慨:天啊,我享受到了特权。和朋友吐槽男的基本从来不会夸人、鼓励队友,但我一局懵中一枪也被疯狂夸。
我通过主播这种身份,微妙地置换到了金钱才能得到的权力。粉丝无形中成为了我的陪玩。(这让我不禁有些好奇,关注男主播的女粉丝上车后会被开黄腔吗?)
在我体验到这种权力之后,我心态突然放宽了很多。
我向来是睚眦必报、牙尖嘴利的类型,上学时会在qq空间发文章和看不顺眼的同学吵架,闹到全班人尽皆知,大学时也敢和室友直接开吵。在互联网上我脾气已经好了些,基本不会大动干戈,主要是出于看见傻屌过分离谱时,我都直接拉黑:你给姐交学费了吗你,没交就继续当你的傻屌,但还是会被气到。
但在我成为主播之后,我都不太会火冒三丈了。
其一是,有男的在我五杀的视频下开黄腔,我当时真的连骂回去或者在评论区置顶挂他,艾特我的粉丝一起怼他的心思都没有,我只是把评论删了外加把人拉黑。
其二是,昨天直播时,有弹幕说我“你能不能别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的”、“你可真能咋呼”,作为一个被规训已久的女人,我当时第一反应确实是反思自己,不过我反思的是,自己死亡之后震惊的“啊”,到底有没有作伪作秀的表演成分?当然没有。(因为我一个人在家打游戏没关房间门,被人一枪点死之后震惊地啊,我妈还在厨房大惊失色问我怎么了哈哈。我只会警惕自己身上矫饰的部分。)然后我没有念出来这条弹幕,根本连解释或者回复都没有,简单把这个人禁止评论了而已。
究其原因很简单,就是那些空话、套话:你何必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一小撮人身上?何况这还是让你不开心的人?这些网上抬杠、喷人、开黄腔的人,不过是在找存在感罢了,何必给他们眼神?
我相信这样的话,曾经我听到过,无数人也听到过。
但我现在能够做到心平气和的无视,仅仅是因为,是的,我真的拥有权力了。我太清楚我的回应、解释、反驳、斥责、辱骂,都能够为他们微不足道想博取关注度和眼球的伎俩,添砖加瓦。
很简单啊,因为你们不配。
而果然拥有权力,能让人气定神闲。
我没有开送礼,为的也就是这样随便想禁评谁拉黑谁就能随心所欲的权力。被粉丝问起时,我也说了部分真心话,因为我个人为人抠搜,不理解有钱不留着自己花干嘛打给网上的陌生人,而且凭什么让平台中间商赚差价。
我没说的是,有些权力它恰恰来自于没有金钱。
4.热爱热梗复读机的人像没有自己语言和思维的npc
视频号是我第一个有大范围传播度的社交媒体,在这上面我回复的评论是最多的。
我个人的癖好是有评论我都会回复的,我总觉得这算是一种基本的社交礼貌,而且我也很难承受别人评论我但我没有回应给她人带来的失望。(感觉这是我之后需要深思了解的地方。)
所以我会回复很多笨拙的、有错别字的、一看就是对这个游戏毫无了解的评论,唯一不会回复的是热梗复读机。比如,“逆天”、“幽默”、“万泉部诗人”等等。
这种人或者评论,总给我一种他本人毫无想法又缺乏语言表达能力的感觉。连自己的喜好、疑惑、厌恶都不存在,扁平得还不如油腻男。
所以我对网络热梗多了一层警惕,频繁地使用网络热梗,像是自己选择的退化。
#人气创作计划#
淼露溪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雌孔雀的尾巴 (6人喜欢)
- 做生活里的multilingual (4人喜欢)
- 26岁,坚涩开阔 (4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