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erwegs| 03-2024 Landesmuseum Zürich(2)


上个月去看了苏黎世的瑞士国家博物馆(啊拖延症拖拖拖了这么久才写出来)。
看下来半天的时间对我来说根本不够。 有的人觉得很无聊, 我简单逛完几个展就草草收尾了, 如果没有时间压力我愿意在里面呆一天。门票是13瑞士法郎,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值的(不过还是觉得可以便宜一些?毕竟馆藏物品和梵蒂冈博物馆比根本不经打,梵蒂冈不经过黄牛转手的票价也就17欧)
我一直记得知乎上的回答,这个博物馆是在主火车站边上的,于是兜兜转转逛了一圈又回到了火车站里。这一次我终于看到指示牌了。

再走几步还可以看到这个:

然后就走到了😆

底下的字翻成英文好了,比较通顺···Swiss national museum,: established by the decision of federal Council, build by the city Zurich. (相比其他地区苏黎世其实一开始就很有钱,所以他们会把国家博物馆建在苏黎世,不出奇😅···)

购买门票之后, 因为书包是不给背进去的,工作人员就给了我一个博物馆的纪念币来锁储物柜。不仅给博物馆打了广告还解决了游客没有硬币的难题(用完时是要还给博物馆的)很人性化了 。

第一部分我走进了一个展厅,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主题是Swiss Ideas…..
一开始我以为是讲瑞士这个国家的历史,其实并不是,只是简单地提一下瑞士出过的“比较小有名气”的人/组织/对人类社会做出的积极贡献。

瑞士人自己的“马丁路德” ---慈运理(Ulrich Zwingli)写的书 :
《 De vera et falsa religione》 。 他们是这么翻译成德语的: Von der richtigen und falsche Religion
不得不说这座博物馆的钱真的用的挺到位,有很多的电子设备的互动和讲解,是长见识的好地方。有时候还会碰上有中文解释的,不过大多数时候以德,法,意,英四语言为主( 感觉在苏黎世生活不会德语好像问题不大····) 。

加尔文《基督教教义》的荷兰语版:
插图里的 就是基督教里“加尔文派”的那个加尔文。
加尔文生平在这里不再赘述,最后他逝世于日内瓦。
记得教授上课时说当时他是以(法国)难民的身份到瑞士的(教授说他是religious refugee) 在瑞士等了二十年才拿到合法居留。(不敢相信那时候就有合法居留权这件事了….)



日内瓦公约: 这个公约意义很重大,是国际红十字会推动建立的(国际红十字会也是以一个瑞士人提议建立的,至今总部还是在日内瓦 。 上面还有中文···)

后面的展品我看不太懂,就略过去了····
接下来的展厅有关于意大利主题。
这个展讲的是“在瑞士的意大利人”。
二战后瑞士接收了不少意大利人。瑞士也是欧洲除了意大利之外唯一有意大利语区的国家。(谷歌了一下,瑞士国博的director Denise Tonella 就是来自瑞士意大利语区的)

简介: 先德文版,再英文版 ,因为我只能看懂这两门所以只拍了这两门····
整个馆的语言设置都是四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最后是英语), 基本上我都是先读德文版,如果看不太懂就再读一遍英文版..


为了这个主题博物馆分别采访了十个分散在瑞士各地的意大利人/意大利裔的瑞士人,把视频,物证资料等等分别都投射在不同的墙上,做成纪录片的形式滚动播放了。
观众就围坐在墙边,我有一种在看巨幕视频的感觉。还是佩服国外的策展人的,做的很好,这是我第一次看这种形式的博物馆,很有意思。


每个人可以去拿自己专属的耳机,大家都能选自己舒适圈内的语言。
我选了德文版的听,还好,不觉得难听懂···(可能是现在德语进步了/博物馆很努力在让所有人都能看懂自己展览的内容)
但采访对象的原声大多都讲意大利语,还有讲法语的。耳机里所有的语言都做了同声传译。

记得这个意大利大叔说着说着眼含热泪:
"这里不是我的家,这里只是我挣钱生存下来的地方,我常常(心底)觉得我是个外国人,和这个社会格格不入,我当然想回去意大利….."(听到这里时还是挺伤感的,没想到意大利人也会有浓浓的思乡情结…)


印象里最深刻的是有一个在瑞士出生,从小在瑞士长大的意大利人说,一开始瑞士是没有把意大利语列为官方语言的。大多数情况下官方文件只有德/法语,有时候还会写英语。
虽然瑞士后来把意大利语也列为官方语言,但真实生活里这门语言存在感几乎就等于没有,意大利语在这里存在感很弱,大多数时候讲意大利语的需要讲德语/法语,自己上学也是去的德语授课的学校。甚至常常讲意大利语的去到德语区/法语区总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好意思开口讲自己的母语意大利语。(我记得视频里有一个片段是这么写的: Italian.... inferior language...)
后来忘记在哪里看到以前美国的墨西哥裔也会这样,因为觉得自卑不敢说自己母语,宁愿讲英语。估计这大概就像以前美国的墨西哥裔们觉得讲西班牙语inferior吧····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了,现在文化背景这件事好像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可能反而还显得很multicultural。在学校时我有个越南同学,她的男友就是墨西哥裔的美国人,每每在众人面前提起男友(哪怕是当着白人同学的面),她总是会很自豪地特意和大家强调男友的墨西哥背景:
“我的男友是Mexican American”.....
歪个楼,在这里穿插一个知乎上吵得不可开交的问题吧: 瑞士这样的国家国内通用语言到底是啥?
(未完待续,挖个坑有空继续回来更···)
© 本文版权归 SilenzioBlu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
SilenzioBlu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Unterwegs| 04-2025 (4人喜欢)
- 2006-2025 (11人喜欢)
- Jahresrückblick 2024 (1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