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拥有的一切之下,发现你想要的生活
来自:
本文是2022年阅读时的笔记经过整理并添加新的体会形成的,希望能帮助到你一点点。
太多人花费他们尚未挣到的钱,购买他们不需要的东西,只是为了给他们并不喜欢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物质的过度占有会使我们在体力上、心理上和财务上沦为奴隶。 我们很自然地会把自己的生活与周围的人进行比较,再加上我们内心深处就有这种欲望——希望与别人拥有一样多的东西,从而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正如威尔·罗杰所说的——“这将后患无穷”。刻意拥有更少物品,会把我们从这场无法获胜的“比较游戏”中拯救出来
之前听戒社(一个帮助处理负债和赌博家人的b站up)投稿,up的一个观点就是关掉花呗、白条、信用卡等。我觉得很对,因为超前消费会让人产生自己很有钱的错觉,从而埋下负债隐患。其实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可有可无的,商家喜欢贩卖幻想,让你觉得有了xx就可以xx,其实根本就不会,你还是你。有多少东西是别人有了,你就觉得要有了?它们真的是你非常喜欢且需要的吗?拥有它们,你就可以变成理想中的自己了吗?
那么为什么人希望与别人拥有一样多的东西呢?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因为没有其他成年人拥有的东西(婚姻、房子、高收入等等),或者因为没有足够昂贵的物品而感到“难堪”
- 这种尴尬来源于我们对“正常”的理解。偏离社会规范使人感到尴尬
- 但是对“正常”的理解是主观的,是建立在我们身边社会团体所定义的衡量标准之上的
- 之所以是身边团体,是因为人喜欢跟相似的人待在一起,那样安全、舒适
- 事实上,保持简朴,物尽其用,才是真的“正常”
说白了,搞极简其实在帮你建造一个更“强大”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帮你关注对你自己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将宝贵的精力放到与他人的比较当中。
我们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在相互竞争,以获得我们的关注。这些令我们焦虑分心的小东西累加起来,将会阻碍我们关注真正需要关心的东西。
清除物品 = 为真正重要的东西留出空间和精力。极简主义的目标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你真正在意的事情、真正想过的生活上,是抛弃物质负累,是抛弃对别人评价的顾忌,是踏踏实实做自己。
购买和收集物品,常常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控制的渴望。我们总是将需要与欲望、安全与舒适混为一谈。结果就是,我们中的许多人以“满足安全感”的名义囤积了大量物品。而事实上,我们是在积累舒适感。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购买林林总总的商品。然后,不得不建造(或购买)越来越大的房子来储存它们。
很多人可能有深夜打开淘x或者pxx的习惯。可能不是为了买什么必须品,只是看一看有没有什么便宜又有意思的小玩意儿,花一点小钱,奖励一下自己。可是便宜货会积少成多,不信看看账单,这些小小的treat,累积起来是不是也是一笔可观的数目?它们带来的快乐,是不是只在于下单和打开包装的瞬间?我们辛辛苦苦工作租来、买来的房子,真的要放这些只带来瞬间快乐的东西吗?
那么安全感可能来自什么?
安全感来自物质财富和具有支持性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缺少有支持性的关系,他会试图用增加财富或物品提升安全感。
支持性的关系可以是帮助你的朋友,提携你的老板,教育你的老师,贴心的伴侣,也可以是亲人、邻居、社工、心理咨询师等等。当你遇到困难、感到脆弱的时候,你有机会求助,不必一个人硬抗。通过这些关系获得安全感、接纳感和满足感,可能比沉默的物品更有帮助。
清理建议
- 干扰你过理想生活的东西、让你感到杂乱或拥挤的东西,都是该清理掉的
- 重复的东西适当清理
- 从最简单的角落开始
- 难以处理的东西可以先不处理,等到知道怎么处理的时候再处理即可
- 对于纪念品,只保留最高品质+最有意义的物品,并放在能看到的地方,这样才能经常回忆到快乐的时光或是值得记忆的人
你的记忆并不是储藏在这件物品之上,而是保留在你的脑海中,这些物品只是帮助你回忆起它们。所以说,照片与真实物品的作用其实是一样的
维护建议
- 每天整理好床铺
- 衣柜、柜子留出足够的空间(我的经验是至少留空1/3,既方便拿取又美观)
- 保持所有台面的干净整洁
- 立刻完成2min内可以做的杂事
- 东西用完回归原处(这条最最重要!!!!)
- 对于别人送的礼物,可以:1)提前列出礼物清单,要求:质量>数量,需求>欲望,体验>物品2)也可以请朋友为慈善组织捐助
- 用行动影响周围人,但不要不经同意扔掉他们的物品
- 要爱人,而非爱物品
- 如何用心地生活:
- 在繁忙的日程中插入小段的独立思考时间(冥想、静坐等都可以)
- 减少电子干扰:比如关掉app通知,减少浏览新闻和SNS
- 拒绝不太重要的事情
- 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集中精力,认真做
- 视身体为工具,而非装饰品。照顾好身体,是让你完成人生使命的
- 不要总关注别人的看法
- 最重要的是人与人的连结,去爱人,去被爱,去付出,去收获
一个避免买入的小方法
当你想买一个东西的时候,先hold on,搞个模拟试用期。
因为我们太容易对自己有高期待了,总以为拥有了这个东西,我们就能开始新生活。结果买到手了才发现,你生活里唯一的变化就是:买东西的那笔钱消失了。
模拟试用期就是,你先想象自己买了这个东西,然后你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你先让其他部分发生。它的重点在于,把消费当做是自己这段时间坚持的事后奖励,而不是当做养成这个习惯的事前开端!!
比如,如果你想办健身卡,那就先坚持一个月每天运动;想去拳馆买课,那就先坚持100小时有氧拳击;如果想买空气炸锅,那就先试试每天自己做饭;想买ipad学习,就先坚持每天固定时间学习。
最后就会发现,你大概率根本坚持不下来,然后就省了很多钱。
但如果坚持下来了的话,那就真的是一笔非常值得花且能提升你幸福感的钱!
祝大家实践快乐。
淀粉肠狂热粉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极简 | 3大原则、7个习惯,打造只整理1次的家 (7人喜欢)
- 扬州两日行 | CityWalk、碳水盛宴、修脚初体验 (5人喜欢)
- 极简|定量化是极简的一条捷径 (10人喜欢)
- 我独自旅行 | 从苏州到香港开户,顺便追个“星” (13人喜欢)
- 极简 | 大学夜校初体验:班味啊它终于开始消散了 (61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