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对电影内容的影响:2024前几年电影行业的统计感想
这是我在知乎一篇《为什么好莱坞在中国票房比例下降》的回答改的。这篇回答的前提是以好莱坞在中国票房还不错的时候的统计数据(14-21年)为基础的,只有票房分类是按照今年的。
其实大家去看 电影行业的统计
八十年代好莱坞开始统治世界的时候,全世界票房是什么情况?
北美一骑绝尘等于后面十名之和,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票房,西欧南美加起来没有美国多。
香港本土票房是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台湾和东南亚票房加起来是香港五六倍。
中国、印度、土耳其这些地区靠本土文化抵抗着好莱坞的电影份额。
作为对比,现在全球票房是什么情况?
中美各三分之一,日本第三,韩国进前六,印度前十。
亚洲票房能占一半。
电影质量会滞后于票房,但是不会滞后太久。拍电影毕竟要钱的,不是吗?
如果不是中国电影行业一大堆领军人物拖后腿(电影行业是少有的中央是崛起顶梁柱的文化行业),中国电影真是个资本主义社会而不是买办社会,这件事情本应该更早发生。
=====
电影行业在美国内部,也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成年白人男性”的观影比例已经急剧下降。这不是“政治正确化”的结果,而是原因。
成年减少,青少年(漫威)、儿童(迪斯尼)、老人(续集)大幅度增加。
男女比例变化不大。
拉丁裔(拉美,墨西哥)比例急剧上升,亚裔观影比例远大于人口比例,欧洲裔已经低于半数。
很多人可能对LGBT和黑人、女性的增加不满,但是如果真的按照市场提高比例,急剧增加的应该是拉丁裔(不是基努李维斯那种不太明显的,得是速度与激情这种)和亚裔在演员中的比例(合起来40%)也就是接近一半,这个比增加黑人比例更让保守白男受不了。
按照北美观众的话,主角6人团,应该是两白、一个半墨西哥、一个半黑人、一个亚裔。三个女性。这甚至和政治正确优待无关。
如果按照全球票房,应该是三亚裔一白一黑一拉丁。
白人主流电影应该是被分流的流媒体市场(netflix & 迪斯尼+等)和盗版带走,这和音乐大量的说唱等黑人份额激增类似。
摊手——
=====
电影行业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头部电影的资金分布。
电影行业有一个特殊限制,就是观影时间是有限的,一周你多半只看一场。
这就带来一个马太效应。
而近年的马太效应发生了变化。
1 好莱坞头二十部占的资金比例增加了
2 (这条存疑,需要更可靠数据支持)头排电影投资因为保底投入增加了,是的前二十部里面差距变小了,最头部的投资被分薄了。
说白了,就是最顶尖的电影投资反而比八十年代(扣除通货膨胀)变少了。
钱少了自然就差。
另外一个也可以看出来趋势。八十年代 完全以女性向的高投资电影还是有不少的,现在基本都是芭比这样的东西(漫威卖周边,芭比卖周边,其他传统剧情片不好卖周边)。电影类型不再是百花齐放,而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类别里面。
===========
政治正确、女权黑人lgbt等等,都只是表面现象。
票房、观影组成、除了票房之外的二次收益(流媒体、广告、周边商品)组成。我这里只是抛砖引玉,但是看了我的分析,你们也应该看得出这里面很多回答根本没答到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