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后行”,这是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意思是遇事要反复思考再三才行动,而且这句话几乎成了做事要谨慎小心的金科玉律。其实,在《论语》中并不是这个意思,“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后才行动。孔子听到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我们不好好地学习,只记住了前半句,孔子是认为季文子办事太过谨慎了,不用“三思而后行”,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人过于谨慎是成不了大事的,诸葛孔明一生谨慎,但是六出祁山却无功而返。人是需要有一点冒险精神的,创新性思维就是需要面对未知的领域,如果总是思前想后,翻来覆去的,是没有办法前进的,凡事都有一个度,慎重如果过了头就变成怯懦了。当然,必要的谨慎是对的,所以孔子告诉我们两次思考就可以了。事物都是两方面的,是非、利害、善恶、得失,相对的两个方面想清楚就可以,何必非要三思而后行呢?往往一思、二思考虑的是可行性,到了三思,想的就是自己的私欲了。凡事的确应该考虑利与弊,但是思考太多,便会犹豫不决,可能错失行动的时机。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