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书影》里我修过的未亥斋藏书
2024年4月21日,《学人书影四集》新书发布会在 中国书店中关村店举行。作为《学人书影》系列收官之作,从 2019年3月至今,经史子集四册,跨越了6年时间。
我从2018年开始为辛老师修书, 《学人书影》四册书中,分别收录了我修过的未亥斋所藏古籍书影十余种, 逐一摘录出来,并附书影及修复前后对比图一张,集于此篇。至于详细修复经过,大多已在公号或日记中单独开篇另讲,在此只列标题,不作赘述。

一、 《学人书影初集》
2019年3月,《学人书影初集》出版。收录了我修过的《小尔雅疏证》《古文四声韵》《仪礼释官》《石经考文提要》《四书改错》。
《小尔雅疏证》
相关文章:《小尔雅疏证》划栏不补字风波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初集》(第260页),著录如下:
小尔雅疏证五卷
清葛其仁撰
道光十九年原刻本是书刊刻清整,印本传世甚罕。书刻于徽州,卷末镌记“徽州稽古堂刻字铺刊”。
版框高一八一毫米,宽一二九毫米。白口。


《古文四声韵》
相关文章:《古文四声韵》古籍内封面页的保护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初集》(第360页),著录文字如下:
古文四声韵 五卷
宋夏竦撰
乾隆四十四年汪启淑据汲古阁影宋钞本重刻本
此书为宋人集录战国以前古文字名著,存世宋刻已残。此本从宋椠出,乃世间最早全本,且雕刻精良,自宜珍重。书衣墨笔记“固始张氏藏书”钤“御史中丞”朱文方印及“臣仁黼印”白文方印,知为清末人张仁黼旧藏。
版框高二〇五毫米,宽一五二毫米。白口。


《仪礼释官》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初集》(第106页),著录文字如下:
仪礼释官 九卷(卷七、卷八为所附侯国官制考,卷九为所附侯国职官表)附卷首郑氏仪礼目录校证一卷
清胡匡衷撰
嘉庆二十一年研六阁原刻本
此书后有同治八年研六阁重刊本,此初刻原本稀见。
版框高一七四毫米,宽一二九毫米。白口。


《石经考文提要》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初集》(第346页),著录文字如下:
石经考文提要 十三卷
清彭元瑞撰
嘉庆四年许宗彦原刻本
清乾隆皇帝诏命刊刻石经,竣事后工部尚书彭元瑞别撰此书,记石经文字勘定缘由。惟清石经已不被世人看重,此石经校勘记印本亦流布无多。其书刊刻谨饬,惜此本略有坏损。钤“许氏星台藏书”朱文方印,知为广东番禺人许应鑅字星台者旧藏。
版框高一七六毫米,宽一三六毫米。白口。


《四书改错》
相关文章: 《四书改错》书叶局部去酸
该书已收录于《学人书影初集》(第242页),著录文字如下: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
清毛奇龄撰
嘉庆十六年金孝柏重刻本
清初学者如顾炎武、阎若璩辈皆质疑驳难朱子之说,毛奇龄亦当时代表性人物之一。其书原版刊刻于康熙年间,为毛氏《西河合集》中的一种。因攻讦朱熹《四书集注》言语犀利过甚,开篇即谓“《四书》无一不错”,甫一刻成,便迫于世俗压力,不得不自行毁弃书版。故康熙初印本传世绝罕。此嘉庆翻刻本,今亦不甚多见,且此翻刻本不惟行款一遵原本旧式,尚对原本文字脱误多所订正,亦别有胜处在焉。
版框高一九四毫米,宽一三九毫米。白口。


二、 《学人书影二集》
2022年1月,《学人书影二集》 出版 。收录了我修复过的《晋略》和《钓矶立谈》。
《晋略》
相关文章:古籍残卷配补修复二例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二集》(第94页),著录文字如下:
晋略十册六十六篇
清周济撰
道光十九年周氏味镌斋原刻本
此书系因唐太宗主持下“御撰”的《晋书》文字繁冗,华而不实。且前后自相牴牾,从而删略改写以成。周氏自言其书“事即前史,言成一家”,“折衷依于涑水,庶几无悖资治之意”,即其旨意不在于辨析考订具体的史事。此道光原刻本传世稀少,另有光绪二年重刻本通行。钤“周氏家藏”白文长方印,或属周济传家之书亦未可知。另有“贵阳李独清藏书记”白文长方印,知曾入晚近贵州学人李独清书斋。
版框高一九一毫米,宽一四〇毫米。白口。


《钓矶立谈》
相关文章:被两代版本大师收录的《楝亭十二种》修复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二集》(第204页),著录文字如下:
钓矶立谈 一卷
宋佚名撰
康熙四十五年曹寅扬州使院刻本
《楝亭十二种》作者为南唐旧臣史虚白之子。此本卷端误题作者姓名为“史虚白”,《四库提要》已辨其误。书中杂述南唐轶事一百二十则,并附以论断,颇具史料价值。卷末镌“楝亭藏本丙戌九月重刻于扬州使院”牌记。清人吴任臣著《十国丛春秋》、彭元瑞著《五代史记注》、周在浚著《南唐书注》多取材于此。此本乃其书最早传世刻本,且刊刻精雅,故虽丛书零本,亦珍重储之。
版框高一六六毫米,宽一一四毫米。白口。


三、《学人书影三集》
2022年12日,《学人书影三集》 出版 ,收录了我修过的《东塾读书记》和《砚笺》。
《东塾读书记》
相关文章:《东塾读书记》作者也还没想好怎么排序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三集》(第234页),著录文字如下:
东塾读书记十五卷存卷一至八,卷一〇至一二,卷一六,卷二一,计十三卷。
清陈澧撰
约光绪初年初刻试印本
此书凝聚陈氏一生读书心得,深醇雅正。作者原定二十五卷,实际仅刊成十五卷,卷一三至一四、一七至二〇、二二至二五共十卷未成。此本文字同后来正式印行之十五卷颇有出入,乃作者初刻试印者,书中多存墨钉未铲,殊罕见。此本未见卷九礼记和卷一五郑学两卷,或当时尚未刻成。盖随刻随印,无足怪也。
版框高一八八毫米,宽一四二毫米。黑口。


《砚笺》
公号文章:被两代版本大师收录的《楝亭十二种》修复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影三集》(第158页),著录文字如下:
砚笺 四卷
宋高似孙撰
康熙四十五年曹寅扬州使院刻《楝亭十二种》 本
此书荟萃前人论砚之说,间记本人见识,四库馆臣以雅驯称之,即虽旁征博采而不失于庞杂。此书写刻精雅,刷印较早,每卷卷末俱镌有“楝亭藏本丙戌九月重刻于扬州使院”牌记。
版框高一六四毫米,宽一一四毫米。细黑口。


四、《学人书影四集》
2024年4月,《学人书影四集》收官之作 出版 。收录了我修过的《述学》和《渔洋山人精华录》(修复中)
《述学》
该书收录于《学人书集四集》(第170页),著录文字如下:
述学六卷
清汪中撰
道光三年精刻本
此本经顾广圻勘定,由南京著名的刘文奎书坊镌印成书。全书六卷分为内篇三卷、外篇一卷、补遗一卷、别录一卷及附录文三篇。其附录文末篇《春秋述义》,短短不足两页,此本已脱落,又早印本卷首王念孙序后所镌“江宁刘文奎子觐宸/仲高镌”注记亦缺失未印。因非初印,书中个别文字亦遭划削。惟似此印本今亦难得一遇,《四部从刊初编》底本业已补足此本被划文字,知刷印更晚。
版框高二〇〇毫米,宽一二八毫米。白口。


《渔洋山人精华录》
此书收录于《学人书影四集》(第122页),著录文字如下:
渔洋山人精华录 十卷
清王士禛撰
康熙三十九年写刻本
此集系王士禛讬名弟子林佶等编选,实应出自王氏本人之手,《四库提要》已指明此点。盖 “精华”云者非古人所宜自言也。林佶为乃师手书上版,字绝精美,谈清代写刻本者无不首推此书。惟缘其名气过盛,求之者甚众,售价昂贵,品相完好者非余力所克辦。此本风伤较重,颇有污损,聊胜于无而已。
版框高一八六毫米,宽一四一毫米。白口。


《学人书影四集》虽已号称收官之作,辛师家中藏书远远不止此四册所摘,期待机缘有至,日后再出续集。

#人气创作计划#
借纸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大阪四天王寺旧货市场 (27人喜欢)
- 看展笔记20250520泉屋博古馆·安晚帖 (16人喜欢)
- 南都大安寺·三洋堂书店 (26人喜欢)
- 看展笔记20250518奈良国立博物馆·超国宝展 (23人喜欢)
- 看展笔记20250516大阪市立美术馆·国宝展 (3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