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部落】梦里故乡

故乡的许多故事,会一直住在我们的心窝。
故乡总是让人热泪盈眶。
这么多年,有些事像一只插销,死死地别在心门上。锈了之后,里面的打不开,外面的进不去。停顿的间隙,岁月好像咳嗽了一声,提醒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被想起,什么不该被想起。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或若干个故乡。有地域上的故乡,也有精神上的故乡。地域上的故乡,安放我们的身体;精神上的故乡,安放我们的灵魂。那个你年少天天想离开,但是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就是故乡。
故乡是什么?我觉得故乡是一个地理空间的概念,我甚至定义成由地理空间决定的可不全然是故乡,加上距离才是故乡,因此我觉得第一个感受就是故乡是距离。
把我的人生一剖为二,大概有一半的时间都没有在故乡居住。
我时常觉得,与其说故乡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名词,不如说它是一个心理学词汇。太多的当代人,似乎首先没了故居,接下来没了故乡。人的生活半径变得比以往大得多,诱惑在哪里,哪里就是新的家。但是,这里,会是未来的故乡吗?我们的心灵又在何处安放?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是我们年老时,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对于我来说,自己就像一只风筝一样,在空中翱翔,而故乡,就是我的风筝线。山一程,水一程,渐行渐远后你也许会惊奇地发现,不论走得多远,故乡都是剪不断脐带的血地,都是我不断向前的力量所在。
去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母亲离开了我们。我第一次明白,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我的母亲了。因为,这一次的离开意味着,母子阴阳相隔。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到,风筝飞在天上,原来一直有个线在这儿。摇把在母亲手上,可是今天,风筝线和摇把之间被剪断了。
我觉得,有些人,并未生在他们的理想之所。机缘将他们偶然抛入某种环境,他们却始终对心中的故土满怀乡愁,这故乡在哪里,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的出生地,他们是异乡人,从童年时代就熟悉的林荫小巷,或者曾经玩耍过的拥挤街道,只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他们仿佛身处异地,举目无亲,孤身一人。也许,正是这种陌生感,才让他们远走他乡,去寻找属于他们的永恒居所。
虽然空间开始制造故乡,没有空间的离开,我生于斯,长于斯,甚至老于斯,其实何尝不是一种幸运啊!我没有离开故乡,没有产生距离,因此它便不叫故乡,只能叫家乡,这是一种巨大的幸运。
没有理想的故乡,你才是自己真正的故乡。你有一个行囊,那里装着你想要的一切。无论你行至世界何地,只要你愿意,你依旧可以亲手建立自己想要的生活,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房间,哪怕,只是一顶小小的帐篷。
回望过去千百年岁月中,多少人被迫无奈被地理打开了一个距离,不得不拥有了乡愁。于是,写乡愁的东西就开始增长。
我记得我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什么叫故乡?故乡是小的时候天天想离开,长大了之后却天天想回去的地方,这中间隔着的就是一个地理距离。
整个世界在我的生命历程当中,如果像一个画幅慢慢一点一点去打开的时候,最初的这个样子是我在这一间房子里头知道的。我是从这间房子里头懵懵懂懂直至清晰的感受到了世界是个什么样子。故乡怎么可能轻易地就会抹去,就不重视,那不可能,是每一个人生命历程当中世界最初的样子,所以这就是故乡。
故乡不就由于味道、声音等很多复杂生活习惯、方式共同构成一种记忆吗?它在,你回望就是完整,它不在了,我们就一瞬间不也就成了丧家之犬吗?
人生中很多事情可以选择,有些事情不能。像你跟谁结婚可以选择,你跟谁同事甚至可以选择,请问,你故乡能选择吗?你同学能选择吗?我觉得对于不能选择的就应该抱有一种这是最好的安排。
离开故乡,一点点往外走,人会觉得自己越来越渺小,但同时也越来越坚硬。曾经年少爱追梦,我觉得我可能还是一个浪子,也许有一天还会卷起铺盖去到一个地方,但在那个过程里,我可能会把家包在我的行李里面,它会跟着我一起走。
我们现在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机会?在老人的身上其实拥有我们生命的某种故乡,它是流动的故乡。我随着自己年岁的增长看过去的东西越来越多,包括来的路上看的也都是与以前的人有关的东西。在他们言谈举止、生活方式里有过去那个时代、过去那群人,哪怕你没有经历过,很多的记录都在那里。
我们未来的故乡在哪里?我觉得未来的故乡就在这些文化的传承里。可是如果目前重视文化,慢慢文化衰微了,未来我们孩子的故乡的确堪忧,或者说未来的孩子拿哪幅地图找到回家的路。
现在经常流行一句话,叫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我们起码得先保证,走得再远,也别忘了当初在哪出生,在哪成长——那个地方是故乡。我们只有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得才会越坚定。这可能就是故乡的意义。
走过万水走过千山,走不出我心中的大平原,走不出去的就是故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