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 不想加话题之三十二
四月份的第一周去看了今年的第一场音乐节,也算是人生里的第一场音乐节。没有力气长久地站着撑着,因此几乎都没有考虑过去看音乐节。这次倒是恰好,就在家门口,就在带座位的体育场,恰好也抢到第一排的位置。天时地利人和。
还好,再一次见到你,天气还不错。本来各种糟糕预报的天气突然赏脸,雨停了风小小地吹着,也不潮湿,希望给你留了一个好印象。
回家路上经过不知名的大桥,听《行走的鱼》。重逢分别都来得太快,会说不出是什么心情。相聚开心离别伤感,而时间太短,第一秒就要开始为分别铺垫情绪,于是都不敢太用力。就是静静地坐着,说说话又笑,一起唱着歌,尽量保持默默。这会不会是另一种可惜呢。想象我在你面前如何表现,都总是觉得可惜。
听你说你也还有迷茫,说还有一些不确定。想象你平日里说这些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又缓慢,轻轻皱眉头但是语气平淡;三言两语,眼睛还有很多想说,话到嘴边无从开启。
你也这样吗,我也是。那些叫迷茫,还是叫遗憾?叫无所适从,还是叫死性不改。
在这个时间点的我们按时变成大人又没有及时成为大人,总是有些滞后。终于不那么笨拙的时候又还有点笨拙,像你说的,还是要这样生活下去。
“写我们心照不宣的怪癖:
人们传颂勇气 而我可不可以 爱你哭泣的心”
看完音乐节的第二个星期看了李宗盛老师的演唱会。我第一次听《最爱》,哗啦啦的黑暗里哗啦啦地哭,右边擦眼泪,左边和妈妈谈笑,鼓励她快快投身美妙的音乐共振里。要珍惜这两三个小时!我们变成少年、变成大人、变得倔强、变得坦然。
听歌回忆李老师的几十年音乐生涯,有歌之年,感觉他很骄傲,很坦荡,很热爱。好羡慕啊好羡慕。以及我第一次,虽然只说一句,指着舞台设置跟妈妈说,这是我最想做的事情。
只是总有点隐隐觉得,回忆也是告别的一部分,是告别的演习。
“自古多余恨的是我 千金换一笑的是我”
“以前忘了告诉你 最爱的是你 现在想起来 最爱的是你” -- 潘越云 《最爱》
MacBook很好的一个点是音响很好,听《水乡》的时候很让人着迷。
“落红时四野尽染 你在对岸 留不住彩云易散
雾尽时月影微寒 独上远山 两处别离良宵短 ”
鼓声像心跳一样, 咚咚—咚咚—咚咚——环绕着整个人。会有那种心情明明到达某个顶峰,又形容不出来的时候,就只能说得很粗鲁。真是浪漫得想死。
有天吃午饭的时候看了李雪琴采访爷叔的那个小节目。爷叔说她还没有找到她的星星,要她再继续找找。我觉得真好。他说哀莫大于心死,我觉得真的很对。
“天上那么多星星,你还没有找到你的那颗。不要紧,再找。”
不要紧,我们再找。不要紧的。
最近一直在找工作,为了投简历带作品集开始翻回以前写的东西,结果有令我震惊的意外收获。
发现我大片大片地忘记了以前的事情,知道我念旧爱重复,但忘记我原也写过一模一样关于语文老师的故事,忘记我最喜欢大学里建筑系的楼,忘记三年前七月二十日用一整晚的时间重复听毛老师。既觉得自己冥顽不灵,又觉得我一直在丢弃。忘记我常常写故事写分别写回忆,忘记我相似的困顿里相似的挣扎。
打开那个硬盘确实给我带来一些冲击,但是与它们再见也不是让人难过的。我没有机会与写过的故事再重逢,就只有这些机会与写过的故事再重逢。
有天晚上快睡觉前改了微信的what‘s up,写成了“最后一杯敬左右”。没有具体的理由,就是突然想改了。
“甭管别的,先笑起来再说!” from 大盆老师。这个也要记得的。
2024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