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女教师放弃4万月薪,和丈夫移民英国后,当起了流水线工人
文|可乐君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我宁愿在英国睡大街,也不愿意回中国”
2011年,香港的一个四口之家,他们不顾家人朋友的劝说,坚持放弃了自己在香港高额的工资,变卖了所有家产,准备要移民英国。
临走前丈夫甚至说宁愿在英国睡大街,自己再也不会回来,夫妻俩毫不留恋的转身登上了飞往英国的单程飞机。
可当真的踏上了英国的土地,他们想要的梦想中的生活,真的会实现吗?

向往自由的生活方式
菲奥娜和阿曼是生活在香港的一对夫妻,在香港这个寸土寸金的城市,他们二人都各自有着稳定的工作,这已经是很多香港人都没有的生活了。
菲奥娜的月收入能达到4万港币,菲奥娜的丈夫阿曼,是香港的一名司机,月薪虽然不是很稳定,但是俩人的月薪加起来也有将近7万港币,远远高于香港大多数的居民,足够他们在香港这个城市安稳的生活。

虽然他们夫妻的收入很可观,但是在香港这个房源紧缺的城市,俩人也只能住在二三十平的小房子里。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后,家里的东西越来越多,被各种婴儿用品占据,他们平静的生活也因为孩子的到来变得忙碌了起来。
要照顾孩子,他们还要上班,菲奥娜没有多余的时间分配出来,所以他们只能请个保姆来照顾孩子,这样他们两个人就能继续的上班挣钱。

菲奥娜虽然是一名教师,但是却教不了自己的女儿,看着自己女儿那不及格的成绩,也是很苦恼。
可是让菲奥娜更难受的是,菲奥娜的儿子已经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只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发育迟缓,患有语言障碍,这一消息仿佛晴天霹雳劈在了菲奥娜夫妇的头上。

但是随着两个孩子越来越大,需要买的东西也更多了,加上他们还请了保姆,所以他们的房子已经快让人无从下脚了。
菲奥娜和阿曼看着自己狭小的房子,想买大房子的念头越来越大,虽然他们的收入很可观,日常生活没有大问题,但是要在香港买大房子,就靠他们的月薪来说根本不可能。再加上他们两个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存款,平时都是想买什么买什么,根本存不住钱。

在众多压力下,阿曼和菲奥娜生出了想要去其他地方生活,他想要远离香港,这个让他们透不过气的城市,尤其在看到女儿因为繁重的学习哭闹时,离开的想法更加深刻。

菲奥娜和阿曼商量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要移民。
宁愿在英国当乞丐,也不愿回中国当皇帝
菲奥娜和阿曼在这期间做了详细的调查,觉得英国就是个很好的去处。他们认为英国生活节奏不快,很符合他们夫妻想要的生活节奏。
就在他们有了移民的想法后,没过多久,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作为香港居民想要去英国生活的限制放宽,只需要办理BNO护照,就可以移民英国,还能带上家人。

这一消息一出,掀起了一阵移民潮,这让本来就有移民想法的菲奥娜夫妇更加的向往。
而且考虑到自己女儿的学习状态,他们相信,英国的自由教育,会比较适合自己的女儿。
可是菲奥娜和阿曼的家人听到这个消息却是没有那么开心,他们想劝阿曼和菲奥娜不要那么冲动,移民不是小事,没有那么简单,让他们好好考虑一下。

有人也问过他们,为什么想要去英国移民,他们说可以睡觉看电视,可以住大房子,可以让自己的脚能两边伸开。
阿曼在美国工作过5年的朋友也劝他不要去,表示因为出去过,所以自己不会再离开香港。
可是对于迫切想要逃离这个城市的夫妻二人,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劝告,他们只想赶紧离开,去到他们向往的国家生活,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住上他们想要的大房子。

连等正式签证下来的时间都来不及,菲奥娜夫妻办理了临时签证,想要尽快的去往英国。
甚至没有给自己丝毫的退路,他们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带着一家人买了前往英国的单程票。

想象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菲奥娜和阿曼选择在了一个英国小镇定居,菲奥娜定了一个大的洋房,一家人刚搬进去的时候都非常开心,可是幸福是短暂的,因为菲奥娜夫妻两个人不会做饭。
初到英国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做饭,俩人之前从没做过饭,所以想吃一顿热乎的饭都成了大的问题。

仅一个月的时间,他们的积蓄就所剩无几,只能从现在住的大洋房换到一个小房子,这个房子比起之前住的那个要小很多,甚至和自己在香港的房子不差什么,这样的落差让阿曼心理很不舒服,可是他也必须接受,毕竟此时他们两个还没有找到工作。
而且他们当初迫切想来到英国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被学习困扰的女儿,可是他们忘了他们的女儿并不喜欢英语,尤其是当她来到了一个只说英语的环境,她要怎么适应。

菲奥娜不禁在想,是不是不应该来这,可是他的丈夫阿曼却说:“我宁愿在这里做乞丐,都不愿意回香港当皇帝。”
因为正式签证下不来,仅凭临时签证他们又找不到好工作,菲奥娜想继续她在香港的教育工作,投了大量的简历可是都没有结果。

有的就算给了回复,可也都是拒绝的,因为教学体系不一样,整体教育工作相差太大,他们不认为菲奥娜可以在她们学校任教。
而阿曼当初的想来英国当司机的念头,也随着语言不通,没有英国驾照而打消。在香港有着体面工作的阿曼,并没有想到,自己到了英国,却连一份简单工作都找不到。在这里想当个修水管工,也需要相应的证书才可以。

就连麦当劳服务生的工作都拒绝了他,平时就只能靠着送外卖来维持家用,可是就靠送外卖的那一点薪水,距离阿曼幻想的到英国后的生活差太多了。
可阿曼似乎不觉得他们的生活快过不下去了,甚至还想要买其他更贵的东西。电视想要大的,床垫也想要买贵的,他总觉得他有能力把花掉的钱挣回来。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们该如何在英国生活下去?
流水线上的女教师
最终,菲奥娜为了维持家中的日常开销,在当地找了个饼干厂,干起了流水线的工作。曾经的教师工作,让此时的菲奥娜无比的怀念,教师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比起现在流水线的工作,不知道好了多少。
身份上巨大的转变让菲奥娜对阿曼有了不满情绪,认为是阿曼德原因,让他们如今生活过成这个样子。

可阿曼却不在意,他坚信他可以在英国过得好,过上他想要的生活。
流水线的工作已经时菲奥娜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了,所以菲奥娜也收起了不满和埋怨,开始认真工作。

工作的过程中,菲奥娜慢慢的发现了,在饼干厂,有很多和她一样都是移民过来的香港人,原本都是在香港有着一份体面的工作,有硕士、有牙医或者区议员等等,他们都是满怀憧憬的想要过移民之后的生活,却发现结果和自己想象的相差甚远。
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她做起了中间人,在和老板商量,得到老板同意之后,她开始担任招聘员,开始发布招聘信息,几乎岗位消息一出,就被抢空,想来那些移民之后生活过得不如意的香港人不止他们一家。

因为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她可以继续在厂里担任招聘工作,也算是到达英国半年来第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样开心的日子没有多久,他们就又面临新的问题,他们的签证还没有办好,临期签证就快到期了,如果正式签证再办不好,他们将面临遣返回香港。
这不是他们所想要的,他们在相关部门问了好几天,才得知,因为他们当时着急的办理了临时签证,导致他们的正式签证申请作废,如果需要重新申请,他们就要再次回到香港办理。

可再次办理签证就要重新对资产进行评估,目前他们已经没有存款可以让他们进行评估,为了可以重新办理签证,,菲奥娜和阿曼一家再次进行了搬家,这次他们搬到了更加偏远的房子,必须比之前更加努力的工作。
短短的几个月,因为发生了太多的事,菲奥娜和阿曼也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他们现在的脸上已经没有了当初移民时满心期待的样子,只剩下了憔悴。

2023年的他们依旧在为生活妥协,两个人的争吵并没有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之间的争议也越来越大,他们在一次次的吵架后,认为他们可能无法在一起生活下去了。
在此之后有记者采访过他们,菲奥娜和阿曼的言语之间已经没有了当初的豪言壮语,只剩下了疲惫,甚至还说,说不定你们下次再来,我们就离婚了。

其实,再那一次的移民浪潮后,有太多移民的香港人都活成了菲奥娜一家。
同样经历的香港移民
47岁的阿充在香港也是拥有着一份高薪的工作,那时在香港能拿到年薪70万的人,已经超过了香港大多数的居民,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比起其他居民要幸福得多。

当时知道移民政策的改变,阿充也顿时心动了,按照他的了解,以他现在的经验,在英国找一份好工作不难,还能住比现在更大的房子。
并且阿充的妻子已经怀孕了,他觉得去英国生活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于是,阿充带着对英国生活的幻想,辞掉了他的教师工作,带着妻子坐上了英国的飞机。
阿充想象中的生活真的会有吗?他会成为他想成为的英国教师吗?
一开始,阿充一家也如同菲奥娜一家刚到英国时一样的开心,都认为自己可以在英国这个国家好好的生活。
阿充的英语并不好,并不能熟练的跟当地的人进行日常交流,他的妻子也是如此,俩人为了能更好的融入当地的生活,开始学起了英语,每天都在看当地的电视节目,主动找人交流练习口语。

除了语言这个大关,还有一个更大的难关在等着阿充,那就是他引以为傲的工作经验并不能帮助他在英国这个陌生的国家找到一份好工作,一开始阿充就给多所学校投了简历,可是都没有消息,没有一家学校接受他的申请。
如同菲奥娜的结果一样,英国的学校不承认香港的教师资格,多年的工作经验英国也并不认可。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阿充也一直没能找到工作,可是积蓄所剩无几,妻子还怀着孕,如果再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还怎么继续?
没办法,阿充选择了家附近的建筑工地上班,可是一个做了半辈子文职工作的人让他突然去做体力活,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但是,阿充他毕竟年纪大了,在工地的工作使他每天回到家,只想躺在沙发上休息,胳膊和手都是无比的酸痛。
值得庆幸的就是,阿充工作的工地离家很近,拐个弯就到了,这样他每天都能回家吃饭,每天妻子都会为他做好饭菜等着他。

吃完午饭,就又要赶往工地,这样辛苦的工作对于临近50岁的人来说,真的不容易,可是阿充却说,他不后悔,现在的辛苦只是暂时的,扛过那段艰难的时间就好了。
阿充心里真实的想法我们也无从得知,希望他可以熬过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结语
菲奥娜一家最终以离婚收场!
菲奥娜一家和阿充夫妻俩只是很多移民英国的众多家庭中的两个家庭,其他的家庭也许和菲奥娜阿充一样在困难的生活中煎熬着,也许有很多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英国找得了好的工作,过上了好的生活。

阿充后来能否通过努力再次当上他想成为的教师或者在工地的好好工作得到老板认可,成为一个正式的木工师傅,我们不知道,只希望他不会后悔。
成年人的生活中大多数都是选择题,不管选择什么,既然选择了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参考资料
[1] 纪录片 《单程(One Way)》
[2] 星岛日报—港人移英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