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1.4
归土计划后某年。
总是有些事情会发生在你睡醒之后,震撼程度和你的睡眠深度成正比。
冬冬并不睡觉,它只是例行地在早上结束低功耗状态。不用理会这一点儿发展观都不讲的程序设定,反正这个传统设定长久以来也没有引起什么灾难,反而促进了机器人的身心健康(哦,这是一个玩笑)
总之,在冬冬刚刚唤醒所有模块功能时,就收到消息,需要马上进入警备状态。冬冬走出门去,立即看到了消息里提到的未知物。一架巨大的飞行器就那么直愣愣地悬停在冬冬家的正上方,这里我们不讲中心或重心的问题,因为这个东西大到,如果冬冬有一个相隔两百公里的邻居,这邻居也会认为飞行器是在自己屋顶正上方。
全域的伙伴们都收到了消息,小王认为这尊来客跟先前的造访者有极大的关系。它立刻发出了一条防御性接触指令,全功能多传感器型机器人先出发,进行第一步接触。
全功能多传感器机器人就是搜救型机器人,以前用于各种大型灾害后的搜救。但属实没有这个必要,这座巨大飞行器一直没有任何动静。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让机器人摸不到函数返回值的阶段,持续了十一天。
带着武器的小型飞机带着搜救机器人在巨大飞行器的肚子下面也待了十一天了,触感、红外探测、紫外探测、金属探测、气体和温度检测等都做了一遍,报告如果打印出来,不知道可以绕冬冬几圈。时不时,飞行器外壳上伸出一些触角,搜救机器人们和这些突出的玩意儿面面相觑一会儿之后,开始互相检测。双方可能都认为对方那些突出的玩意儿很怪异,而且几乎可以断定一个共识,双方都可以确认对方是在进行探测。搜救机器人伸出它炫酷的工具臂,准备撬下一条突出物。这个曾经的地震搜救队员认为,扒开看看是个正常流程。小王立即说不。在这期间,冬冬就不再进入低能耗阶段了。全域的机器人都在待命,这场景像一场雕塑展,庄严肃穆,所有都人盯着那个巨物,巨物毫无疑问也在盯着所有人。

这时是北半球夏秋之交,两周后想必来客意识到了天气转凉,有些花草已经开始凋零,再不下车就属于白来了,它们出舱了。那是一群风姿绰约的客人,它们的速度令人惊讶,好似一群高速蜜蜂一般,它们就出舱并散开了,搜救机器人都没看清它们的样子。起初,没有任何人发现任何破坏活动,因为根本来不及。大部分机器人不具备追踪高速物体的功能,只有部分弹道跟踪高速摄像机追上了目标,它们发现,这群客人以超音速在闲逛。小王根据仅有的几个追踪结果,只能让其他“眼神”不行的机器人等待。客对0级目标,那些树们,兴趣不大,有一些客人围着树干玩了一阵儿,就飞走了。大部分客人对着各种设施参观个没完,所有建筑,工厂,机房,数据中心,发电设施成为它们的重点观光对象。它们还冲进了粒子对撞机,还好那东西已经多少年没开机了。
太阳东升西落,又是十几天过去,大家除了放任客人继续那任性的游玩路线,似乎也没有什么其他措施要做。小王猜测,对方既然还未显示出有害性,那大概可以试探下友善度。小王发出了沟通指令,各种频率波段的设备都发送了消息,一时间大地上闹哄哄的。
“你好,欢迎你们的到来。如果可能的话,请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0011100000111101010……”
“¥%#&*……@***&%……!@……”
还好小王不是英国人,不然这些信息要长的多。

这期间有个小事故,一个客人触发了玩具厂生产线的按钮。玩具厂当然也不是像玩具那么简单的,但是这位优雅的客人就是按正确顺序触发了一系列程序,生产线轰隆隆地开动起来了。那里的负责人立即进入了干涉程序,它迅速出动停止了生产线的运行。
在过去的漫长岁月里,活泼的野生动物们也没少在厂房里捣乱。拖家带口的狐狸爸爸,庞大的大鹮家族,或者一只单身主义的猫,都来过厂里,维护机器人把它们赶出去就是了。多数的设施都是这样的状态,除了电力电子设备,能源设备,运算部门,其他历史上的千万种机器,7*24从未停止过的工厂们,都停止了不必要的生产和消耗,维持待命状态。维护机器人上次检测保养生产线是在十个月以前,这还不到新的运行时间点,不能再次开机。
客人们立即明白了那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行为。证据是它或它们没有第二次尝试开动机器。它们道歉了吗?它们是有礼貌的吗?大家并不知道,直到它们的飞行器离去,它们都没有对此事件尝试过沟通。对那些嗡嗡作响的求助信息,它们也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巴布之后的第一批造访者。小王和大家把这些事件记录下来存档,然后返回到常规的待命程序里。小王问了三个运算中心的意见,它们的“思考”都很有见地,只是它们不能跟小王拥抱,或者一起尖叫。

小巴布默默地记录着这一切,是的,它还待在这里。它谨慎地控制着自己域的电磁波波段,保证在此地再也不被发现。这肯定缩小了它的活动范围,没办法,这地方的各种机器里,有些家伙还是很灵敏的。比如上次的探测小队,小巴布不得已开启了混乱波长模式,把探测小队忙得功率耗尽之后,使它们得出不明原因磁场混乱的结论。大巴布已经离开,它想去其他地方继续探索,离开前,小巴布给大巴布留言,自己不再尝试跟此地的土著交流了。
所以它没办法辩解,这次的来客跟它一点关系都没有,它没有邀请任何人来,巴布通讯也向来不带任何坐标信息。
归土计划前某年。
过了几个月,消息的确扩散开来了,眼见风起云涌暴雨将至而后雨后春笋继而破壁燎火简直要土崩瓦解。
《381个病例齐聚筑沙塔宣誓跳塔,逼迫健康署宣布人类将会灭亡的可能性》
《庚戊医疗集团研发出特效药,经临床试验有效率76%》
《辟谣!最新疗法即将研制成功》
《今日,两名散布网络谣言,引起阿尔法基因暴乱的始作俑者被逮捕》
《假新闻网站三个月前编的假新闻,居然成真》
《三个无名英雄与一场彻头彻尾的谎言》
《影响力主席亲自辟谣!目前没有任何有效的疗法!》
《庚戊医疗深陷非法试验漩涡,内幕如何》
……

距离傅几第一次发病,已经过去了一年,一些人相信了人类将会灭绝,一些人已经静默,一些人对静默的人的状态表示怀疑,一些人在工作,一些人停止工作,一些人在炮制骗局,一些人尝试自然生育,一些人在观望,一些人在种土豆,一些人相信外星人将会到来,一些人把自己埋在土里……这些人大概各占人类的1.7%,没有任何权威组织宣布什么。或者说在两百多个权威组织宣布的消息里,人们有了极大的选择和自由。
傅几渐渐发觉运动能力下降,他整日待在一个游戏里。冬冬不离左右,上午它载歌载舞,伴随着快乐的音乐,它安装了踢踏舞、拉丁舞、武术、芭蕾、雷鬼舞的程序,自己做演出服装并且表演。下午,冬冬念诵佛经,还用傅几制作的乐器,弹奏一些奇怪的曲目。弹地太难听的时候,傅几会招呼冬冬过来,告诉它C小调改D大调之类的。除此之外他一切都不关心,十分麻木,肉眼和电子眼都能看出他的抑郁症状。

傅几通常戴着游戏用眼镜蹲在窗口,每次点开游戏的首页推荐,傅几都要屏住呼吸。今天木卫二地壳下深海探测船的账号上了首页,这么造孽的景象,傅几选择不看。登入常用的频道,鱼老板照常在湖边,这是一个谷神星的一个小湖,既不天然也不美丽。只是因为谷神星一天是九小时四分钟,光影在湖面的舞蹈欢快很多。傅几一会儿蹲一会儿坐一会儿躺,鱼老板的无名小鱼上钩了两次,就这样过完了谷神星的下午和晚上。
一个网友凑上来聊天,打招呼用的是英语。傅几眯着眼昏昏欲睡,听着本地接收翻译后的语音信息。对方名叫2135,絮叨着自己很久没来观看现实世界了。很多网友都叫2135,据说这是意识移植的实验者代号,也有叫2a和463的,最受欢迎的是2135,因为具备韵律感和宿命感。那场试验成为了都市传说,据说那些受试者有些成为了电子垃圾,有些成功了,有些不知所踪,有些至今还在发出“杀死我”的信息。
“看起来人类要灭绝了,你有什么意见?”傅几回文字信息,他懒得说“你好”或“Hello”。
对面立即说,“啥时候能实现?”
傅几蹲地腿酸,“你身边还没有进入最终阶段的病例吗?那,我可以先灭绝为敬。”
“别啊,我的确有些意见。”
“用2135做网名的人,总是有很多意见。”
“不,我是一个寻常老头儿,我累的时候就给自己来个电击重启,或者去搞一疗程梦境疗养,我不是难搞的性格。”
“啊,你的签名是‘我活了两百多年,吃过的电子盐比你吃过的转基因饭都多’。呵呵。”
“个人认为,灭绝也行,给配个记录就行,就好像史官会做的那样。只不过最后史官要怎么办呢。还得给他找一个归宿啊。”
“不拯救一下了吗?”傅几活动下蹲麻了的腿,回道。
“仅仅两百年前,人类还普遍都特别想活着。现在不一样了。这种大范围的灭绝?我觉得除了命数真没别的能解释了吧,完成我们的命运,挺好挺好。”
“如果很多人觉得不重要,这事儿就真的不重要了。”
“我看那些进入静默期的病人,也不算灭绝吧,只是变成另外一种形态,像是一种树吧。不是还有他们长叶子的新闻吗?搞不好他们实际上是更快活的呢。即便死掉……这种事不是发生了几十亿遍吗。每一代的死法都推陈出新,起先是饿死病死被野兽吃掉,后来是自杀他杀,还发明了大炸弹合伙死。现在能变成植物,枯荣随天,多体面啊。”
傅几回头看看脱下弗拉明戈舞裙的冬冬,还想聊下去。

“大家都无所谓的态度,会不会是因为失去了一些情感。你知道,我们不像以前,没有什么家庭爱人和亲人。”
“你们的网络情感非常丰富啊,这不是以前那些关系更好的替代吗。要说旧的关系,奴隶和奴隶主的关系,君主和臣子的关系,雇主和雇员的关系,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售卖者和购买者的关系,这些不也都消失了?对这些关系的消失,大家都是持赞同态度的吧。现在大家都是网友,这是多国际化现代化革命化的关系啊。”2135一直在用“你们”这种称谓,就好像他自己还保有旧式家庭的记忆。
傅几想起他的生理学父亲。一个大学教授,不会是被机器人替代的那一类人,至少在起初不是。他为什么不想生儿育女呢,设想他那时没有什么财力和精力的困难吧。据说他活了很久,最后厌倦了不停更换器官,就选择将自己的各个部件捐掉,然后去死。
“你也是人工孕育的吧?”2135问。
“是的。”
“也许你想到孕育中心来看看呢,这里最近非常繁忙。那欣欣向荣的景象让我想起60年代的细胞捐助潮,每个人都散发着人类最绚烂的欢乐荣光,你应该来感受下。”2135留下一句好似旅游信息的话,就下线了。
那很奇怪,孕育中心很繁忙,难道现在人们想要通过大量的新生儿解决变异问题吗?如果是这样,说不定还会有传统造人法的流行呢。

很多年来,人工孕育的青年们,会偷偷摸摸地实践造人,重点当然不在于造人的过程,而是真的怀孕和生产。每隔几十年,这就会成为一种潮流,激进者还会坚持在家自然生产并直播,一些偶像因此死去了。年轻人总能找到一件不一样的事情来做,即使年纪大的人天天念叨着“你还年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这事情也不是不允许,只是很少人会做,就像比如在二十一世纪很少有人自己种棉花,织布,裁剪,做盘扣。养育一个人类幼儿,即使有机器人的帮助,也需要大量的精力。以前人们会赞颂亲情,会为母子之情感动地融化掉,这些情感体验,的确很美好。只不过现在,情感体验随处可得,养育一个孩子,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选择。
这种转变,仅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当第一代繁衍署负责的孩子长大以后,这些潜在的父母,习惯了和机器人在一起的生活,习惯了和网友之间自由的同时可以保持安全心理距离和物理距离的联系,习惯了现代生活,他们大部分抛弃了做父母的想法,接下来这件事就顺理成章地进行了下去。
傅几至今仍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无论如何都是进步的。个体从出生就被专业地养育,机器人育婴师的素质意味着字面意义的超人的耐心、情感联系、安全感、科学性。然后人们被分拣入不同的学校、机构,去做对他们自己而言很合适的事情。这是真正的因材施教,培养人才,没有不懂心理学教育学优生优育学的父母,没有惨淡的童年,没有教育壁垒,没有医疗陷阱,计划性的高质量的人类稳健地生活在大地上。

当然,这不是完美的时代,著名的机械师事件就是一个例子。多年以前,运算中心和人类繁衍署制定的计划里有大概100万机械师,这个项目完成之后,全球的机械师职位也不到20万。经济界第一百次重申,这种跟他们的研究结果差距甚大的结果,是很正常的,并不能说明经济研究有重大问题。
人们并没有抱怨太久,他们知道对比历史上的种种惨剧,这并不算什么。如果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假设自由选择存在的话,他们并不一定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谁也不能保证,谁会成为自己自然人的父母,那些父母会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家庭。被繁衍署生产,是千万年以来最好的机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