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自我认可
看一个身价过亿的女CEO讲,自己在30岁时遭遇的职场性别歧视,她几乎是哽咽地说:“女性要想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要付出的心力实在比男性要多得多。”
我很惊讶,因为一直以为渴望主流社会的认可,只是底层人的想法,现在看来它是跨阶层、跨性别、跨能力差异、跨文化的,几乎囊括所有人。
但在我的理解里,主流社会只认可三种人:知识渊博的人、权力强大的人、产业雄厚的人。三者之间可以相互置换,但无论以哪个为起点,都得是社会的前1%。
那剩下的99%怎么办呢?答案是,追求主流认可的平替。
比如一个男人长得又老又丑,没钱没权也没势,但仗着几分才华,几分小聪明,他往往会倾尽心力经营自己的人格魅力,四处散发性吸引力。
通过交往一个又一个美女,感受美女环伺的优越感,以此说服自己和周围人相信,他不比那些有钱、有权、有智慧、年轻帅气的男人差。
如果一个男人连几分才华和小聪明都没有,他往往会充分利用“男”这个性别。
比如用“瘦弱”“菜”等借口开除同性的男籍,通过性别膨胀感压所有女人一头,以此觉得自己再差也有这些人垫底,心里好受多了。
而多数女人往往会主动退出战场,去追求钱、权、智以外的东西。
她们要么觉得,追求这三样东西太有野心,不是女人该干的。哪怕一眼看出来,持这种论调的男性,不过是在排除女性中的潜在竞争者。
要么觉得太难了,不如把主流社会的认可=男权社会的认可=男人的认可,随便找一个男人当裁判,父亲、丈夫、儿子或者暧昧对象都可以,结果被PUA都算轻的。
这么看来,“主流社会的认可”似乎只是目的之一,甚至只是一种卷生卷死的手段。人们真正想要的,是通过主流社会的认可,来认可自己。
那为什么不直接追求自我认可,要绕这么远的路呢?
窗外的雷暴雨停了,终于可以睡了。 下次再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