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在荒野》
《在荒野》作者:刘亮程。湖南文艺出版社,2024年2月第一版。

写在前面:
完全不了解这位作者,买这本书是冲着书名来的。
这本书里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是《一片叶子下生活》,非常动人。想象着那样的生活:能够像“自然”一样俯仰、生息,迎接朝阳,凝视黄昏,沐风浴雨,静等新尘。
这样的一生,是不是也很吸引你?
搬运:
P11:事实上随便一件小事都能消磨掉人的一辈子,随便一片树叶落下来都能盖掉人的一辈子。
P13:一个人就这么可怜巴巴的一辈子,为啥活给别人看呢?
P17:家很容易丢掉的,人一走,家便成一幢空房子。
P50:风从不同方向来人和草木,往哪边斜不由自主。能做到的只是在每一场风后,把自己扶直。
P136:许多事情都一样,开始干的人很多,到了最后,便成了某一个人的。
P146:没见过一条狗咬人另一条狗站着冷眼旁观。
P176:心地才是最远的荒地,很少有人一辈子种好它。
P205:人们的睡眠是绝对独立的,没有谁能统治人们的睡眠和梦,所有的统治手段均针对人的清醒。……我们用睡眠消灭掉那些想统治我们的人。
写在后面:
我喜欢荒野,那里空空荡荡,没有凡间琐碎。但那里又因为没有人开垦所以充满“野”的生机。真正的自然的生命在那里完全用自己的方式生存、成长,生机勃勃。
我所了解的关于荒野的文字,简简单单,一眼就可以看到边际。不用爬上山顶凝眸眺望,不用挑灯夜思反复咀嚼。
我接触过的关于荒野的文字,粗糙又锋利,像含着砂砾的风从你脸上刮过,留下一道又一道岁月的痕迹,毫无颜面。在荒野面前,还要什么脸面?又有什么脸面可言?
结语:
他在写荒野吗?好像是的。
他写的是荒野吗?应该不是的。
他是以荒野为底色,写了丰富多彩的“废墟”。
被梦魇了一样的文字,让人在现实和梦境之间拉扯、纠缠。感觉在风中的蛛网里。要凝神要细思要全神贯注,但一不小心仍旧会掉进不知什么颜色中的废墟里。
这本书是不是要改名为《废墟的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