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工作优劣以及外企面试技巧分享指导
去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方面外企裁员的动作不断,但是另一方面,国内的一些校招和社招求职者对于外企的求职热度又不在不断攀升,”想得缺不可得,你奈人生何“,看似矛盾的背后,也是有其必然性。
一 外企工作的优缺点:
优点
1 雇主心态比较好
整体的考核导向还是比较人性化的,上下级之间能够平等交流,工作强度低,下班和休假期间的工作电话会很少,虽然现在中方员工多了之后,部分部门也开始卷,总体工作感受还是比国内企业要好一些。
2 工作注重流程和规范化
一方面外企的培训体系和流程还是比较健全的,外企通常采用更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和更人性化的管理理念,这也是为什么早期很多国内企业都会向行业内的外企学习流程的规范化,所以在企业会培养比较好的体系思维和流程完善能力;
另一方面,就是注重流程建设后,临时性的协调和拉通工作会减少,有时候这是内部最劳心的事情,当然,体系和流程只是一方面,国内很多企业有好的体系和流程依然需要大量扯皮,人的执行和价值观念还是最重要的;
其次,就是如果后续希望去海外留学或者考虑海外工作机会,会是一个不错的过渡,国际化水平比较高。
3 工作衍生附加值比较高
重视培训,有一定的海外出差和培训机会,因为很多高管也是流转制的,也有利于自己建立海外职场人脉;福利比较好,包括一些商业险 子女国际学校报销 带薪休假等员工附加福利,当然,这个也是跟外企自身的盈利水平与员工等级相关的,这块国内一些头部大厂其实已经赶上来了。
4 项目稳定性比较好
外企总体上经营还是偏稳健,特别是很多赚钱的业务还是比较传统的业务,也有一定的品牌 口碑及技术壁垒,所以员工的岗位及工作内容调整,不像国内企业那么频繁,当然,现在外企也在布局转型,新业务的一些调整就会明显频繁很多。
缺点
1 职场中员工经常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的情况,而企业也同样会有类似的情况,企业压榨员工获得的更低的产品成本及客户体验,确实是市场上很有竞争力的优势,包括这也是为什么越是重产品体验,轻品牌的B端市场,外企的统治力是在快速减弱的,而现在C端消费数码类/部分家电类外企大中华区的销售份额也在减少。
所以外企虽然考核偏弱,但是一旦盈亏平衡点过了,很多就是一整个部门的裁撤,职业经理人制度很多时候就是每天在算账,更重节流大于开源。
2 大部分外企的核心开发还是在海外,国内更多是放置一些偏测试 运维 现场应用 交付 营销等岗位,虽然也有一些偏软硬件的开发重心也有的往国内转移,但是总体上技术成长还是偏弱的,如果是想走研发岗位,前期更看重自身能力成长的,还是建议优先考虑国内企业,如果是考虑研发管理或者研发项目,以及技术变现的,可以考虑外企;
3 绝对工资偏低,涨薪较弱,中方员工晋升空间有限,虽然也会树立几个典型,但是从全球的大背景来看,还是海外高管的反向输入更多。
所以综合看,外企还是比较适合一些希望wlb,更注重工作生活平衡的人,特别是未来也不排斥往海外发展,外企的多元化工作背景还是能够带来一些便利;另一方面,还是有一些优质外企在产品力,品牌力,以及行业资源垄断上有一定优势的,那么这类外企可以优先选择,可以兼顾薪资性价比与稳定性。
二 外企面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 面试前注重对项目细节的准备:
其实不管是外企的社招还是校招面试,你都会发现面试官会比较注重项目细节的提问,一方面是真实性的考察,另一方面就是细节很多时候更能够反映出你的真实工作能力。
外企流程健全有好处,其实也有不好,就是太螺丝钉化,就像在面试过程中,你也会明显感觉面试官自己也不会过多的主观发挥,更像是对着具体的岗位工作内容来按图索骥。而未来你的实际工作,就是这种比较标准化的, 所以很多时候细节的执行也是很重要的。
而且他们很重案例分析,所以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案例来展示你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技巧。
2 要学会主动表达:
我们经常在外企面试的过程中,发现一个共性问题,就是面试官往往接触下来比较nice,但是hr反而更容易趾高气昂。但是有时候,nice的面试官并不是对面试者的要求会低,只是一直以来的沟通方式和职业素养让她不会在沟通中很有攻击性。
就经常会出现,求职者在面试中聊天感受不错,觉得也没有被面试官过多的质疑和刁难,但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过。
所以在面试过程中,与岗位匹配相关度高的项目和能力,还是要主动充分的表达,毕竟这是一场面试,呈现的越充分,无论是对于你后续是否能够通过面试还是后续的谈薪支撑,都是有好处的。
3 了解企业文化,”卷“在外企并不是通行证,但也不会拒绝工作主动的员工。
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认可加班文化,很多外企就更推荐员工的工作与生活平衡,觉得这样可以让员工更有创造性,以及在工作时间内效率与状态会更好,但是另一方面,外企并不排斥做事认真,主动的员工。
所有这里面要规避两种错误的心态,一种就是在外企面试过程中,过早便显出拼命三郎的心态,这种一方面会体现你与企业文化之间的差异(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卷,也是为了卷而卷,更多是给领导看,而不是真的出于工作需要),另一种就是也会让领导担心你会在未来带给团队及同事压力。
另一种错误心态,就是觉得外企不卷,所有在面试过程中表现出比较佛系,毕竟社招还是因为缺人才招人的,而且现在外企本身降本增效压力也大,所有你的工作价值还是要呈现到位。
所有正确的做法,还是体现你工作的主动性以及注重效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会高效的完成工作,并且做好体系的优化与流程的完善,把工作成果及时固化下来,方便团队或者合作的部门等等。
而且外企也是比较注重创新能力的,所有工作的主动更多是来自于尝试更高效的方式或者工具,而不是简单的内卷。
4 野心并不优雅,稳定性更重要
总体上外企的工作对于能力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因为当体系足够完善后,对于岗位招聘能力模型是很明确的,所有在面试过程中,体现你过高的职场上进心和晋升心态,并不会给主管带来好感。
毕竟逻辑很简单,外企的晋升生态大家心理都有底,如果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也会让自己心理有落差,而如果是你能够顺利晋升或者转岗,又会让工作变动。
所以至少在面试过程中,你要让面试官感觉到,你是能够做好这份工作,且愿意在这个岗位上长期产生价值的。
5 尊重外企文化,尊重流程,重视团队合作
外企招聘总体上不喜欢不稳定、不尊重规划、讲究个人英雄主义的,所以在面试过程中,哪怕你之前的项目就是靠人能力拿下的,你也要在项目的描述过程中, 呈现你的跨团队、跨部门沟通与驱动能力。
当然,尊重外企文化的前提是熟悉,如果你之前有海外求学、海外生活、外企工作的经历,都可以主动呈现出认同感,但是尊重的前提是了解,也有很多之前缺乏相关经历的求职者,面试前又不去了解,总体上沟通上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6 注重英语能力、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虽然在大中华区,日常还是以中文沟通为主,但是一般有外籍高管或者HK同事(但是很多TW同事反而更愿意配合用中文交流)加入,还是会切换到英文,所以英语能力在面试前,好好准备下还是加分项,包括展示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工作经验和合作能力。
更多内容,欢迎交流
更多面试经验,也欢迎私聊交流,祝求职好运~
公众号 这里说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