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笔记 | 关于腹直肌分离
孕产之后,要进行盆底肌与腹直肌修复。
注意:假如盆底肌受损较严重(可到医院测试),要先修复盆底肌,再辅以腹直肌修复。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腹部肌肉分为相互交错的3层,从内而外分别是:腹横肌、腹内外斜肌、腹直肌。
腹横肌是腹部最深层的肌肉,它像一个天然的大腰带,稳定住腹内压;腹内外斜肌分布在身体侧面,连接着腹直肌外缘;腹直肌就是**通常所说的 8 块腹肌(也有人是6块)**,它像两扇门,守护在肚脐两侧,中间是腹白线。

怀孕时,胎儿在子宫内不断长大,我们的腹白线受到从内往外的压力变薄,将腹直肌往两边顶开,产生分离。到了孕晚期肚子越来越大,除了腹直肌被「撑开」外,最深层的腹横肌和最外层的腹外斜肌也会「被撑开」。生产完后,子宫和内脏并不能马上复位,分离的腹直肌也不会马上恢复到产前,有研究显示,产后腹直肌分离这种现象,**在产后 6 周约 60%,产后 6 个月为 45.4%,产后12个月仍有 32.6%**。这也是产后妈妈的肚子看起来还是很大,腹部松弛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统计, 约有60%~80%的产后女性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现象,轻则导致腹部突出,无法恢复到产前的好身材,重者会引起腰疼、便秘、脐疝等一系列问题。
修复运动
呼吸调整
1、仰卧「FU」字呼吸
- 训练部位:上腹部区域
- 训练方法: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大腿夹砖;然后吸气,吸到胸腔沉向后背,再呼气,嘴巴发出“FU”字的声音,感觉上腹部收向中线(腹白线),再向下沉。
2、仰卧“CI”字呼吸
- 训练部位:中腹部区域
- 训练方法: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大腿夹砖;然后吸气,吸到胸腔沉向后背,再呼气,牙齿并拢,用舌尖抵住牙齿缝隙,发出“CI”字声音,感觉中腹部向内收向中线(腹白线),再向下沉
3、仰卧“XU”字呼吸
- 训练部位:下腹部区域
- 训练方法: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大腿夹砖;然后吸气,吸到胸腔沉向后背,再呼气,嘴巴嘟成圆状,发出“XU”字声音,感觉下腹部向内收向中线(腹白线),再向下沉。
深度修复
1、扭转卷腹
- 训练部位:上腹部区域
- 训练方法: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大腿夹砖,双手抱头;然后吸气,吸到胸腔沉向后背,呼气,腹部收紧下沉,肩胛骨离开垫子,卷起身体;再呼气,扭转身体向一侧,吸气回正,呼气,再扭转向另一侧。
2、屈膝肘侧板
- 训练部位:中腹部区域
- 训练方法:侧卧,双腿屈膝,手肘撑地,大臂在肩膀正下方,脚盖、臀部、背部在一条直线,吸气,侧腰收紧,提骨盆向上,上方手向上延伸,与下方手臂成一条直线,头部、肩部、背部保持在同一平面,脊椎延长,眼睛看向正前方或上方手臂,保持均匀呼吸。
3、臀桥
- 训练部位:下腹部区域
- 训练方法:仰卧在垫子上,双腿屈膝,双手放在身体两侧,吸气,吸到胸腔,呼气,卷动尾骨,骨盆向上抬起,臀部收紧,大腿发力,腰椎、胸椎一节节抬起。
其他修复运动
1、站姿收腹
Step 1 - 靠墙站立,保持中立位,后脑勺、背部和臀部贴墙,双脚距墙约30厘米。
Step 2 - 吸气准备,呼气腰椎贴墙,吸气还原。
频次:15次一组,2--3组。
注意:不要用手臂推墙,身体主动靠近墙壁,尽可能地收腹,想象肚脐向墙靠近。
2、跪姿收腹
Step 1 - 四点跪姿,肩、腕、膝、髋四关节保持垂直,脊柱持中立位。
Step 2 - 吸气小腹放松,呼气时用力内收。
频次:10--15次一组,2--3组。
注意:脊柱始终保持中立,仅活动腹部。想象将肚脐吸向腰椎。
3、跪姿伸腿
Step 1 继续四点跪姿,吸气准备。
Step 2 呼气时右腿慢慢向后伸,吸气不动,呼气慢慢收回。
频次: 4--6次一组,每侧腿2--3组。
注意:身体保持中立位,仿佛骨盆上放了一本书,保持书不掉
4、仰卧抬腿
Step 1 仰卧,下巴微收,双手扶住右小腿前方,腰椎压住垫子。
Step 2 吸气准备,呼气时左腿向远处蹬。
频次:6--8次一组,每侧腿2--3组。
注意:手扶腿时,尽量向胸口按压,帮助腰椎压向垫子,另一条腿尽量向远处伸,同时保持腰椎不抬起。
5、平板支撑
Step 1 俯卧,肘关节与肩关节垂直,膝关节撑地,上身平行地面。
Step 2 如力量允许,可膝关节抬起,做完全平板支撑。保持时间可逐渐延长。
频次:保持身体稳定停留一分钟,做3~4组
注意:收紧腹部,不要塌腰、塌肩,肘关节用力压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