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情谊的一点碎碎念
某天夜里,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习惯性地打开微信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消息,在通讯录模块发现了不常有的红色标点,我好奇地点开,在新的朋友一栏看到一则好友申请,一位叫 F的朋友,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它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十五年前的那座山坡,我曾经读书的地方。

自从小学毕业后,就很少回到那里,记得高中阶段短暂回过那边居住,但再没有踏入校园。这十多年来我总是会梦见回到那里,和同学在操场上嬉戏打闹。F算不上是我在小学时期玩得最好的同学,他是经同学H找到的我(H和我在一个区工作,也是通过朋友圈才发现的),通过好友申请后,我激动地打字问到F现在在哪里工作,他告诉我他在某县的电站上班,他的朋友圈里全是机车照片,算是颠覆了我对他原来的印象,他提到自己一有空闲时间就骑车一路赶回长沙,夜深人静时他想起了许久没联系的同学,于是开始四处寻找打听下落。
其实我也有过类似想法,但没有付诸行动。小学毕业后我跟班上的大多数同学失去联系,QQ列表里只有几位关系较好的小学同学,由于高一时我的QQ号被盗,有很多朋友就此失联,更不用说小学同学了,后来流行使用微信,便重新加上了几位相对联系得多的同学,F也是一样,我问他是否还和Y有联系,他说也没了联系,记得当年我和Y一起经常打CF游戏,在Y的邀请下我加入过一支战队。
和F聊了两个多小时,中途相互打听了其他同学的下落,和F联系得比较多的还有P,P把很多小学同学的微信推送给了他,P还提议有时间就组织一个小学同学聚会,F问我的想法,我说出了自己的顾虑:毕竟这么多年没见面,不知道其他人是否还有兴趣赴约。但我的脑海里还是浮现了可能发生的愉快的聚会场景,我加了同样很久都没联系过的P,打算商量聚会的事情,到了凌晨P才通过,简单寒暄了两句,我便睡了。
第二天九点多,P问我是否有兴趣先拉一个小学同学群,我犹豫了一会儿,回复说我正在处理工作,晚点会建群拉人,然而我依然在思考值不值得去做。我暗自对自己说,即便现实可能尴尬收场,但尝试一下又何妨?处理完手头的事后,我鼓起勇气开始建群,把F、P还有列表的小学同学一并拉了进来,接着F在拉人,P也在拉人,新进来的同学也开始拉人,不一会儿,群里就有了三十多人。

被拉进来的小伙伴自然是有点懵的,但出乎意料的是,F把当年的毕业照发在了群里,大家马上开始互动起来,谈论起毕业照上的同学和当年有趣的事情,“这,可是有点年数的面孔了”,“什么话,都是年轻面孔”,“看到大家都成家立业,我很慌”,单身的小伙伴纷纷附议,“当年浪子的英语是真的好,但她竟然给我五毛钱要我帮她写数学作业,还准备包月”,“我也没少抄,在座的各位作业都抄过了,很荣幸啊”。还有一些哭笑不得的故事真是头一回听说,不由得地感慨那个时候真的很好玩。当有人把校园照片在群里分享出来时,大家又聊起学校的教学楼布局了,哪哪是校长办公室,哪哪是上过科学课的地方,小伙伴们聊得热火朝天,原本认为十分尴尬的线上重聚没想到还算顺利,我如释重负,转头处理我的工作去了。
实际上,群里互动聊天的热度仅仅持续了两天,逐渐的,大家交流得不再频繁,P作为社牛在群里自言自语了几句后发现没人回应,也不再说话了,此后就一直没有人发言,对此我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新鲜感总会过去,原来班上的同学基本是三五个人玩在一块,多数人不是很熟,如今在一个班级群里保持沉默是正常的。往好的方面想,这个群提供了机会,让一些同学私下添加微信重新联系起来,然后小范围出来见面聊天也挺不错。
内心深处,我把这个群当作一个平台和纽带,可以连接过去和未来,让班上的同学有一个归属地。六年时间在人生中并不是很长,但依然是人生阶段的宝贵经历,希望这个群作为某种寄托,能保存我们的美好回忆吧。后来我跟群里的一些小伙伴私下联系说想要发起一场同学聚会,希望得到支持,不过最近工作太忙,计划只能暂时搁置,不知道发起同学聚会又有多少人愿意赴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