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之城》“金融卫士”陶无忌永不知,赵辉15亿再被逼,800万善款紧追不放,成年人的世界,做人不能陶无忌,气场当如于和伟
《城中之城》播到39集,陶无忌终于能和赵辉正面对决一次。
从当初的酒店收徒,到今天质问师傅,他俩的相爱相杀,太有看点。
弹幕里说:
做人不能陶无忌。
我想加一句:
气场当如于和伟。
无论什么时候,于和伟出场的赵辉,永远都是那个强大到,哪怕你身为正义,在他面前都底气不足。

#1
大哥吴显龙病倒了。
上一篇文章我分享过,作为房地产大佬,他穷途末路,为了钱翻脸不认人。
他跟沈婧合作就合作嘛,干嘛沈婧来的时候,还要传话。
说吴显龙要带她去看蕊蕊的画展。
言外之意,苏见仁的下场已经有前车之鉴,赵辉他要知趣。
还好,周琳帮赵辉解了围。
本以为这个事,有惊无险过去了。
赵辉再也不用受制于他们。
沈婧开始大量抛售手中的楠青建材,她在第一时间把现金拢到自己手中。
这下吴显龙父子遭殃了。
他们是股市小白,天真地想着田晓慧操盘,胜券在握。
没想到,连她也来坑他们。
受不住打击,吴显龙病倒在医院。
赵辉虽说再也不叫他大哥了。
但重病面前,他还是于心不忍。
他去看大哥,在大哥一声声16岁那年,昨晚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了的句句诉说中,他又答应大哥,给他弄15亿。
他真是太难了,一直被大哥这份亲情裹挟。

他以为之前那份证据已经当面销毁,可是小吴总竟然让蒋芮留了一份。
赵辉听到这,看着小吴总愣了好一会儿。
正如吴显龙说,他们可是自己人啊。
赵辉就是太把他们当自己人,才让自己铤而走险,一次又一次在道德的边缘游走。
但大哥是过命的大哥。
千错万错,错在命运的安排。
人情,真是这个世界上利息最高的债。
你很难一次性还清。
它不像金钱的借条,一手交钱,一手拿回借据,从此两清。
它背负的债务就像铬印,刻在心上。

#2
从陶无忌当上审计的那天起,人们都不太喜欢他。
到剧情层层进展,越来越讨厌。
作为赵辉最欣赏的新人,他被委以重任。
他在对公部做的项目,赵辉顶着压力给了极大信任。
他被调去审计,赵辉给他的时间是一年,目的是让他感受一下这种工作,然后回来能更好胜任其他工作。
没想到,他上瘾了。
他不愿再回到对公部,他因为接触了赵辉和竣龙之间的那些事。
他觉得,作为一个审计人员,他有责任有义务,把这个事死磕到底。
从工作上说,他没错。
成为一个尽职尽责的好员工,是每一位领导都期望的。
但不知为什么,每次看他出场,特别是他紧揪住赵辉不放,有深深的厌恶感。

同样是审计,苗彻给人就没那种感觉,而且非常喜欢。
哪怕他跟赵辉已经渐行渐远,但毅然明白,他们是最好的兄弟,惺惺相惜。
也特别想看他俩的戏份。
或许如苗彻自己说的,他干这行已经太久了,当初的豪情壮志被浇灭了一大半。
现在他更通透,在现实与正义中,他活得更自洽。
至少不像陶无忌那么拧巴,矛盾和轴。
陶无忌和田晓慧都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在做事上几乎一样。
别看他不满意田晓慧,他们两个站在了好与坏的对立两面。
其实他们对于事情的理解都浮于表面。
田晓慧一直说自己知道什么,看到什么。
陶无忌在查的过程中,也看到赵辉有参与一桩桩事件。
他们就此判定一个人是好还是坏,因此对这份认知也穷追不放。
但他们真不明白,你听到的,不一定是对的,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
他们急于想在这些事情上得到一个结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判断没错。

相比苗彻,他就不急。
赵辉是他最好的朋友,是他工作上的光,是他的信仰。
他比谁都希望得到一个答案。
但他又最懂赵辉,所以他在这件事上,他把答案给了时间。
这种等待是基于一种信任。
说白了,陶无忌虽是赵辉的徒弟,但他不能充分信任。
我想,这可能是大家真正讨厌他的原因。
不管别人怎么样,来自亲人和友人的信任,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情谊。
因为这份信任,缘于理解和肯定。

#3
自始至终,赵辉的气场全程在线。
老戏骨的魅力,那不是盖的。
从过早下线的苏见仁,到蹲在里面的谢致远,再到时不时冒个泡的苗彻,他们四个的演技,王炸了。
所以,哪怕陶无忌就是纪委派来的,赵辉也淡定得让人发怵。
陶无忌先是用田晓慧妈妈的事来引起话题,接着说到华铭三号,又提起蕊蕊那善款800万。
他想套话,可是赵辉怎么会接他的招呢?

看看赵辉的一番回击:
那你是怎么判断的?
向你坦白?你是纪委派来的吗?
你以为你是谁呀?
(我是你徒弟。)
那你为什么要来查师傅呢?
(苗主任跟我说过,想做一个好审计,就得像推着石头上山的西西弗斯,我可能只能当一个西西弗斯了。)
惺惺作态!
陶无忌,你要想做西西弗斯,就不要把我当成你的师父,更不要当成什么偶像。
如果那样的话,我就是你头上的一座大山。

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准备充分的证据来扳倒我,而不是拿着前女友的话来查我,也不是拿着假的尚方宝剑来挥舞来耍把戏。
你这样很像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又想当那个(大家明白)?又想立牌坊。
(谢谢您的提醒。我现在就告诉你我就是想扳倒你。)
好。这样才像西西弗斯。但是你确定吗?你那么确定能扳倒我?
我这有一封举报信举报你的,在我抽屉里搁了一段时间了。
首先是包庇袒护对公部程家元,其次,向鸿恩银行熟人私下索要资料,一共八条。
好好看看,任何一条都可以开除你。我之所以没有拿出来。是想循私吗?
(在医院的那天晚上,我打心底里就把您当成我的师父了,那天晚上您跟我说了很多。你说,一个银行人,到最后比的不仅仅是能力,还有信念和操守。这句话,我一直记得。我也一直是这么做,但是很遗憾,你好像已经忘记了。)
没有忘,只是理解的不一样。
查,看你能不能赢?你要有必胜的信心。

#4
这一段话很长,但句句高能。
首先,对于女儿的善款,赵辉并没有正面回应陶无忌,他的表情是不屑的,他把球踢给了陶无忌:你怎么判断?
对啊,对于一个成年人,你怎么判断?如果你是孩子的父亲,又会怎么做呢?
陶无忌一脸懵。
人不到一定年龄,无法感同身受,自然不能理解。
这件事,苗彻早就觉得不对,但他为什么没有执着?
他也是父亲,他懂这里面的全部。
哪怕陶无忌就是纪委派来的例行问话,赵辉都不会向他坦白。
因为他早在每一个关键点,自己主动了。
他那是检讨,坦白和检讨这两个词,你细品,不一样。

赵辉之所以能骂陶无忌惺惺作态,这四个字,太贴切了。
他以为自己一直打着正义的旗号,真是一个金融卫士。
他做事的风格让新上任的审计主任皱眉,让赵辉不喜欢。
赵辉虽说做了很多看起来违规的事,但正如他说的,他始终没忘自己的信念和操守。
他说过那20个字:
能通就是法,能伴就是侣,能立可为地,能克方为财。
可以说,在亲情和原则面前,他已经最大化周全,最小化伤害。
这也是他一直被欣赏的最重要原因。

但凡活到中年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再如陶无忌,不是忘了初心,而是深深懂得。
无论赵辉身处什么样的局面,他都没失分寸。
他在每一件事上张驰有度,让人感觉事到他手上,就得那么做。
他的气场,历经风霜。
所以每一个中年人,你们都是一座宝藏。
因为你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