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什么是公平的?
人生而不公平,有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奋斗一生,连罗马的起跑线也未能达到。但是抱怨并不能帮你达到“公平”。如果你想成功,看任何问题都需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实现目标。
还好,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它是公平的,那就是时间。 比尔·盖茨一天24小时,你一天也是24小时,三个8小时,如果你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那么这个唯一的公平,也将被你白白浪费掉,改变你一生的机会,也在无形中流失。
著名的 “三八定律”。它是指在一整天24小时中,通常包含三个8小时的分配:8小时工作,8小时睡觉,以及8小时自由安排时间。这个定律强调了时间管理对于个人成长和成功的重要性。不同的人利用这最后的8小时进行不同的活动,这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生活轨迹的差异。有些人可能用这8小时来学习、充实自己,而有些人可能用于娱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选择会导致人生轨迹的显著差异。
日本作家岛孝志写的《4点起床:最养生和高效的时间管理》里面说到4个观点,能让我们耳目一新, 每天4点起床,把全天分成三段 :
①4点~12点:第一个8小时用于完成过去的工作(或者说用于完成我们一天正常的工作);
②12点 ~ 20点: 第二个8小时用于铺垫未来的工作(也可以视其为多出来的一个工作日)
③ 20点~次日4点:第三个8小时用于 休息(还是8小时没变)。
以上了解了“三八定律”,是否能从中给自己一个特别的认知呢?你认识 “三八定律” ,但不代表你就了解它的运行机制,下面再说一说与 “三八定律”密切关联的大脑运行机制。
书中提到芝加哥大学的克雷特曼与德门克在实验中发现,人的眼球会在睡觉的时候来回运动,他们根据这个运动规律发现了“快速眼动睡眠”(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Non-REM)规律。健康的成年人睡觉时大多是1.5小时快速眼动睡眠、1.5小时非快速眼动睡眠,两种模式不断切换,并且在最初的两个单位时间内,也就是睡着之后的前3小时中,会进行高质量的睡眠(深度非快速眼动睡眠等于熟睡),之后则是浅层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的组合。根据这一规律,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我对早起的实践就是从对这个理论的神奇体开始的。
这个理论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时候我们睡了很长时间,但醒来后还是精神不佳,原因就是醒来的时机不在睡眠节点上,而是在睡眠周期中。
在睡眠节点上醒来,需要运用生物钟自然醒,闹钟叫醒会扰乱人体的运行机制,使人倦怠。 惊醒后,感觉还是迷迷糊糊,反应迟钝,甚至脾气暴躁……那很可能是闹钟的错。
抓住大脑工作的高峰期。人体从黎明开始分泌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类脂醇这两种可以让人保持精力充沛的荷尔蒙,分泌高峰期正好是早上7点左右,这时,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人体进食后,能量也会在1小时后转变为葡萄糖,输送到大脑,人的记忆力、理解力就会提高,大脑的运转速度会迎来峰值,直至4小时后才降到谷底。所以人们要顺应规律,抓住效率高峰期,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在这个时间段完成,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正常吃早餐的人,上午的工作效率更高(午饭后的效率峰值在14点到16点间出现)。
请整合以上信息化为已用,开始改变吧!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打破你的认知# #从现在开始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