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98元一位,两人共196元丨央美毕业展观展记·一

这次虽然写得长了点,但风格比较轻松。今天感冒还是没有好,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之后应该还会有二三四五,认真讨论一下展品,而不是展后吃的垃圾自助餐。不过,其实那样的文章就比较无聊了,据我大胆估计,文章中一旦出现“艺术”两个字,完读率就会降低50%,一旦出现“诗歌”两个字,完读率就会骤降90%。
已经给公众号想出了一个新名字,“长夜之游”,取自歌德的《对月》。但这听起来也太丧了,正在考虑有没有更好的点子。
周日和朋友看完央美毕业展之后,在附近找了个自助餐吃饭。因为过去的路坐公交很绕,所以就打了个车。路上我开始瞎侃,哎,刚才忙着看展,还没来得及说这句话,现在有空了,必须得说一下:
——你最近咋样?
——还能咋样,就那样吧,还行。你这话问的没啥意义啊。那你最近咋样?
——但每次见面可不都得问一次吗,不然好像就白见了。有些改变,开始弄公众号了,还行吧,但还是不想上班。
——谁想上班啊
就算有很多想说的,也说不出来,因为说了也无从改变困境,反而招人厌烦,也招自己厌烦。于是我们开始认真讨论养老和安乐死问题。怎么,搞得死的问题比生的问题更容易谈起,更有意思似的。但好像确实就是。
我刚去看望过在养老院的长辈,当时养老院趁着天气好在举办美食节,广场上轮椅的行列排成几个拥挤的方阵,轮椅上全是垂着头的没牙老太太,护工穿梭着发放煮毛豆和煮花生,是足以让我等年轻人震惊的场面。等到我老了也是这样吗,远离快节奏社会的一切喧嚣,仍然像小学时一样排成方阵在广场上参加集体活动,只不过换成坐在轮椅上了,全凭护工摆弄。
我说我希望以后是猝死而非中风或痴呆而死。
——谁不想呢
朋友说希望自己在70岁时自杀,或者去瑞士安乐死。我很讲求实际地说,根据我对这些老头老太太的观察,等人真到了70岁,求生的欲望反而会变得格外强烈,不管生活质量多低,嘴里一天说多少遍“活着没意思”,终究还是把这等死的日子一天天熬下去了。
但我反而因此乐观起来了,因为清醒认识到自己将来的心态会因为衰老而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现在的我将完全无法理解五十年后自己的想法,这件事就让我挺乐观。

五一总是天气很好,既不太热,也不太冷,但美术馆里的人实在太多了,热得要死,简直喘不过气来。出门后确实畅快多了,但风一吹,突然感觉到凉意侵入身体,于是赶紧把外套披上。网约车司机也不再开空调了,而是直接把窗户打开,我们一边吹风,一边堵车。
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想起中原中也的几句诗,便背了出来:
苔藓传来,清凉气息, 如祝祷一般,今天风暖日和。 参拜人等络绎不绝, 我,对一切毫无怨气。 ——中原中也《春日狂骚》
——这几句诗说的什么啊?上下文是什么啊?
于是我接着背:
在空中上升,闪耀,消逝—— 啊,今天心情如何? 许久不见,之后有何打算? 在附近的某处,一起喝杯茶吧。 虽然一鼓作气走进了茶屋, 然而谈话却,欲言又止。 抽着香烟,郁郁寡欢, 突然升起不可名状的觉悟—— 户外是多么热闹啊! ——那么后会有期,替我向夫人问好, 到了国外,请务必来信。 酒的话,不要喝太多比较好哦。 ——中原中也《春日狂骚》
——总之呢,这是中原中也的诗,他是和太宰治同一时代的人,挺丧的,不过至少还没太宰治那么丧。
——那么下车吧。(司机:不要从左边下。)好的谢谢,谢谢,自助餐应该就在对面,啊,看到了。
文艺青年真讨厌,把这种事也写得这么文艺。
这家店是朋友选的,我就跟着去了,反正吃啥不是吃。本来以为这家餐馆是可以选单点和自助的那种,结果进去一看,发现只有自助,98元一位,两个人加起来就是196元。以我的消费水平来说有点贵,但在北京市朝阳区这种地方,也不能算太贵,甚至可以说是平价了。北京有钱人真多。那也没什么可说的,坐下来吃吧。
先把各种菜都盛了一点,简单尝一下。这家店的优点是各种牛羊鸡肉管够,缺点是做法除了咖喱就是烤,十分单调。蔬菜也只有西兰花和沙拉两种。也许这种馆子会比较适合十六岁的我来吃,但十六岁的我基本上只舍得吃高中附近13.5元的街头米线啊。米线一锅11.5,加个豆腐皮2元,吃了好多好多次,令人印象深刻。不过那个馆子早就倒闭了。
98元还是太贵了。平常要是在外面吃,我会以人均30以下为标准。不,在社交上不能抠门!否则我就真成了无人理会的死宅了。但我还是怀念小时候一个煎饼3.5元的物价,现在煎饼都涨到8元了。
那就多吃点牛肉以回本吧。
回头一看,可能顾客们英雄所见略同,牛肉已经被拿光了。羊肉又做得膻味很重,很难吃,只好重新拿了点鸡肉。又回头一看,朋友已经吃饱了,正在用小勺悠闲地戳咕着一只布丁。
——你咋这么快就吃饱了?
——我最近在减肥,所以没什么食欲,刚吃两口就饱了。
我闻言大怒,那你为啥要选自助餐啊!!!亏本了,这下彻底亏本了!
——这算什么,人生不就是不断亏本吗,哪有什么可赚的东西。
为了少亏点,我又拿了一轮,很快也感到吃撑了。于是我们坐着继续瞎侃。不知道有没有受到我刚才念的那首诗的影响(文艺青年真讨厌,什么都往文艺方面想),朋友聊起了最近一个艰难的重大抉择。我听着,却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我并不完全理解对方所承担的是什么,所最看重的是什么,以及到底为什么会看重。那些选择的后果最终和我也毫无关系,因此随便乱给建议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我只能默默听着,随口说两句“加油”而已。
想到许多我不能也不应去帮助承担的东西,感觉内心充满了逃避、庆幸和苦涩。

然后就只好回家了,我说你把钱算一下吧,我们AA一下,待会我把钱转给你。车费加门票费加饭费平均一个人150元,其中自助餐就占98元。我还是觉得我亏了,真不怎么好吃,还挺贵。
好的,那么总之,好的,回家吧。路上下起了小雨,但并没有转成大雨,也并没有很快停下,只是一直不断地滴落着。这真是不符合我印象中北京的天气,怎么弄得这么阴雨绵绵的,跟南方一样。北京难道不是应该更加爽快些的吗。也许是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原因吧。世界真是越来越糟糕了。
可我不也仅仅在北京活了二十多年么,有什么资格谈糟糕呢。这不成了九斤老太了。上世纪初北京老是闹沙尘暴,本世纪初老是闹雾霾,现在这两个问题基本都解决了。如果那算是好事,这可能也不算坏事。一个人的亲身体验最多不过百年而已,再往前的事就只能靠史书、逻辑和想象了。
这不挺好,活那么久可太孤独、枯燥、没劲了。
中原中也继续说:
马车驶过,电车也驶过。 人生正如,花嫁御寮。 眩目,美丽,微微侧身, 若是搭话,可会招惹厌烦? 即使如此我仍恍惚地想, 人生,正如,花嫁御寮。 ——中原中也《春日狂骚》
但一个人在肚子里充满牛羊鸡肉撑得难受的时候,大概很难觉得人生像“花嫁御寮”(这个词在日语里的意思是新娘)一样美丽短暂易逝。我就是觉得人生有点扯。可能不止有点扯,而是很扯。啊,我好想放暑假。然而,上班族是没有暑假的。小时候我早已觉得成年生活很艰苦,但看到那么多走来走去面色平常的成年人,决定相信自己成年以后就会习惯这样的生活。
结果这还不是没有习惯吗。我要放暑假,我想放暑假呀!才五月份我就已经想放暑假了。不止暑假,我还想放春假、秋假、寒假呢。一到暑假,很多同事就会把小孩带到办公室来。我倒是不讨厌小孩,但是,一旦我意识到在寒暑假安置孩子对这些上班族是多么头疼的问题,我就觉得我那珍贵的童年回忆也减色了,因为我给大人添了很多我不知道的麻烦。嗨,这不是扯吗。
在我这沉浸于苦难和扯淡的人生中,“友情”算是相当特别的一部分,因为我平时很少有机会摆脱自己,和其他人在现实中聊天,探讨一些有的没的问题。不止是摆脱自己,更是摆脱当下的自己,回到过去,因为我有限的朋友几乎都是初高中和大学同学。有时候这并不令人愉快,因为十六岁的我很无力,其中有些无力感一直持续到现在。但无论是否愉快,这都很珍贵,因为其他人连这无力感和勇气到底延续了多久都不知道啊。
我们曾共享同一段过去。
我想,我可以为我的朋友写几首诗吧。虽然他们也不见得爱看,但这是我少有的能逃离自我的时刻。
请朋友和我一起吃喝。 做朋友是沉重的,当他们
用行动暗示,请为我牺牲!
可以牺牲一点点。
这大概够了,
只要你也给我,我
也不要很多。
但还是吃喝吧!
因为吃喝是轻松的,当我们
从同一只锅里捞起肉片和蔬菜,
一起等待丸子熟透,拼一个奶茶单,
轻松因为毫无牺牲,只是摄取
相同的美味,就着话不投机
全吞进去;直到担忧起健康,
平日的焦虑又压上胃袋。
和幼时的朋友一起,成长
瞬间变回衰老、疲惫、
孤独。除你们全是孤独。
但现在真是快乐!吃下去吧,
就算总被批评是浅薄。
一起吃喝吧!
今夜,牺牲的考验
还没有来临。
2023.12.17
——这是·我自个儿·写的

然后,因为肉实在吃太多了,这两天肠胃很不舒服,一直在拉肚子。而且还感冒了,可能因为展馆内外温差太大,而且淋了雨。所以说,还是亏了,而且亏上加亏,大亏特亏。
我的人生,正如,大败亏输。
张慕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睡眠瘫痪之六 (1人喜欢)
- 写诗丨我想要不开始感觉痛苦…… (1人喜欢)
- 写诗丨在梦中想象自己人生苦短时…… (3人喜欢)
- 写诗丨无法由逃避与幻想解决的事…… (3人喜欢)
- 昨天终于放下了 (4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