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费用暴涨、虐猫考生落榜...学完这篇热点正式开启五一假期!
/ 用心耕田 水到渠成 /

五一小长假一眨眼就过去了,小伙伴们找到复习状态了吗?放松之余大家也不要忘记学习哦~
今天 贴心的小田心为大家带来了四月(下)热点分析,趁着假期时间一起和小田心学习起来吧~

社会热点
01多地市民反映燃气费用暴涨
4月以来,多位重庆市民反映家中更换燃气表后燃气收费明显增加。4月1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回应称,有关部门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4月19日晚,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燃气调查情况新闻发布会,确认重庆燃气集团等燃气企业存在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与此同时,四川成都、江苏南京、浙江湖州等多个城市也陆续出现居民反映“燃气费激增”的声音。
田心说
对于「多地市民反映燃气费用暴涨」这一社会热点,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分析:
首先,舆论倒逼。网络舆论“倒逼模式”,就是以中国草根民众为主的群体,通过网络爆料,随后以跟帖、转发等多种方式将信息迅速扩散,并形成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纷纷报道的强大舆论态势,对政府的决策和公共治理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有关部门做出与民意或多或少相符的事件走向。在本次事件中,多位市民反映当地存在多计多收燃气费等问题,相关言论借助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实现扩散,逐渐形成一种强大的舆论态势,倒逼政府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并对该事件展开调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的高效决策,有利于实现民众权益的保障。
其次,新闻扎堆。“新闻扎堆”即新闻报道的聚集现象,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当某类事件的发生引起媒体广泛关注并在社会中引发强烈反响时,在该事件之后发生的并在事件要素上与该事件相似或相同的事件更容易被媒体报道甚至集中报道的现象。“燃气费用暴涨”的声音最早出现在重庆,经由媒体报道后引发了社会大众的强烈关注,并让有相关经历的受众产生共鸣,随后,全国各地与之相似的事件都在短时间内得到媒体的“扎堆式”集中报道,这又引发了社会大众对燃气收费问题更大范围的关注。
再次,政府危机公关。危机公关又称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在自身运作中对发生的具有重大破坏性影响,造成组织形象受到损伤的意外事件进行全面处理,并使其转危为安的一整套工作过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面对那些事先未曾预料到,但会对社会民生与政府公信力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事件,如果应对得当,不仅可以及时化解危机,还能够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在本次事件中,重庆政府在监测到社交媒体平台上出现关于“燃气费用暴涨”的舆情后,迅速于4月13日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市民反映的相关问题进行回应,表示已责成市级相关部门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调查。4月19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燃气调查情况进行公示,表示经调查发现,的确存在错抄和违规估抄、燃气计费周期混乱等多个问题;同时,针对以上问题,将责成燃气企业对已经调查确认多收取的燃气费进行全额退款,并对经调查确认的违法违规行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在这一过程中,重庆市政府基本遵循了速度第一(相对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相关问题)、权威证实(成立专门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并确认存在问题)、真诚沟通(说明事实真相,提出全额退款、追责相关责任人等解决措施)等危机公关的原则,以实际行动维护市民的合法权益,赢得了市民的信任。
02“虐猫考生”落榜
4月2日,报考南京大学物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男子徐某,以专业课排名第一的成绩进入复试。随后,多名网友发帖向学校反映,徐某曾在宿舍虐杀动物,并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最终徐某被判定“思想品德考核不过关”,复试被刷。此后,网友发现徐某姓名出现在兰州大学复试调剂名单中。最终,徐某因面试不合格未被兰州大学录取。
田心说
对于「“虐猫考生”落榜」这一社会热点,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展开分析:
首先,共景监狱。“共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与控制,意味着每一个个体的言论都在其他个体的凝视和监控之下。在本次事件中,网友扒出该考生过往在宿舍虐杀小猫并传播的视频,还发现该考生疑似在境外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表不当言论。这表明,在数字化背景下,“共景监狱”中监视者的目光已成为一种“全时的在场”与“实时的记录”,人们在社交媒体中的一举一动都会被精准捕捉。倘若个人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有肆无忌惮的言行,即使时过境迁,但其数字痕迹依然存在,仍有可能会被网友找到踪迹。在这一过程中,“共景监狱”的监视范围不断拓展,成为规训人们行为的一种隐性力量。
其次,网络舆论审判。“网络舆论审判”即网民或其他主体为表达社会诉求或宣泄情绪, 以极端话语判读事件及相关主体,并形成压制性舆论效果的互动行为。“网络舆论审判”的兴起,意味着一种表达民主意见、传播全民话语的新型公共领域的显现,它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着监督司法权力的社会公器。在本次事件中,大量网友在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的官微下进行刷屏式留言,要求学校禁止录用品行恶劣的学生。这些留言作为表达公民态度和诉求的重要载体,发挥着惩罚越轨行为的社会自治作用。但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网络舆论审判”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个体的“社会性死亡”,消解正式权力的权威与独立性,损害既有网络社会环境的稳定基础。因此,“网络舆论审判”要以公共理性的发挥为前提。
此外,大家也可以以此事件为新闻由头,学习如何撰写新闻评论。(点击下方划线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1)新京报评论: 该不该录取“虐猫考生”,请尊重学校招生自主权
(2)澎湃新闻评论: 有虐猫经历,还能上研究生么?
(3)红星评论: 虐猫考生未被兰大录取,慎言“舆论的胜利”
行业热点
-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
4月21日,中央网信办秘书局发布《关于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通知》,宣布将按照2024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计划安排,自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
原文链接(点击划线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整治“新黄色新闻”等乱象,中央网信办出手
田心说
对于「网信办开展“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这一社会热点,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首先,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遏制“自媒体”摆拍造假风,压缩无底线博流量行为空间,提升“自媒体”发布信息可信度。压紧压实网站平台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切断“毒流量”吸粉变现利益链,扩大优质信息内容触达范围,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空间。
其次,专项行动的整治重点。本次专项行动整治的重点问题包括:自导自演式造假、不择手段蹭炒社会热点、以偏概全设置话题、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滥发“新黄色新闻”。
再次,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本次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包括:加强重点平台和重点环节管理、加强“自媒体”账号全流程管理、加强信息来源标注展示、完善流量管理措施。
同时,公安部网安局在4月13日发文宣布,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其中列举了“寒假作业丢巴黎”摆拍引流案等10起打击整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典型案例,这也与“自媒体”治理相关。大家可以对相关专项行动进行了解,并将其积累为答题案例,在回答“网络谣言及其治理”“自媒体乱象及其治理”等题目时使用。
原文链接(点击划线文字即可跳转阅读): “寒假作业丢巴黎”系摆拍!公安部公布典型案例!
四月(下)热点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同学们对以上热点事件还有其他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哟~
针对川大、西政、成理、川社科院等院校的25级「田心·全程课程」正在进行中,欢迎有需要的同学移步公众号了解详情,与我们一起学习分析热点的思路与方法。也欢迎私戳小田心试听课程哟。
参考文献 [1]王艳玲,王洁.自媒体时代舆论倒逼现象的有效引导 [2]梅凯.“新闻扎堆”现象 :概念厘清、生成路径与作用机制 [3]徐彬.地方政府信任弱化、改革阻力与改革成本扩大化 [4]雷涛.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5]田小瑞,何霞.网络舆论的异化及善治:基于风险治理的视角 [6]赵时雨.“网络舆论审判”:变局时代中的非正式控制及制度因应 [7]张广利,赵时雨.“网络舆论审判”中的符号暴力及其风险治理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