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小提琴家醒目的独奏会,重振雄风还是冒险操作?
文:张可驹
今年,伴随古典音乐演出国际阵容的全面回归,我们不时看到“打卡”老一辈大师的说法。原本,演奏家艺术生命的期限就不等人,经过之前几年,某些东西好似在加速。于是国内乐迷出现越来越多抓紧打卡的观点,也的确不难理解。
2024年5月,小提琴家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将在国内演出一轮奏鸣曲音乐会(同钢琴家Shai Wosner合作),一共两套曲目。分别是贝多芬的三首奏鸣曲,以及贝多芬、舒伯特与勃拉姆斯的组合。5月16日,祖克曼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演出是贝多芬专场。

如今,祖克曼也是老一辈人了,还是你如果想听,就要抓紧的那一批。曾几何时,他是标准的生力军,然后过渡到中生代主力,怎么一转眼就这样了?时光啊,不仅仅是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模式都改变了。
某次在乐迷群里,有人指出新一代人的演奏完成度很高等等,我略微无奈地说:其实咱们所认识的“新一代”,常常有不少是对海菲兹那一(几)代而言,其实他们的“新”,已经是快四十年前的事了。有时还不止。
曾几何时,祖克曼与帕尔曼是一对双子星般的存在。加拉米安门下的猛将,技巧卓越,风格全面,从协奏曲到室内乐都不仅展现出很大的兴趣,更能真正深入其中。但两位演奏家的风格,又是最标准地演绎了艺术层面的“和而不同”。

帕尔曼追求强烈的感官美,哪怕有时不惮于堆砌。虽然堆砌本身势必不太好,但一方面他有非凡的音色塑造能力,另一方面,如今寡淡的演奏听多了,越发觉得能拉出那样丰富的感官美的声音,然后在......譬如门德尔松协奏曲的慢乐章挥霍一番也不错。
反观祖克曼,他与帕尔曼的美学相和之处,在于小提琴家对音色美的追求,是相当完备、富有感官性和歌唱美感的。甚至,祖克曼在避免揉弦时断时续这一点上,还不时比帕尔曼更加用心。
他的音响造型常常很细腻,同发表艺术观点时口无遮拦的性格形成对比。相对于帕尔曼整体更偏张扬外向的风格,祖克曼更加内在而追求深度的视角,也是两位小提琴家更深一层的不同。
帕尔曼的演奏更能俘获公众,这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祖克曼却没想要改变自身的特点,他处理某些作品的方式,也是找到一个自己认同的模式,就不轻易(至少在大方向上)做明显的改变。

这次来国内演出,小提琴家很有诚意,因为他不仅带来分量很足够的曲目,还是两套。
东艺的贝多芬专场,上半场演奏第一号与第五号奏鸣曲(春天),下半场是第七号。没啥可说的,就是简单直接的贝多芬专家挑战。不过面对这样的安排,我也并非毫无保留地推荐,而内心多少生出复杂的感受。
岁月对于演奏家,尤其是弦乐演奏家还是无情的。祖克曼近一些年也出现了有时演奏状态不稳定的情况。因为他原本的风格是建立在高度完备的技巧基础上,稳定性的保持很关键。
因此,小提琴家贴出两套对于高峰状态的演奏者也实在不轻松的节目单,就更加引人注目。有时,演奏家接受了自己状态不及以往,对演奏的风格与完整性也会有新的考虑(虽然这个新周期未必会很长)。本次是祖克曼重整雄风的证明,还是大师的冒险操作呢?答案就要留给现场了。

不过,倘若从抓紧时间打卡老一辈大师的现场的角度来看,这场就非常应该考虑。说实话,票价在近期的上海名家演出里可谓良心,如果穆特那场音乐会都打卡了,这场还不去吗?购票可至东艺官方公众号:传奇小提琴大师祖克曼:于登峰造极之境,静待岁月慷慨馈赠
Kempff946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这些不难买到的好唱片(2025.5):每月推荐5款新唱片和比较新的唱片 (10人喜欢)
- 母亲节专题:在音乐中,看“不内耗的母亲”等等 (9人喜欢)
- 致敬鲍罗丁四重奏建立80周年,回顾新一代成员的“沉重抒情”之夜 (6人喜欢)
- 当夜长评:听莱昂斯卡娅,当疲惫的云雾散去,当代舒伯特960的顶峰演绎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12人喜欢)
- 终于又能听莱昂斯卡娅的独奏会了,向这位不改初衷的大师致敬 (7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