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下江南
刚刚结束了今年的第二次旅行,现在开始写今年第一次旅行的游记。过年期间,去了一趟苏州和扬州。苏州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小桥流水,精致园林,很想一睹风采。只是这次苏州扬州之行,略有些波折。
一是过年期间,人真的太多了。是我错误预判了大家,我以为过年时期,大家更愿意在家休息。我大年初四到的苏州,拙政园竟然约不上。后辗转到其他平台,买了两张票。进园前就开始限流,等了快一个小时才进去。跟着人流进园子,一步一步顺着人流按照游园主路线从入口蹭到了出口。这是我逛了这么多园子,体验感最差的一次。中途你想变换路线都不行,因为你根本过不去,全是人。这一趟下来,园子里有什么,我是啥也没记住,记忆里只剩下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跟着人群一点点蹭到出口的烦躁。
二是这几天,我的胃一直不舒服。吃点东西就难受,不管走多久,都消化不了食物。有吃到一些好吃的东西,但心情还是被胃不舒服影响,所以吃的也不是很开心。
本来不想写游记了,只是思考再三,如果不写,记忆随着时间慢慢模糊,最后就只剩下那些不好的回忆,又觉得很不甘心。所以,我还是写了。
众所周知,苏州没有机场,我们是飞到无锡硕放机场。降落前,乘务员提示,我们要降落在军用机场,根据保密规定,不能打开遮光板。有人好奇打开了一点遮光板,我前面一位男乘客大声喊:别打开好吗?我可不想因为这个进去!
下了飞机,能感受到空气的湿润程度和北京不一样,但又没有广州那么夸张,很舒服。我们住在观前街,离景点很近,交通也方便。由于早上起太早,所以到酒店先补了一觉,后出发觅食。吃了姑苏桥的蟹黄面,非常好吃。饭后逛了逛平江路,人不算多,房子基本上都是白墙灰瓦,和北京的红墙绿瓦对比非常明显。

晚上我们都不太饿,但还是想吃点。只要是个稍微有名的饭店,都要排队,我们找了一家有位置的。没点主食,点了些小吃。难吃,食物和宣传图差别非常大。吃完经理来问我们吃的如何,我说很差,她就给我们把钱退了,我稍微舒坦了点。饭后,我们去夜游网师园,体验很好。游客在不同时间段按批次进入,每次大概20几个人,按照约好的时间段来就行。有工作人员负责讲解,观赏园子的同时还可以欣赏表演,有舞蹈、评弹、乐器演奏、昆曲等,每个都很赏心悦目。肉脯特别喜欢结合苏绣表演舞蹈的小姐姐。在我们这一波人游园结束后,可以在园子里自由活动,于是我们又回去看了一次小姐姐跳舞(晚上回酒店还反复观看录像)。

从网师园出来,我们散步到了苏州公园。公园附近的路叫做五卅路。我被“卅”这个字难住了,查字典才知道念法。这几天在苏州和扬州,看到很多我认为的“生僻字”,新华字典app就没关上过。不禁感叹,还是这边文化水平高啊。

第二天早上,点了个咸豆浆和生煎的外卖。对于喝惯了甜豆浆的东北人来说,是有点奇怪。豆浆里不仅有脆油条,还有些其他东西(现在已经忘了还有什么),口感丰富到像在喝小料很多的奶茶,但是是咸的。生煎还行。
吃完我们出发去拙政园,过程已经不想再回忆了,跳过。从拙政园出来,去了朋友推荐的七里山塘,人流跟拙政园不相上下。此刻已经非常烦了,天儿又热,就简单逛了一下后回酒店休息。这会儿已经快两点,我们还没吃午饭,也不知道吃什么好,于是又吃了一次姑苏桥,这次吃了黄鱼面,也很不错。

饭后原计划去沙溪古镇,打上车之后,才看到居然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加上司机说,那边没什么玩的,我们就让司机推荐了一个比较近的古镇看看,于是去了木渎古镇。人也不少,很商业化,没啥意思,就随便转转。
从木渎古镇出来,我们坐地铁回到了酒店所在的姑苏区。一路从酒店沿着五卅路散步到沧浪亭和可园,人太多了,并没有进园参观。走的有点累了,我们坐公交车回到了酒店,酒店旁边就是怡园,接近闭园时间,人不算多,我们进去转了一转。

苏州园子都很美(也很多),小而精致,如果不是因为每个地方人都太多了,我想我应该能逛得很开心。坐公交车的时候,正在研究如何刷码付费,热心的乘客姐姐跟我说,春节期间公交车不收费。很开心。
晚饭,是我多年好友(苏州本地人)请我们吃的。他开车来酒店接我们,去了一家很地道的苏州菜馆。吃了炒青菜、鸡头米炒虾仁、松鼠桂鱼、螃蟹炒年糕等正宗苏帮菜。我和他有十多年没见了,我们都苍老了不少。席间,我们聊到工作,我问他,现在这份工作能一直做到退休么?他说,应该没问题,但他更希望在退休的前一年,公司倒闭,这样就能拿到补偿金。我们三人同时发出今日最欢乐的爆笑。

其实那天晚上,我的胃还是很难受。菜都很好吃,但我吃得很少。我们的苏州之行也在这晚结束。苏州很干净,至少比北京干净很多。苏州的井盖很有特点,基本都是联排的长方形,我第一次见。坐朋友车的时候,我还看到很多路口有公交车专用的红绿灯,和普通机动车的红绿灯是分开的。这个设计也蛮好的,要比公交车专用车道效率更高。我们走在河边的小路,肉脯感叹这些房子距离水面太近了,感觉就是贴着水面盖的,不敢想象里面有多潮湿。朋友说,就跟北京二环胡同里的老房子一样,这已经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了。

我很希望能在人少的时候再去一次苏州,好好逛逛园子。这次去之前,并不知道苏州是旅游城市。这样一想,可能全年人都不会少吧。
转天上午,我们坐高铁去扬州。出发前,已经买好了车票,由于距离不远,所以我买了商务座,想体验一下。商务座很不错,我这趟车的商务座只有一节车厢六个座位。车座椅是可以完全放平的,正适合被胃痛折磨的我。迷迷糊糊睡了一会儿,就抵达了扬州。
上车后,外面开始下雨。下了车,我们打车到了酒店,就在瘦西湖旁边的万怡。这会儿雨已经没有那么大了。我们在酒店整理好之后,准备先吃点饭,然后再逛瘦西湖。
我们吃的是瘦西湖门口的冶春。当地有不少有名的早茶店,这算是其中之一。扬州早茶和广州的风格不太一样,更清淡些。我们点了文思豆腐、扬州炒饭、煮干丝。文思豆腐很好喝,豆腐丝虽然细却没有糊在一起,还能吃到豆腐的口感。煮干丝有点咸。
扬州炒饭稍微有点失望。来之前,我以为扬州炒饭跟沙县小吃一样,结果人家扬州确实是有炒饭的。我印象里的扬州炒饭,是小时候和大人们出去聚餐,最后上主食,一般都会来盘炒饭或者饺子。炒饭里有豌豆粒、火腿丁、鸡蛋、以白为主、点缀着黄绿红,吃起来是黏糊糊的饭香(东北小孩应该都吃过吧)。这盘炒饭上来,是棕色的。我觉得不止是生抽,应该还用老抽上了点色,配料也是上面说的那些。我吃不出米香,有点油腻,还有点干。我觉得是我山猪吃不了细糠,人家正经扬州炒饭就是这样吧。

吃完,我们逛了瘦西湖。雨刚刚停,天还阴阴的。本计划过一天再去瘦西湖,但肉脯说,要是大晴天,肯定人特别多,要么就今天去吧。结果确实,第二天放晴了,我们路过瘦西湖的时候,门口站满了人。

瘦西湖是京杭大运河的支流,并不是一大片湖,更像很多条河汇聚在一起,可能因为这样才叫“瘦”吧。这一天突然降温,我们把所有衣服都裹上了,我还带了围巾,吹着河风,依然有点冷。瘦西湖风景区在地图上看着很大,但整个公园并不大,我们走着走着,才发现原来有很大一片都被扬州迎宾馆承包了,我们是进不去的。从瘦西湖公园出来,我们沿着护城河继续散步,这边风景也很美,而且几乎没有人。先是路过了一家扬州老字号化妆品店,买了点礼物给朋友。后有点累了,想找个茶室坐下歇会,路过了几个,收费都挺贵的。
走着走着,突然看到有个小岛,上面有一间小屋,我们走近,才看到也是一间茶室。环境很好,有几个座位的大厅,还有榻榻米的茶室。我进门边问价格,边准备拖鞋,老板告诉我要200多一位,我脱了一半的鞋又踩回去了(穿的是一脚蹬)。最终,这一天没喝上一顿茶。
我们继续散步,路过了扬州八怪纪念馆,进去参观了一下。还路过了一家搓背馆。在来扬州路上,肉脯就在网上看到了扬州的搓澡体验视频,称“南派搓澡”。说到搓澡,我们都跃跃欲试。这世界上还能有比东北搓澡更好的地方?那不得试试?
但目前是傍晚,暂时不太想搓,所以我们打算等晚上再说。
我们走到了东关街,这是扬州比较有名的古步行街。实在走不动了,于是准备吃点饭休息一下。我的胃还是不舒服,也不知道吃什么好。提前扬州菜,也无法激起我的食欲。肉脯说,不是到了扬州就一定要吃扬州菜啊,想吃什么都可以。正好看到了一家朝鲜烤肉店,我说那就吃这个吧。
这顿烤肉吃得我异常满足,烤肉怎么能不香呢?除了没有冷面略显遗憾之外,这简直是我这几天吃的最香的一顿饭。吃完饭,体力恢复了一些,我们在东关街转了一圈,买了当地产的小草莓(超级好吃),喝了扬大酸奶(超级好喝),又去了朱自清故居(已经关门,在门口拍照留念),心满意足地打车回到了酒店。

吃饱喝足,该搓澡了。肉脯开始筛选搓背馆。有名的要排队,没名的怕卫生堪忧不敢去。规模比较大的扬州搓背馆,都要等好几个小时才行(当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我们又看了一些综合类的店,是那种采耳修脚搓背都有的,最终我们去了一家距离酒店不远的店,我采耳,肉脯搓背(因为那家店女生不能搓)。肉脯去洗澡,我准备采耳。我正换好衣服等着技师,肉脯给我打电话说这家不行,环境不好,也不专业,就一个大爷搓澡,他不想搓了。我说那也行啊,你就当洗个澡了。
这时,技师小姐姐来给我采耳。这是我第一次体验采耳,很奇妙。先用一个类似羽毛的工具来让我耳朵放松,再用细长的耳勺清洁,最后是用棉花的小刷子在我耳道里转圈,还会用小机器来按摩耳朵。肉脯上来后,看我采得挺好,也体验了一把。
这家店楼下,就是赫赫有名的“扬州搓背馆”,我刚采耳结束,肉脯才准备开始,我说要么我下去看看搓背馆什么情况,要是排队情况还可以的话就排个号。
下楼到了搓背馆,果然很多人排队。当时是9点多,他们1点关门。我问老板娘现在排队还能搓上么,她说可以,不少人走了,排了肯定给你搓。我就排了两个号,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半小时后,肉脯采耳结束,刚到搓背馆没几分钟,就排到他了。这时我才知道,男的人少,所以特别快。我继续等,都等困了。快11点,肉脯搓完出来了,还没轮到我。我问他感觉怎么样,肉脯说,嗯,很有特色,差点闷死,你自己保重吧。
终于排到我了,我被服务员引上了楼。到了楼上我才明白为什么等了这么久。我们想象的澡堂子是东北那种洗浴中心,跟下饺子一样,先泡后搓,搓澡大姐搓完一个马上叫下一个。这边的搓背馆都是独立房间,我这间两张床,一个浴缸,淋浴区,搓澡师傅每个时间段只搓一个人,包含了泡澡和淋浴的时间,每个人至少要30-40分钟。
环境一般,不像东北大澡堂那么明亮,房间不大,摆了很多干的湿的浴巾。搓澡大姐给我放好了水,让我先泡10分钟,她出去准备东西。泡完之后躺在床上,用特别烫的毛巾给我裹得严严实实,这时明白了肉脯为啥说差点闷死,虽然我觉得还好,挺舒服的。扬州有句老话,叫“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早上吃早茶,晚上泡个澡,生活美滋滋。我这也确实是真正意义上的“水包皮”了。
取下毛巾,我已经出汗了。大姐用干的毛巾把手缠紧,开始在我身上细细地搓。很难想象,我身上下了多少泥。用了30几年麻麻赖赖的搓澡巾,第一次体验干毛巾搓澡,还挺新鲜的。剩下的流程基本都和东北一样了,搓完后大姐会“啪啪”几下给我按按摩,打个奶,最后冲个澡就结束了。
这一套下来,已经12点半了。临走前,肉脯精神焕发地和搓背馆合影一张。我被搓得很舒服,再加上确实困了,回酒店美美地睡了一觉。

隔天早上,睡到自然醒,我们打车去镇江。本想去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结果一查,预约已经排到了一周后。扬州距离镇江不远,打车40分钟就到了。路上经过润扬大桥,横跨长江,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长江,很兴奋。上桥前,司机关上了车窗,我隔着车窗,感受它的壮阔。
我们在金山寺附近下车。下车后看到了一家卖锅盖面的店前排了长队。这一排饭店里有四、五家锅盖面,就他家排队。肉脯说,我倒要尝尝它有多好吃。排在我前面是一位本地的阿姨,我问她为什么大家都在这排队,她说,旁边那几家都没有这家好吃。
这是一家小店,一对中年夫妇和几个年轻服务员在半开放式厨房忙活着,男的煮面,女的配料。厨房档口和饭店大门都是对着街的,所以人们在档口前排队。先在厨房档口点餐,等面煮好后,端着面从厨房旁边的小门进入饭店找座位。
快到我们时,我凑到前面看了看到底是什么面。所谓锅盖面,是煮面的时候用木质锅盖直接盖到面上。老板用大锅煮了三、四份面,所以上面有三、四个锅盖。老板娘面前的桌子上摆了一排已经调好面料的碗,只等面煮好,就可以放面和面汤。我们第一次吃,而且不是很饿,所以只点了一碗全家福(就是加了所有菜码),还点了一份肴肉。
面可以选择细的和粗的,加的菜码有牛肉、牛肚等,料比较有特色的是猪油和特制酱油,再加上煮面的汤。作为日常吃的面来说,很好吃。

吃完面,我们出发去金山寺。路上被一个做酒酿米饼的小推车吸引。一对夫妇正在用机器往锅子里挤米浆,一个一个,圆圆的,散发着好闻的米酒香气。我一下子就走不动了,虽然刚吃完面,但我一定要尝一尝这新鲜出锅的酒酿米饼。等了几分钟后,我拿到了热气腾腾的米饼。比手掌大一圈的米饼,一侧是焦黄的脆锅巴,一侧是雪白的带有小气泡的喧软饼皮。我和肉脯分享一个米饼,被这恰到好处的脆和软和酒香折服。吃完时已经走远,但我们意犹未尽。当我们逛完金山寺,准备返回扬州时,原路返回当时下车的地点,非常幸运地看到这个小车还在。大姐还记得我们,我说这个饼可太好吃了。我们又买了三个,在出租车上吃完了。

金山寺人很多,我们逛了逛园子,还逛到了“白娘子爱情文化园”(就是个展厅)。后又去了附近的西津渡古街。比起苏州和扬州,这里确实人少了一些,逛了很多特色小店,还有一家专卖镇江香醋以及其衍生周边的店,勾起了我的留学回忆。在东北应该很少人吃镇江香醋,但留学时亚超内最多的就是这款醋,是偏甜口的醋,我不太喜欢这个口味。我们在古街内的咖啡店喝了个咖啡,临走前,还遇到了一群跳民族舞的女孩子,观赏了一会儿。


下午三点多,我们打车回到了扬州。因为不太想逛园子了,所以没有去有名的个园,而是去了淮扬菜博物馆。一进门就是一盆巨大的炒饭模型,不愧是扬州。还有一个专门展示满汉全席的展厅,我们都激情与其合影留念。


在博物馆后面有个较大的茶社,整个院子都是他们的。我点了一壶茶加上茶点的套餐,上来才发现居然是煮的奶茶。齁甜。茶点还不错,外表精致且好吃。

晚上回到了酒店,我还是没什么食欲。不想逛街,但也没什么别的事可做,所以想干脆去修个脚。扬州有名的三把刀:菜刀、理发刀、修脚刀。头发我就不剪了,脚还是可以修一下的。我们打车到了修脚店,旁边有一家新疆烤串,给肉脯馋坏了,说看着很正宗,等陪我修完脚一定要来吃一顿。
我们去的是连锁店,环境不错。泡脚桶和按摩床是一体的,按一下开关,床就和机器人一样换了一个模式,露出了泡脚桶。我躺着,都不需要动,就直接变成了半躺,并且腿下就是泡脚桶。修脚师傅手艺真不错,干脆利落,动作娴熟,本来还有点紧张怕疼,但过程中完全没有感到不舒服。扬州修脚是真的行。
修完脚,我们去旁边的新疆烧烤店吃烤串。肉脯说得没错,确实很正宗。老板娘两口子都是新疆人,老板娘会说一点汉语,老板负责烤串,基本不会说汉语。虽然我胃口不好,吃得很少,但确实很香。肉脯吃得非常满意。
谁能想到我们的扬州之行以一顿新疆烤串结束呢?第二天早上,我们打车去扬州泰州机场。出发前,我还点了个粢饭团作为早餐。这次江南之旅就这样平淡地结束了。顺便说一句,到北京是下午三点,我们都很饿,于是在回家前吃了一顿朝鲜烤肉,又给我香死了。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视频。里面说,读书多的人玩扬州,和读书少的人玩扬州,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体验。我深以为然。只可惜,我是读书少的那类人,对于我来说,扬州八怪也好,名人故居也好,都是充满敬畏之心地去欣赏。而修脚、吃早茶、搓澡、边喝着酸奶边散步在安静的小巷子里,才是让我真正放松心情的休假。
之前,我一直给这次旅行定义为下江南。跟苏州的朋友吃饭时,跟他说了我们的路线,他也说“你这是乾隆下江南吧”。但后来想想,我们去的扬州,其实是长江以北的。不过,对于常年生活在北方的我们来说,不管是苏州还是扬州,都算是“江南”了。我体会到了江南的温婉雅致,清新淡雅,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我就是个北方糙人。

这次因为我身体原因,体验不是特别好,所以我计划下一次还去江南。不过下一次就以浙江为主了。虽然还没计划好,但我已经开始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