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mystery阅读(上)
罗斯·麦克唐纳——《睡美人》(7分,喜欢之作)
作者1973年发表的卢阿彻系列第18作。卢•阿彻在海边目睹了石油泄漏景象,这时他约到一个美丽伤心的女子劳雷尔。在带她回去后后者打了电话给丈夫,却没得到接她回家的回应。劳雷尔拿走了阿彻的一瓶安眠药施总了。担心出事的阿彻找到她老公——经营药店的汤姆.拉索,后者告诉他劳雷尔是“石油大王”威廉的孙女,她父母杰克和玛丽安和劳雷尔关系不好。阿彻接受了汤姆委托调查,他从劳雷尔的闺蜜乔伊斯得知,劳雷尔15岁时曾和男友哈罗德•谢里一起勒索家里1000美金。阿彻找到她的姑父本杰明.萨默维尔舰长和姑姑伊丽莎白,两人告知杰克夫妇接到了勒索10万美金的勒索信,他们拿不出钱在找劳雷尔的奶奶西尔维亚求助。在西尔维亚海边的家,众人准备赎金之际,海边飘来一具尸体,衣服上写着约瑟夫为拉尔夫.蒙甘量身定制。拉尔夫的夫人格洛丽亚恰好是汤姆的表妹,她说衣服送给了一个叫巴格利的乞丐。阿彻说服西尔维亚一起和杰克去桑德希尔湖交赎金。然而路上,杰克用枪逼阿彻下车。事后阿彻爬上上,看到中枪的杰克,钱不翼而飞。阿彻告诉警方,前一天晚上在西尔维亚家附近餐厅吃饭时看到两个男子,一个就是早上捞出的尸体,一个疑似打伤杰克的人。哈罗德的母亲谢里告诉阿彻当年都是劳雷尔策划的,目的是要和他结婚。阿彻看到哈罗德的照片就是拿走赎金的人。西尔维亚家海边再次飘来了她秘书托尼的尸体。阿彻找到一个私人医生,劳雷尔陪哈罗德曾来他这里治疗枪伤,并不像绑架样子。医生无疑中从劳雷尔的姓想到当年他看过一个死者艾莉.拉索,后者是汤姆的母亲。汤姆父亲逼汤姆想起来当年母亲的命案中,凶手疑似是海军军官纳尔逊.巴格利。本杰明.萨默维尔承认他和巴格利都和艾莉发生过关系,但艾莉死的那晚他从家里出发上舰去参加冲绳之战。当他们得知艾莉死讯后,巴格利自杀未遂引起了火灾,事后本杰明因此退役。阿彻在工具室找到了他空的安眠药瓶。格洛丽亚告诉阿彻,哈罗德一直想为艾莉报仇,另外汤姆从小就认识劳雷尔,当他们最近相遇后他认出了她,并疯狂追求她。谢里夫人找来了阿彻,受伤的哈罗德告诉阿彻当年艾莉带着汤姆出逃投奔情人本杰明,但后者却娶了伊丽莎白。他将艾莉介绍到杰克家里作帮佣,杰克去成了艾莉的情人。当年向巴格利开枪导致起火的也是杰克。哈罗德无意中得知真相勒索杰克,杰克假装劳雷尔被绑架支付赎金,其实是想将哈罗德灭口。实际上哈罗德很久没见到劳雷尔。这时传来了杰克的死讯,但劳雷尔身边的谜团和下落依然在迷雾中。
作者直到1977年为止这个系列出了20本。国内在过去40年里各出版社加台版总共出了9作。本作是我个人看的第7本作者的书。罗斯·麦克唐纳的这个系列,给我感觉就是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但也没写的烂的。到目前为止这7本基本都是6.5-7.5中间,水准非常平均。本作也是冷硬的标准开局——找人。然后再过程中出现死人,接着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这一篇没什么特别精彩的调查,就是单纯询问然后摸清了3个家庭之间的联系,结果自然就慢慢出来了。属于故事还不错,写的也系列标准中等水准。另外本作结局很有意思,和最近刚看完的一部作品很像。而这两部完全没啥关系。
岛田庄司——《星笼之海》(6.5分,一般之作)
2013年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第9位
2013年本格推理小说排行榜第9位
2013年周刊文春排行榜第11位
作者2013年发表的御手洗洁系列作。神秘的濑户内海自古就是战争要塞,藏着数不清的历史秘密。闲得发慌的御手洗在插手石冈的约会事宜时,偶然听到一起离奇案件。位于濑户内海边的一个小岛,近来总是在海上发现不知从哪里漂来的尸体。御手洗轻松便找到浮尸的来源地——福山。小坂井和千早分手后,后者不甘自焚而死。小坂井随后和洋子认识,慢慢走出了阴影。洋子自称在教会帮忙贩毒,她在客人空置房内和小坂井做爱,随后自残并让他伪装成被黑道夺走了毒品。御手洗和石冈通过别人介绍来到福山找黑田警官希望了解情况,这时发生一起命案,死者酒馆的老板娘宇野芳江裸死在空置房内,同一时间还有个男子从高速公路上坠落身亡。黑田查到福山同期并没有很多人失踪,只有一个钟表馆60多岁店主失踪。岛田想要调查福山市立大学,这时传来一个老师失踪的消息。女历史学家加奈子认为历史上织田水军多次败给毛利和村上水军后,制造了一艘超大战舰打败了对手,但却完全没记载。在博物馆,加奈子偶然看到了一份极其珍贵的资料——旧时(黑船时期)的海战出征图。图中精准描绘出当时用于出征的战舰,而战舰侧面写着两个红色的小字:“星笼”。这两个谜一般的字意味着什么?同一学校的藤井老师一直在追求加奈子,路上加奈子发现有人一直跟踪他,藤井冲上去和对方搏斗。小弘一直被同学欺负,忽那刑警帮了他。随后小弘回家后却发现母亲芳江发生意外。御手洗和黑田回到警局,发现掉落公路的死者之前和藤井发生争执,但后者却失踪了。御手洗声称整个一系列案件都源自国外叫巴克的人办的新兴宗教。
本作是岛田后期排名比较高的一部,但我个人很不喜欢。这一时期的作品总体都一般,除了龙卧亭以外。本作剧情发生在《俄罗斯军舰》之后。作品同时分了4、5条线去叙述,浮尸、小坂井恋爱、加奈子三角恋、小弘妈妈这几条线展开。彼此看上去都没什么关联和联系。但是御手洗敏锐的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最后完成破案。但有一说一,这个故事本身很无聊。作品中也没对邪教作过多深入的描写和发展。在加奈子故事里出现的星笼谜题似乎也没特别之处。有点和同期发表的“写乐”一样,解答很一般。岛田似乎对于历史的解谜,都是有点胡思乱想,和很多真实情况相去甚远。本作也不例外。总体来说挺让人失望的一作。
梅格.嘉德納——《不明嫌犯》(7.5分,喜欢之作)
2018年美国巴瑞奖最佳惊悚小说奖
作者2017年发表的凯特琳系列首作。凱特琳.韓吉斯擔任緝毒組警探才六個月,此時,佔據她童年一切夢魘核心的那個兇手又出現了:先知者。他是所謂的「不明嫌犯」,上個世紀93到98年為害舊金山灣區,還差點毀了她的父親──負責偵辦這個案子的警探梅克。當年,先知者的謎樣訊息和心理戰,把警探梅克.韓吉斯逼到了瘋狂邊緣。而且原本前途看好的梅克,由於未能破解這一連串儀式性的謀殺──十一名看似毫無關聯的受害者,屍體上被刻下了古老的水星標誌──因而葬送了自己職業生涯。所有案件都在秋分和春分季节实施。尤其是98年最后一起案件,梅克和搭档艾里士一度追踪凶手,但最后还是被对方逃走,艾里士被枪杀。梅克因此患上了精神病被迫提前退休。此外从96年开始,受害者基本都是成对出现。而且凶手发送大量信件和打电话给媒体、警方通报案件。
二十年後,一男一女兩具屍體在玉米地里被發現,胸口被人打入钉子,上頭又出現了先知者那個陰魂不散的簽名“水星”。父親當年無法保護這個城市的陰影,始終籠罩著凱特琳.韓吉斯。而現在,這個無情的瘋子又開始殺人,而且目標對準了她。這是模仿犯嗎?還是真的是困擾她童年的那個先知者?凯瑟琳答应盖舍里警长,调职进重案组。死者美乐蒂是有夫之妇,怀疑和另一名死者理查.桑切斯偷情。凶手打电话给美乐蒂丈夫告知其收尸地。警方找来了20多年前的凶手录音带做对比,没有结果。数日后,凶手告知电视台他杀了学校教师史都华。凯尔等三个高中生在水槽里发现了史都华的尸体。警方发现在10年前的迈阿密、一年半前的休斯顿都有类似案件。警方收到凶手用弩箭射死死者的录像, 同时他们找到史都华的车,却发生爆炸烧毁一切。学校发现史都华在死前一天登录一个星座配对网站。凯特琳找到最后和史都华网上联络的史黛西,后者因为车坏了所以没去公园赴约。两人都喜欢SM通过社交网站约炮。凯特琳回到93年第一起案件现场,遇到了从95年就一直在跟踪报道的记者巴特,后者告诉她98年最后一起案件中有个幸存者凯莉隐瞒了一些线索。凯特琳向凯莉再次询问了她逃出来的过程。凶手周四时再次在电视节目直播时打电话预告,警方根据他给的坐标找到了伯克利学校,在哪里记分牌上播放了两个死者最后时刻,以及倒计时。众人又赶去案发现场——奥克兰机场附近的工地,两具尸体的眼珠被换成了灌满汞的灯泡。两个女死者盖雅是退役军人,洁蒂同居一起15年了,两人经营一家咖啡店。警方侧写发现嫌疑最大的就是巴特,他之前因为醉驾带上了电子脚链,上面显示所有案发地他都第一时间去过。警方到巴特家抓捕他,却发现他已经死了,还被凶手装了烟花装置。凯特琳无意中发现所有凶手留言句中首字母都是AHAYWEH,既然引出这是但丁的《神曲》里一句话。而从93年开始所有的案件都在模仿《神曲》中的9层地狱场景。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层“背叛”。周日又一起案件发生,凯特琳的好友黛若龄尸体被发现在冷库中。通过黛若龄留下的线索,凯特琳在网站中找到了疑似凶手的账号“灵魂坠落”,并查到他发帖时地点在“星座配对”公司。凯特琳去公司,查到最可疑的是其中的员工泰图斯。警方带着凯特琳、梅克等人四处搜查泰图斯的老巢。然而她们却遭到了凶手的精心埋伏。
作者2002年出道,处女作《China Lake 》获得了美国爱伦坡奖最佳出版平装奖。本作是她第二部得奖作。截止现在该系列出了三本,台湾引进了前两作。此外作者有两部作品大陆曾引进过,分别是2008和2009年发表的精神病学家乔系列的前两作《下流祕密俱樂部》《记忆捕手》。这两本都看过,感觉一般。本作给人最大感觉是,经历了30年后,这类变态连环杀手类作品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成熟的高度。本作大量篇幅都是警方跟着凶手屁股后面调查、尸检、证物鉴定、走访等等。加上50-100页左右就有新案件发生,整个作品节奏感、完整度很高。加上各种误导、结合宗教元素,基本上可以说,对于案件过程描写,以及对于读者的阅读体验感来说,本作已经到了一个极致。但是本作缺点就在于凶手意外性几乎没有,反正也是最后一刻才出现,让人少了很多读悬疑小说应该有的乐趣。总体来说,本作值得7.5分。
内田康夫——《教室里的亡灵》(6.5分,一般之作)
由美丽清纯的梅园彩求得教师资格来开始故事。一心想当教师的她资格考试屡屡受挫,最后她接受候补教师资格,频繁在各学校当为期半年的代课老师。这次她终于考上资格证来到了春日中学任职,然而刚取得学生信赖的她却被警方传唤,上一家代课学校的老师泽吉博在教室中喝下了有毒的咖啡意外死亡。由于泽吉博生前向校长抱怨,学生更喜欢代课的彩而不是他,让他十分痛恨。此外警方手里还有一张她与死者的合影,而且泽生前也曾在春日中学任职。神探浅见被爱戴她的学生请到了现场。彩在超市买菜遇到了结,后者似乎认识她和她打招呼。浅见来到泽家,死者女儿日奈子多次考教师证无结果,她发现父亲泽银行卡有两笔巨额支出,怀疑他向上级官员行贿来帮女儿铺路。但最终日奈子还是经历了第四次的失败。浅见在日奈子保存泽的照相机里并没有看到一张彩的照片,反而有不少当地议员名越。彩在学校遇到学生家长山本,后者要求田径赛落选的儿子加入市里的比赛名单。山本威胁彩如果不答应就举报教师考试资格有猫腻。然而第二天传来山本的死讯,警方再次调查彩。浅见来调查后发现他们争吵地方旁边有一栋别墅,主人结似乎和黑道有牵连,同时他和名越也有关系。
原作什么时候写成的不太清楚书后有1985年2010年两个年份。从内容来说因为有数码相机,感觉至少本作是翻译自2010年的版本。本作没有什么旅情推理的成分,几乎都是在讲教育系统体制问题。日本的教师待遇非常之好,一旦考上教师证工作是国家分配的,而且工资普遍在年薪600-800万之间(这还是8、90年代小城市的价格)。可以说竞争非常激烈,这也造成了里面权力上的猫腻。本作就是反映了这一问题,因此本作是一部标准的社会派作品。另外作品里也表达了很多作者对于传统教育方式的认同,这里就不展开了,作者有权在自己的作品里加私货。但作品悬疑推理部分相对比较一般,没太多值得推荐的地方。
埃勒里·奎因——《红信》(6.5分,一般之作)
玛撒和德克·劳伦斯是百老汇的一对名流夫妇,这对剧院经理和侦探小说家的组合一向令人称羡。不过,劳伦斯夫妇的生活远比戏剧和小说精彩。英俊但贫穷的德克生性好妒,玛撒向奎因求助,希望摆脱丈夫的无端猜疑和跟踪。然而德克却误以为奸夫就是奎因,出手揍了他一顿。第二天同在侦探作家协会的德克向奎因道歉。而奎因则偷偷接手此案,让秘书妮基以保护的名义去观察玛撒。奎因发现玛撒收到了一系列神秘的红信,于是也加入跟踪玛撒的行列。在破解了约会点“A”后,奎因发现对象居然是剧场演员范.哈里森。奎因跟踪哈里森,发现他十分风流,在酒吧和他好友菲尔兹发生冲突。奎因找哈里森谈判,后者很嚣张。为了解决玛撒问题,奎因从菲尔兹那里拿到8个他的情妇名单,试图说服对方出来举报哈里森骗财骗色,但都遭到了拒绝。奎因和妮基查到,玛撒在过去几个月给哈里森打了5万美元的钱。奎因警告玛撒,后者放弃了和哈里森用A-Z的暗号联系。哈里森用电话约玛撒。奎因接到消息赶紧去哈里森的别墅,却发现德克痛揍玛撒,并当着多人面枪杀了哈里森。法庭辩论期间,律师以出轨导致情绪激动为德克理由做无罪辩护。
奎因1953年第三期发表的作品。本作已经很有好莱坞娱乐性,基本上已经见不到本格推理的影子。通篇200页的篇幅,150页都在讲一个出轨的故事。最后50页才是丈夫暴起杀人进入正题。虽然最后逆转确实靠了很多前期的伏笔来翻盘,但总感觉这类作品应该把篇幅放在后端。比如先是让律师奋力为疑犯做无罪辩护,用一些经典的桥段来改变天平。然后到最后再来逆转。但本作无疑是以说这个故事为主,侧重点不对。所以我个人觉得一般吧。
石田衣良——《十四岁》(6.5分,一般之作)
2004年第129届直木奖
作者2003年发表的作品。在本作之前,作者连续两年凭借《娼年》《骨音》入围直木奖。 一部描写四个十四岁少年的青春小说。主人公是住在东京月岛的四名少年。他们分别是:自认为最普通不过的哲郎,家境富有却患了早衰症的直人,冷静聪明的阿润,超级能吃高大威猛的阿大。他们四个人的家庭环境截然不同,却很投缘……小说描写的是他们从十四岁迈向十五岁的一年间所发生的故事。
《惊喜》:三人为了患有早衰症的直人准备生日礼物,凑了各自的零花钱请了个援交妹来病房替他服务。
《月光草》:哲郎帮患有厌食症的女孩榴美奈重新自信回到学校,两人也互相喜欢对方。
《飞翔的少年》:班级同学阿让突然从4楼跳下。
《十四岁的情事》:阿润在婚外恋笔友中遇到住在附近邻居一直被丈夫家暴玲美。阿润准备上门帮助玲美。
《焰火绽放的夜晚》:4人遇到快死的流浪汉,用他最后1万帮他度过了美好的一天。
《我们谈论性爱》:森本希望加入四人,但班上流传着他是同性恋的传闻。
《天蓝色的自行车》:阿大把喝醉酒的父亲关在门外,导致他身亡。
《迈向十五岁的旅程》:众人凑钱去看了脱衣舞认识了两个同龄女孩子。
作品最初写于1999年,同年作者发表了第一部《池袋西口公园》。整部作品风格非常的轻,只有极少数悬疑成分在里面,可以说比池袋系列更轻和温暖、治愈。但是众人遇到的问题和性质基本和池袋系列一样,都是反映青春期少年的各种烦恼和困惑。但是就像作者自己讲的,本作风格很散,不太理解为何最后能拿直木奖。这个奖一直都比较偏题材化,不太好理解。
-
你的样子Logic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1 13:4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