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苦不苦》from陈丹燕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矫情的作者写了一本矫情的书。作者说她爱的不是咖啡,而是旅途中的咖啡馆,这就染上了一种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爱无病呻吟的部分女作者的通病。内容及其乏味,文化底蕴也很有限,却在处处表现一种遗世独立,矫情个什么劲儿啊!喝个咖啡有什么好清高的,更别提文中各种自以为是的猜想,好无聊的一本书。
如果你硬要问有没有哪怕一个章节写得稍有点气色,我认为是《纽约:格林威治村咖啡馆》。作者唯一能把握好的的文化就是美国那种金钱附庸艺术,艺术且战且退的美元文化。得出的结论也很妙:“在纽约,那绿色的美元差那么一点点,就是万能的。”
鉴于书那么无聊,不如来写写咖啡。感谢上海,不然可能我一辈子都会对这种饮品敬而远之。曾经是早上喝一杯咖啡都能导致整夜失眠的人,始终不能领会这种苦涩又黏腻的饮料的妙处。近些年,逐渐从上海开始创新了各种花式咖啡,很好地将各种纷繁的口味注入那无聊的苦涩液体中,让我这个非咖啡爱好者也能跟人喝喝咖啡了。虽然为了控制剂量,每每只喝不超过1/3杯,但对于味觉的撞击,也是一件快事!
此书给分3分。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