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天下 | 年少时的偶像,我一生的精神支柱
儿童时期看了无数部武侠古装剧。那时候的偶像无非是一些马永贞霍元甲这类的英雄好汉,也幻想着有朝一日我走入江湖,也能和他们一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小学时期,看了无数民国时期的爱国教育片,那时候偶像大概是毛泽东蔡和森这类进步青年。
我记得读高中那会,我们是拿着两元钱去打热水的。有时候因为经济窘迫,有时候是忘记打了,就没有热水洗澡。我就用冷水洗澡。室友老大姚同学劝我,她说女孩子不能用冷水洗澡的,容易体寒导致生病的。我笑了笑,对她说没关系的。毛泽东当年在长沙读书也是这样的。毛泽东经常在下雨天,在户外用冷水洗澡,好像也是跟着他的导师杨昌济学习的。一边洗澡一边念叨---文明其精神,锻炼其体魄。老大听完我的话,摇摇头,说我怎么能和毛泽东相比呢,他是男孩子,我是女孩子啊。
上了大学,我总是会时不时把毛泽东题材的电视剧拿出来看看。比如《恰同学少年》就前后刷了无数次,说的是新民学会以及毛泽东等人不停游学,最终得出救国真理的故事。后来我又爱上了以周恩来为题材拍摄的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海棠依旧》。我就深深被周恩来的儒雅和霸气吸引住了,久久不能自拔,看了一遍又一遍。《大长今》电视剧也是一样的。我从小学到工作,前后刷了无数遍,差不多看了有十六年。大学那会遇到大学英语老师大君,再加上《中国合伙人》的上映,我又把偶像加了一个杨昌济。
后来2021年-2022年我发展了广场舞和户外爬山徒步这两大爱好,再加上我遇上了户外和心灵导师引路人这两位老师,我就又萌生了成为建木的想法,就是不停传递我看到的爱与希望,所以2022年8月28日创建了日常捏土日常诈尸的鹅仙人公众号。目前已上映将近600篇文章。
现在我的精神指标是杨昌济,我也想学一学他,学他那 “ 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的激越情怀。杨昌济多年前说过,他主张培养五种类型的人才:一是竞争型人才;二是管理型人才;三是科技型人才;四是实业型人才;五是教育型人才。教育的作用在于“倡民族之精神”,“救人心之陷溺”,图社会“根本之革新”,最终达到感化人之目的。
二十多年来,我看到了无数的爱与希望,从影视音乐到户外等等。我感知到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停互动的过程。遇到的人和看到的风景都一直在振动我的心灵,使得我这棵脆弱的小草,在经受无数次风吹雨打后,都能不停站起来,变成了如今茁壮的大树。我也希望我这棵大树也能时时撼动你们,使得你们也有机会感知到更多,未来也有可能蜕变,变成另外一棵大树,然后你们再带动下一棵小草成长,即所谓的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爱满天下,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便是我来到这个世上最大的人生使命和生命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