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本主义VS人本主义
《猩球崛起:新世界》是《猩球崛起》系列的第四部作品。《猩球崛起1》(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1)的故事开始于现代旧金山,科学家们试图开发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但实验导致一只名为凯撒的黑猩猩获得了超乎常人的智慧。凯撒最终领导了一场猿类起义,为猿类争取自由。《猩球崛起2:黎明之战》(Dawn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4)继续讲述凯撒领导下的猿类社会如何发展,同时人类世界因为“猿流感”病毒而几乎毁灭。猿类和幸存的人类之间的紧张关系最终爆发成冲突,凯撒和人类之间的信任受到考验。《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War for the Planet of the Apes) (2017)讲述在猿类和人类的冲突中,凯撒为了保护自己的族群,不得不与人类的军队进行最终的对抗。
新作《猩球崛起:新世界》故事设定在《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300年以后,随着“猿流感”病毒蔓延全球,人类退化成野蛮原始状态,甚至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而猿类则成为世界的主宰,但科技并无发展,尚没有统一的帝国。训鹰族部落的青年黑猩猩诺亚的父亲被自称凯撒的野心猿杀死,在旧人类世界的基站废墟上搭建的部落家园也被凯撒一族毁坏,家人走失在流亡的路上。而故事就从诺亚寻找家人的路途上展开。
旧人类世界的都市早已化作森林植被包裹下的废墟,诺亚踩空一块老化的玻璃,掉入一座建筑物废墟。他偶遇老迈的红毛猩猩拉卡,他是真正凯撒的军师兼好友莫里斯的后代,也是为数不多,对人类和猿类的历史都有了解,并继承了凯撒精神的猿类。从拉卡那里,他了解到被称为“哑口”的残余人类和自己祖先复杂的历史纠葛,并遇到一个神秘的人类女孩。在诺亚的眼里,它像一只顽固的耗子,躲藏流窜在自己的鞍前马后,偷吃着食物残渣。在拉卡的劝说下,他把父亲留下的珍贵遗物,一块布料借给女孩避寒。拉卡给她起名诺娃。
诺亚和诺娃在一处位于海边的人类武器库废墟上找到了失散的家人,他们不得不臣服于假凯撒的暴虐统治之下。假凯撒试把人类女孩诺娃和另一名圈养的人类历史学家关在一个书房里,让他们教自己旧人类的知识精华,包括制造武器,飞机技术,实现自己的帝国大业。诺娃实际是受残余人类科学家的秘密指派,到武器中心取回一块磁盘,以完成卫星通信的密码解锁。而诺亚一族不甘屈服于凯撒治下,于是人类诺娃和猿类诺亚密谋炸毁海堤,制造了一起人工洪水。诺亚一族将成了唯一幸存的部落,开启新世纪的建设。
电影以黑猩猩青年诺亚为第一视角展开叙事,倒置了人类和猿类的关系。诺亚从小被族人灌输了一种偏颇的观念,以为叫做“哑口”的人类是从来不会说话的愚蠢生物,所以当他在发射基地偶然翻来旧人类留下的,介绍动物园里的黑猩猩的童话书时,内心大受震撼。猿类真能和人类和平共处吗?这时凯撒留下的疑问。电影结尾处,一心要夺回人类主权的诺娃只身匹马来和诺亚告别,藏在身后的手还握着一把枪。而那个代表和平精神的徽章,从拉卡的手里传到诺亚,诺亚又把它交给诺娃。
贾雷德·戴蒙德在《第三种黑猩猩》中呼吁人们意识到自己与动物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扬善避恶,实现可持续发展。他探讨了人类可能的未来走向,以及我们如何通过认识自身的动物本性来避免潜在的人性灾难。电影中猿的故事,既是人类自身经历的倒置也是重演。希伯来语中,诺亚(Noah)是“幸存者”的意思。他似乎是唯一的正义人,上帝通过他保存了人类和动物。将“诺娃”与“诺亚”呼应,又暗指第一位人类女性夏娃(Eve),预示人类的起源和生命的重置。 诺娃真正的名字叫梅,一个普通的人类女孩就这样被推上历史的风口。像《三体》里的叶文洁和程心,或者像《风之谷》里的娜乌西卡,它必须做出一个选择。人类这边,残破风化的雷达终于启动,分散世界的微弱力量,又有了汇聚的希望。而猿类一边,诺亚终于驯服了雄鹰,获得了新首领的合法继承权。他重新带上家人,用好奇的目光,透过旧人类留下的望远镜,凝望向遥远的天际。 《猩球崛起:新世界》中,猿类的科技发展受到了限制,主要原因是猿类虽然有了智力,但他们只学会了口语而没有掌握文字,也就没办法形成系统的知识储备。这导致了他们在接手人类文明成果后,虽然能够使用一些简单工具,能够驯养马匹和雄鹰,但大多数猿类仍然只能依靠生物习性摸索自己的生活。当被猿人称为“哑口”的人类诺娃开口说话时,它说在找一件可以让所有人类重新学会说话的工具。当它打开了旧人类遗留的武器宝库,猿类诺亚则翻开了储蓄着古老智慧的书本。正如特德姜在《你一生的故事》里提到的,我送给你们的武器正是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