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破破烂烂,还好你心里有歌
打开《贝多芬:终生的革命者》, 像在看一部史诗级的主题系列剧。 有革命的席卷与余波,有德意志的 政治、文化生态剪影,有音乐巨匠们 及其作品的侧记与诠释,而贝多芬 则在璀璨星空中,和而不同的闪耀…… “你”生活在19世纪最窒息的维也纳 密探环绕,信件被拆封…… 从威武到落魄、从整洁到邋遢、 从温和到易怒,输了颜值、身家, 但是仍可与四海之宾侃侃而谈, “你”的粉丝囊括了欧洲到美洲的 保守贵族与激进青年们。 “你”为生计售卖才华, 拉赞助、预售周边及题献权…… 却不甘装傻,1818年后 越来越倾向共和主义, 也开始理解拿破仑的瑕不掩瑜, 那是乌托邦式革命世界的象征。 格里尔帕策曾告诫“你”: 帝国审查员如能像理解文字一样 理解音乐,就会把你关起来。 “你”曾用康塔塔,讴歌过心中贤君; 在210页,又用《英雄交响曲》, 离经叛道的去勾勒出新时代的希望; 将《菲岱里奥》献给希腊的拜伦们; 在423页,从《庄严弥撒曲》可以 看到“你”那种“最深层的虔诚信仰”, 那是对全人类平等与自由的信仰; 在431、436页,《第九交响曲》 被指挥家伯恩斯坦在圣诞日、 在倒塌的柏林墙两侧重新演绎: Freiheit,schooner Gotterfunken! 想起张铁志说的: 不论任何时代,能够冲击历史的创作者 总能把复杂的社会矛盾,用一首首 简短但锐利的歌名或歌词,化作一句句 具体的抗议标语。 还记得施蒂勒绘制的画像么? 在393页,“你”目光专注、神情坚定, 左手执谱,右手持笔,亮红色围巾 是心中仍在燃烧的革命激情, 即使现实中的自己早已虚弱不堪……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你”把这幅画 制成版画,赠送身边的挚友们。 拿破仑、拜伦、席勒…… 英雄们接连落幕,时代愈发无趣, 但还好“你”没有同流合污、厌世自弃, 如“你”曾说的“永远不会卑躬屈膝, 我的世界是全宇宙”! 世界依旧破破烂烂,还好“你”心里有歌, 让所有不甘的革命者一直能听到。
-
铁槲地 赞了这篇日记 2024-10-03 1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