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的答案是可爱丨央美毕业展观展记三

但是表情包里那只蓝色鹦鹉的原型已经去世了,令人悲伤。虽然尝试在可爱中逃避现实,现实还是会时不时侵入其中。现代人常常自觉离死亡很远,好像能够永远活下去,永远年轻,直到发现自己老了,已经不被算入“优质活跃用户”的一员。不被看见的人好像就不存在。
又要上班了,但我觉得还是不要太焦虑,焦虑伤身体。
最近常常有一种“Schein über Sein”(现象高于本质)的感觉,“本质”只是一种解释,“现象”才是最真实的。我已经厌倦从同样的现象分析出不同的本质了。
维也纳外表的诡谲欺骗超越了真实本身,那里的人有一句流行语:“Schein über Sein”,意思是表象比实质重要,与其存在,不如被人看到就好。一个建立在幻觉之上的城市,缺乏实质意义的政治职能,恰恰令艺术有机会创造出另一种真实。施尼茨勒的戏剧、霍夫曼斯塔尔的诗歌、克里米特的画、胡戈·沃尔夫的艺术歌曲为虚伪的生活提供了些许慰藉和逃离的出口。艺术在社会中的担当如此重要,以至于《新自由报》头版一半以上的版面都让给了艺术专栏,由巧舌如簧的剧作家西奥多·赫茨尔负责主持。正如茨威格所描述的,真实的缺场意味着艺术成为生活。
自助98元一位,两人共196元丨央美毕业展观展记·一(公众号)
今天接着写一些比较轻松的作品。不知不觉间,这个展都结束好几天了,而我的观展记还没写完,哈哈。
小猫

这两只猫在小红书上火了,我的朋友就是因为在小红书上看到它所以才决定来看这个展的。作品前人满为患,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去拍了一张歪的,右下角还有个人影。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本该看起来宁静治愈的毛绒猫猫也不怎么治愈了。

我们去的时候小样也已经给摸坏了,啥也没摸到,哈哈。

以前在夜市的小摊上也看到过类似的睡觉猫咪摆件,不过比这个小得多,而且也不太精致可爱。
可爱能够治愈一整天喧嚣后夜里的寂寞,但在喧嚣的现场,可爱也不太能奏效。我好累,好想回家。(啊,体力堪忧的文艺青年!)
还是小猫

看,草丛里有一朵猫猫头。
这幅画背景的草丛基本没有什么透视,而类似于一种平面装饰,只有中间的沙发和人有透视,一个长发女性松弛地倒躺在红沙发上,沙发和头发的纹理与草丛和叶子相似。
我感觉我也需要一种这样的松弛,于是在床上试了一下这个姿势,还不错。啊,真不想上班啊。
猫好像已经成为了我脑中的一个固定兴奋点,无论是什么时候,只要看到猫的痕迹,就会觉得“真可爱,是时候驻足观看了”。于是就驻足观看,并获得期望的治愈感。这事就很有意思。
又是小猫

花丛中的另一只小猫咪,头上落了几片花瓣,身上还趴着一只小精灵。不过我感觉这不太符合猫的性格,它难道不会立刻把这些花瓣都甩下去么。之前在B站上关注了一个叫“酒酿大丸子”的博主,乃是“刺挠”这一著名娱乐活动的首创者,在TA的视频里可以看到猫把粘在身上的胶条快速甩掉的过程。

我也有点想做一只这样趴在小猫身上的有翅膀的小精灵,但想了想,有点可怕!因为如果我真的变成这么小,那小猫相比之下就变成了狮子那么大,按猫的性格,它会把我一把抓住然后吃掉的!所以还是做人好啊!
小鹦鹉

感觉是中国传统的花鸟画风格,小鹦鹉真的好可爱啊。我简直怀疑作者家里养了一只这样的鹦鹉,所以才能画得这么生动可爱。



我发觉鹦鹉是会笑的,就像以前看屠格涅夫说,他发觉狗是会笑的。尽管这可能只是人类的想象,但总之,其实很容易看出来鹦鹉的主人对它是否上心。不管宠物自己到底在想什么,我都很容易从中看到自己情感的投射,甚至主人情感的一点折射,这很有趣。
有套很有名的表情包叫“文明小鸟芋圆”,在微信上可以下载,里面的鹦鹉就是这个配色。




小牙

蛀牙的缝隙里好像有几只手伸出来,还有些小人在活动,很符合我小时候对“虫牙”的想象。不过,右下角那个架着梯子要爬到大牙上的小牙实在是戳中了我的萌点,原来牙还能是一种这么萌的东西。
虽则如此,想起我上次拔掉的智齿,还是感觉一阵牙酸。恒牙掉了就没法再长出来了,所以面临牙齿问题时,我总是万分恐惧,啊,一定要好好刷牙啊……
小椅子


此外还看到了很可爱的小椅子,一个只有矿泉水瓶那么大。这些椅子一个个都在面壁呢。


还有大椅子,哈哈。拼布看起来很温馨,让我想起了许多往事。有时候艺术作品会通过调动人群中普遍的日常经验以快速唤起某种感情。也不错吧,很多公众号也会这么干,但我还是会觉得,这个答案来得太快了,而且不够艺术。
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套作品的,特别是椅背是游泳圈、衣架和晾衣绳的那几只小椅子。如果有周边卖的话,甚至有点想买,但想了想家里逼仄的空间,还是算了。目前看来,房价对我来说是购置支持艺术作品的最大阻碍……
我不禁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这些作品展出完之后该往哪放呢?
大花


这幅作品旁边有两朵大玫瑰花,仿佛左右护法一般。不知道这花算是献花,还是作品的一部分。(不得不说,这个展上出现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献花,以至于我的判断力发生了模糊。)总之,这让我想起著名恐怖游戏《Ib》里的场景:

这两朵花太惹眼了,以至于我都没仔细看作品本身。现在想来《Ib》可真是个好游戏。
休息一下吧


这两件作品是可以推动的,不过只能轻推。人物看起来很惬意呢。在热闹的展厅里,也想像她们这样闭上眼睛坐一会儿。不过只有展品有这样安静坐下的机会,观众们还是不得不从一件展品面前匆匆赶往另一件展品。
我感觉这两座雕像里应用了唐代陶俑和佛像的风格,但配色和发型又很现代,两者融合的不错,有一种古朴的安宁感。
总的来说,今天分享了不少可爱的东西,希望各位读者能因此获得一点好心情,继续勇敢面对明天的上班生活。

不过,转念一想,我觉得这个答案来得也太快了些。最近吉伊卡哇特别火,火到了我不太理解的程度,不过至少可以由此看出,现在人们常常把这些可爱的萌物当作困境的答案;因此,有时候我忙着把类似的答案塞给别人作为安慰,而没有多思考这意味着什么。
问题本身到底是什么,或许可以通过答案反推出一部分,但也不好说。是喧嚣焦躁的互联网?还是疲倦高压的工作?还是对经济形势的悲观预期?
但这些仍然不是问题本身,而只是答案的答案而已。
-
豆友139689903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20 19:23:41
张慕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睡眠瘫痪之六 (3人喜欢)
- 昨天终于放下了 (4人喜欢)
- 2025年3月杂记 (6人喜欢)
- 2024/08/15 → 2025/01/15 (2人喜欢)
- 和父母无法沟通你有多绝望?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