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一位师长
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名为《让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的文章,内容竟是我高中班主任的讣告,随后了解到以下几点信息
- 他似已定居江苏昆山
- 桃李满天下,其中一篇推送的阅读量已经快7万,300多条评论来自全国各地的IP
- 享年57岁,死于胃癌并淋巴转移
- 捐赠遗体及眼角膜
这些年我几乎不再想起这个人,但是随着几位老同学的转发,记忆被唤起,他那犹太人般的样貌特征(深邃犀利的双眼以及鹰钩鼻)、声音、说过的话,全在我脑子里,深刻无比。
“平凡,但不能平庸”
“没有实力就没有魅力,没有作为就没有地位”
“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没有眼界就没有境界”
“生活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或许没有掌声,但观众却不少”
“敏于行,讷于言”
……
我高三的时候他就是我们当地的明星老师,不了解他在历史教研方面的地位如何,只知道他参与过高考组卷,由于他是我的班主任,所以我们班的历史课经常会有老师过来旁听,我们平时的历史练习卷基本都是出自他本人之手,十多年过去,我才发觉智性力的吸引对我而言如此强大,而他对我的塑造和影响也是如此之大。
他对我们的教育是史学的专业训练,而不是为了应对高考把我们培养成“做题家”,所以研究和训练的过程构建了我的基本历史观和逻辑意识。他强调文学资源的历史价值,使我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刻保持对历史的思考。他强调史料分析与历史语境,使我很早就学会了知人论世,学会分析立场,从片面的语言材料中重构更全面客观的历史真相(比如在一次课堂上通过罗生门般的回忆材料探寻卡廷惨案的真相)。
他给我改过稿子,让我学会组织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每个章节内部的逻辑关联,让我有意识地力求语言的准确。
他还曾每天带我们跑操,使我们整个班都有种特立独行的氛围。他气质很好,身量笔挺,穿上西装还有一些精英贵族范。他总说忙,甚至每天平均睡眠似乎只有五小时,但总是精力充沛的样子。以至于他去世,我们都非常震惊,一位老同学说,“太累也不好”。
回忆到这里,他似乎就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好老师。但实际上,我很恨他。
因为他当我班主任的期间我遭受了生命中第一场几乎是毁灭性的霸凌,至今我的身体非常不好,都跟那个阶段的经历有关。毕业的时候我也没有参与集体照,那个班似乎之后也没有过班级聚会,那两年我时常在那个集体感受不到作为人的感受,总觉得大家像是冷漠恶毒的没有丝毫人性的机器,包括他的“魅力”实际上是对学生作为具体的人的忽略,当时也很多人看不惯这种“虚伪”,一直到现在我都对盛名在外放养型的教师深恶痛绝。读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后,班里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去做了老师,尽管这时我已经在良性的校园环境中得到一定的治愈,但是我依旧抵触与惧怕教师这个职业。 被霸凌如果怪到老师的头上有些极端,但是出现霸凌的恶性环境的确和管理方式以及老师的放任有关。
我只觉得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链接,就是把对方当具体的人,如果是老师,水平很重要,但是爱心投入才是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