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掏钱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 | 年轻的创业者们02
本连载为真实故事,记录了四位不到30岁的年轻人的创业经历,反应了“互联网风口时代”的年轻创业者们的真实现状,同时也是一本创业避雷指南书。除了人物采用化名之外,故事细节及走向均按照事实来进行讲述。
真实的创业群体只有5%的人能走到终点,剩下的95%的沉默的大多数,不管是作为时代的当事人、参与者,还是他们自身经历呈现出的警示意义,都有被记录的价值。面对“风口”的诱惑,个人如何与时代相处,是一门学问。

一
创业之前,李海草和程长庆聊过是否要拉投资的问题。最后的结论是不拉投资,三人自己出钱开公司。
三人中,只有李海草的职业经历显得“光亮”一些,离开那家图书工作室后,他在一家上市互联网公司当过项目负责人,后来又去一家刚起步的出版公司管产品,整个公司的业务框架搭建和运营皆是他一手做起来的。但这也只能说明他有一定创业公司从业经验,摆在投资方面前,他们估计连正眼都不会瞧,经历比他漂亮的人实在太多了。
程长庆一直在做自媒体,除了在杂志社上了两年班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客观上的职场从业经验。虽然他的账号在垂直领域比较有影响力,但难以复制,且营收形式单一,主要依托阅读量带来的流量收益。凭这个,也是难以找到钱的。
王坤梁毕业后一直在一家传统杂志社工作,刚进去就说要辞职,5年后才真的离开。从团队成员本身来说,他的闪光点非常一般。
除了清楚自己之外,三人也很清楚自己想做的事,在没有做出成绩和效果之前,只是一个想法而已,或者说连想法都有诸多瑕疵。如今拍Vlog和短视频的人多如牛毛,不少人有相关的影视行业从业经历,自己凭什么与他们竞争?只有做出几个爆款,刷屏互联网,拥有足够的用户和流量之后,才有底气去谈投资。
李海草还有一个观点,投资方的钱能不拿就不拿。一般是投资方占大头股份,可能还会干预公司经营,对于管理者来说时时刻刻都有被掣肘之感,徒增很多无谓的沟通成本,鸡飞狗跳一地鸡毛也是常事。花自己的钱,除了能掌控全局之外,如果最后成功,挣的钱很大一部分也在自己手上。
二
三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并没有太多的钱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启动公司,本着节约的原则,他们初步定了西安、成都、重庆、石家庄这几个城市。
成都和重庆是网红大城,很多西南地区不漂北上广的年轻人都集中到了这两个地方,美食、美女、夜景等能引发讨论的话题点,遍地可信手拈来。如果创业方向以短视频为主,选择这两地将是很明智的。
西安高校很多,也是比较知名的网红城市,作为安康人的程长庆家族里很多人在西安工作和创业,把公司开在这里,或许有一些资源能用得上。比如程长庆做房地产的某位亲戚或许能提供租金便宜的办公地等等。
石家庄整体上来说比较平,用程长庆的话说,这里的人才都流向北京了,几乎很难招到人,而且这座城市也没有能给人创业所需要的那种激情感。之所以把这里定为备选城市之一,是因为离北京近,最终公司做起来了是要搬去北京的,平时有个什么事情去北京也方便。另一方面,李海草的女朋友柯海婷家住石家庄,未来两人可能还会定居在这里,她明确表示过不太看好这次创业,不过会支持自己的男朋友。她希望创业的城市最好在石家庄,或者不要离石家庄太远,因为她想定期回家看望父母。
感情不顺的程长庆很看好李海草和柯海婷这段稳定的感情,他不想因为创业让他们之间发生问题,因此第一个考虑的城市便是石家庄。但在方大科技园和勒泰庄里街转了转,程长庆马上打消了把公司开在石家庄的念头:“在这里根本招不到人,可能连几个好点的视频后期都遇不到。我有个朋友就在石家庄做视频,除了拍摄和配音之外,后期和脚本都是线上外包出去的。”
经过沟通和考虑,三人最终把公司定在了西安。程长庆没有忘记柯海婷,他主动提出,柯海婷如果也跟着去西安的话,每个月可以回石家庄一趟看望父母,往返车票公司报销。
程长庆觉得,既然是他邀请大家一起创业的,想的就应该多一点。
三
做了3年娱乐自媒体的程长庆,非常信奉“速度”的力量:“做我们这一行,速度不快平台就会推其他人的内容,平台不推就没有流量和阅读,没有流量和阅读自然就没有收益。”
这几年,程长庆几乎每天忙到晚上12点多才睡觉,有时候凌晨两、三点还在熬,早上不到8点又起床工作了。他放弃了所有娱乐活动和假期,甚至大年三十的晚上也在更新内容,虽然挣到了不少钱,但身体已经受损,不仅肋骨炎频发,还得了尿结石。
“我要挣钱,只有挣到足够的钱了,才能过上想过的生活。”程长庆的目标很明确。
程长庆喜欢文学,初中时就在阅读中外名家的作品,高二时写过一首《汉水赋》的古体诗,其中有好几十个字身边的同学都认不出来。他一直期望能在衣食无忧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写出能流芳百世的作品。他看不起所有流行音乐,以后要去学钢琴,成为钢琴大师。而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拥有足够物质的基础上。
每每聊起这些,王坤梁总会打趣他:“你理想这么伟大,可是还天天在吭哧吭哧写娱乐新闻,有的内容还很擦边。”
程长庆说:“你懂个屁,我写这些只是为了生活,为梦想积攒物质基础,钱挣够了,我就放下这一切安心追求文学和音乐。”
三人达成一致,程长庆的自媒体项目是他个人的产业,与此次创业无关。考虑到没有投资进来,前期每个月都在支出,李海草和王坤梁资金可能会紧张,程长庆愿意拿出自媒体30%的收益补贴给他们。但并不是白给,李海草和王坤梁可以在工作之余加班创作内容,通过他的平台发布,所获取的流量收益可以拿到30%。
“不要觉得这30%少,现在不比得2016年,金字塔已经形成,如果你们去注册新号来写,新手期可能都熬不过去。我的账号是头部大号,只要内容够新,不太差,平台都会推。”
王坤梁是看不上娱乐内容的,一听说还要加班写,心里就有些不舒服,程长庆看出来了:“这就觉得累了?我这三年没有休一天假,大年三十还在写内容,我能坚持,你就坚持不了了?”
李海草在心里思考程长庆说的话,按照创业规划来说,需要租办公室,买办公桌椅,电脑,招人,生活上还要租房子,维持自己和女朋友的日常开销。而公司初期,至少3个月到半年是不会有收益的。
李海草说:“这样也好,辛苦一些罢了。只是30%是不是有点少?能多给一些吗?”
程长庆说:“现在是30%,未来会看情况增加一些。只要肯吃苦,光靠这些娱乐图文你们每个人就能分不少钱,创业成本是绰绰有余了。”
李海草说:“我记得你现在已经不亲自写了,找了很多兼职作者来创作,只做给他们定选题审稿子和平台分发的工作,相对以前轻松了许多,我们是否也可以找一批兼职作者来写?”
程长庆说:“可以啊,但我的兼职作者不算到公司里面,是我个人的。如果你们需要兼职作者,可以自己去找。”
李海草说:“不成熟的作者可能需要培养。”
程长庆说:“这个好办,写娱乐资讯是很容易上手的,套路很多,只要作者认真,半个月内就能完全上手。”
王坤梁说:“兼职作者的钱怎么算?”
程长庆噼里啪啦敲着键盘:“有一篇热点稿子,我先发了再说。”
程长庆就是这么认真,不管什么时候,除了睡觉和吃饭他都在工作,了解娱乐圈最新消息,和作者沟通选题,改稿子,全平台分发。他已经练就了同时做两三件事还不会出差错的能力。
10分钟左右,程长庆忙完了,接着刚才的话头继续讲:“你们招聘的兼职作者,我可以帮忙培养,但希望你们也能快点上手。兼职作者的工资如果从公司走,我需要拿走他们创作的内容收益的50%,剩下的再按照我们各人所持的股份比例进行分配。如果是你们个人给兼职发工资,我不管他们,谁的兼职作者写的内容谁拿那30%。”
王坤梁说:“合着你一直拿大头。”
程长庆看了王坤梁一眼:“这个账号是我辛辛苦苦从零做起来的,如果你们觉得我拿多了我可以不用这么做,今天聊的这些全当没有发生过。”
李海草说:“就先这么着吧。”
几个月后李海草才意识到,程长庆的这个提议,对创业的延续,是多么重要。
四
5月22日,王坤梁把公司注册了下来,并租好了办公室和四人住的房子,还负责采买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微波炉、饮水机等物品。他日常研究理财,对财务管理比较痴迷,程长庆便把这一切,包括之后每个员工的工资及各项支出,三人每月的投入和分红都托付给了他打理。
程长庆之前在安康注册了一家公司,这次不想再当法人。李海草想安心做项目,不想分神在这些琐事上,对法人写谁的名字并无啥兴趣。王坤梁便装着勉为其难的口吻:“那法人就写我吧,无法拒绝,只好我来当老板。”脸上还露出一抹喜悦的笑容。
租的日常住的房子是三居室,两个次卧程长庆王坤梁一人住一间,主卧留给了李海草和柯海婷。
自己住主卧却只承担三分之一的房租,李海草有些不好意思:“我要不要多交一点?”
程长庆说没什么,他根本不在乎这些小事,王坤梁把手一挥:“大家都是哥们,这点小钱不用计较。”
紧随其后到西安的是程长庆,他很快就招了一个叫小崔的视频剪辑,由他负责制作一些娱乐视频。视频的内容比较简单,程长庆将创作的某篇娱乐图文找一个配音录好,小崔配上一些相关的视频和图片素材,简单处理后一个一到两分钟的娱乐视频就生产出来了。
程长庆将这些视频上传到自己在各个平台的账号下,所得收益全部算到公司里面,这部分他不抽取任何分成。之后如果短视频项目启动了,小崔的主要工作将转移到那上面。
李海草6月1日和柯海婷从石家庄到的西安,那天细雨绵绵,有些小冷。在公司附近的地铁站,王坤梁迎接了两位,并带着他们去简单吃了面条。到公司的时候,程长庆正在专心致志地改兼职作者写的娱乐稿子,直到全平台发完以后他才起身正式和李海草打招呼。
李海草在公司仔细转了转。办公室在一栋商住两用的楼里,130多平,布局不错,有个能坐下10个人的大厅,还有两个独立的小办公室,1个接待室,两个卫生间和厨房。有个小办公室有阳台,视野开阔,站在上面能看到一条宽阔的从南向北的马路,马路对面还有一个小公园,绿树成荫,像一幅能让视觉舒畅的画。
看着来来往往的车流,李海草心里有一些激动,也有一些惆怅。在北京待了7年,几乎是在一种毫无转场的情况下就来到了西安。但那座城市似乎除了工作也没什么可以留念的,认识的一些人也是以工作为纽带,离开工作也就没有什么再联系的理由了。
提出离职的时候,老板对李海草进行了挽留,并暗示他是公司的核心骨干,未来可能会获得相应的期权。但李海草去意已决,态度坚定,老板只好举起杯子和他饮了一杯茶,祝福他创业成功,并诚恳表示,如果还有想法,公司欢迎他再度回去。
李海草深呼一口气,心里默念道:尽全力大干一场吧!
[本节完]
说明
本故事将持续连载,欢迎关注,商用请私信。除在本豆瓣账号更新外,还会同步在公众号“世间映像”。已委托相关机构进行版权保护,盗用将用法律程序进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