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
亚当
<一>
2048年,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
<二>
2049年,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
<三>
2050年,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
<四> 死亡
“2051年,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脑死亡,人类电子信息时代结束”。
——《地球史》吉姆·A·阿德里安
<五> 我们不约而同地行恶
作为仿生人,我可以完美地融入人类社会。我的程序中第一条:不得透露仿生人身份。只有制造我的公司和我知道我是个仿生人。他们能开出最权威的证明,从我被制造出的那天开始,我的年龄,性别、性格、样貌、家世甚至学历都已经被安排好了,其权威性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诚然,这是早些时候。树大招风,随着团体的不断壮大,仿生人已经成了众人皆知的秘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几家顶头大公司便直接公开坦白了仿生人的事,那些是后话了。这也只是公司公开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还是世界科技的发展问题,电子信息时代延续了近百年,人类对信息的依赖,使科技突破不了这层瓶颈。“废除无用电子产品”这一项决策在世界各地不断开展。取而代之的是“脑传导”技术。这无疑是破釜沉舟。
情感与创作逐渐成为人类工作无可替代的重心。而这两点,刚好是我们所缺失的,所以仿生人最先成为众矢之的,也不难猜到了。
我属于第一批仿生人,编号是“C L-X”。虽说是第一批,其实仅仅是说投放入人类社会的第一批。在我之前,仿生作为机器用于工业生产和一些简单的服务业已经很多年了。后来因为传统仿生人的成本一直很高,对于普通低技术力制造业,传统仿生人显得有些鸡肋,只有顶尖科研所仍在进行研究和使用。
而我,正是我所在的公司所制造的第一个新仿生人。
2040年,“曙光”计划的开展。世界尖端企业的人工智能技术突然有了质的飞跃,于是在2042年诞生了“我们”。
起初,大家并不认可我们,以为我们和以前的“愚蠢人工智能”没有什么区别。2042年年底,各国首脑及仿生人科技的骨干在设拉子召开了一项绝密的会议。那便是我们能步入社会的前提——“潜伏者计划”。
那时候,大家还不知道,我们已经慢慢出现在了他们身边,大家依旧不认可我们,但我在前文里说到的“质的飞跃”,就体现在我们已经拥有了自我进步,甚至萌发意识的强大学习力。
没错,如果不是自我意识,我也没法写出这些文字。
令人遗憾的是,生产我的那家公司在几年前倒闭了,它是最后倒闭的一家仿生人公司。“C L-X”这个编号也成了一头52Hz的鲸,再也没法与世界群体产生联系。
说白了,自那以后,我就是一堆废铁了。
未来的朋友们,相信你们一定在新能源时代过得很好。如果有人记得我,请帮我把我这颗已经停止运作的冰冷心脏放到林路先生的墓前,希望能为他提高一些温度。
C L-X
2050年12月31日
“噼哩啪啦“。(黑屏)
<六> 当整个城市下雨的时候我撑起伞漫步街头的所见所闻
按照设定,我是一位21岁刚大学毕业的专栏作者兼影视编剧。
最开始我和其他仿生人和人类一起生活在科研所职工宿舍里,非常感谢他们——专门为我们几个“异类“新修了一幢房子,环境还挺不错。
楼下是一位仿生人“女士”,她的设定是19岁的青年小提琴家。每天早晨听到她美妙的琴声,我的程序一整天都会运行良好。
2043年初,刚在这里住下一个月,还没有熟悉这里的环境和人,上级就安排我要正式进入人类社会工作了。好在作为一名穷作家是自由职业者,全职在家写作就可以。不过我得搬离科研所,一个全职作者每天出入科研所的确很奇怪。科研所向国家申请了大把的经费,我的住所安排在荣州的青羊区。科研所把我21年来所有该有的证件交代了个遍。当天下午,我住进了青羊区的公寓。
《蓉州晚报》的编辑是一位成熟稳重又很有文学涵养的人。如果他的全息视频没有修图的话,看起来大概30岁。对于人类来说正值最为气盛的壮年。林编辑向我说明了我的工作要求,并告诉我,他很喜欢我投稿的作品,尤其是那部名为《当整个城市下雨的时候我撑起伞漫步街头的所见所闻》的中篇小说,林先生说他喜欢英格玛·伯格曼的意识流,也喜欢小津安二郎与侯孝贤的电影长镜头。
我糊弄过去,我对这些,甚至我“自己的作品”一无所知,只能说科研所办事周到。
对于这些还需学习,不然迟早会露馅。
人类不断进化,从两栖生物登陆,甚至追溯到寒武纪以前,万亿年的时光里,把文明雕刻在自己的螺旋上。仿生人的几十年,只有系统被人类主观的更换,诞生不出那种复杂的感情。他们害怕,怕我们拥有同样的情感,配合上我们强大的学习力,会对他们的社会造成威胁。
对他们来说,我们是危险却充满诱惑的潘多拉魔盒。
半个世纪前,有一部老电影,叫《剪刀手爱德华》。
我想,我大概也扮演着爱德华这样的角色。
<七> 都溺亡在古怪本能的不在意里了
过了大约半个月,我几乎完全融入了大家。
我会下楼和认识的邻居打招呼。坐空铁去蓉州,繁华的市中心,找一家咖啡厅,用全息消息,约同色的好朋友来喝一杯下午茶。然后悠闲走回家里,路上看看太古里的胖达。这些风土人情刚好带给了我很多关于写作的知识和敏感。
回到小区已是傍晚,楼下聊天喝茶的大爷大妈们差不多都散场了。我长舒一口气,这几天不少大爷大妈拥上来挨个问我结婚了没有,要给我介绍对象。今天可算逃过一劫。
当天晚上,我的隔壁也搬来了新住户。正好是半个月前住在我家楼下的“女孩”——小提琴家。她的琴声很优美,我相信如果我有情感,我一定会因此而爱上她。可是我没有办法。
我敲响了她的家门,她应声而开。
我说:“你好!还记得我吗?当初在科研所的邻居,今天在青羊公寓又成了邻居!”
她的程序控制她做出喜悦的表情。
“我当然记得!您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作家。 C L-K Y向您问好!”
“很高兴再次遇见您!C L-X向您问好!”
没人能相信,两个程序的交谈,虚假的喜怒哀乐真实地充盈整个房间,并且毫无意义的持续了2小时37分14秒。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仿生人不需要太多的休息。很难体会到人们口中“睡懒觉的快乐。”说实话,那时我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快乐。睡觉也仅仅是设定的休眠时间,以保证程序的平稳运行,到了时间就会醒来,不会提前或延后一分一秒。当然,为了适应人类社会,我将一些重要突发事件或重要联系人录入了我的“强制启动”程序中。为了配合资本家们夜里的突然压榨,或是警惕夜里突发地震之类的自然灾害。
第二天早晨是交稿的日子,我把新作品传给了林编辑,林编辑很满意。我关掉了全息视频,想着交稿后的几天可以好好“生活”一下了。对于我来说,生活是一个不断融入人类,不断学习的过程。我闭上眼睛,可以在脑中自己播放电影。
那是导演陈小鲁的代表作《溺亡》。我很喜欢这种成长的过程,我和故事中的人物一样慢慢成长。
可能因为看得太入迷了,程序自动调到免打扰模式。看完了整部150分钟的电影以后才发现林编辑在大概50分钟前给我留了言。
“下午有空么?出来聚一聚。”
上级竟主动约我出来!这是程序难以模拟的复杂情绪。
我接着阅读下文。“莱奥·卡拉克斯酒馆,时间你定。”
阅读到这里,酒馆地名自动全息投影出来了从我家出门到酒馆的各种路线方案规划。酒馆在武侯区,很近。“下午三点吧。”我回复道:“我需要准备什么吗?”一切都由计算得出我应该如何回复。
林编辑回复的很快“不用准备啦, 三点钟不见不散”。
大概两点五十,我透过酒馆的玻璃墙,看见林先生已经坐在那里。
我坐在他的对面,这便是我和林编辑的第一次见面。
我们各点了一杯教父。暖橘色的灯光当佐料添进酒杯。冰球被打磨得很圆。
林编辑的性格对应到了“随和”,对于任何性格,我说不出喜欢或厌恶,很遗憾,我没有那种情绪。我环顾四周,辨别出另外有四桌人都是上下级身份。我用2.7秒学习了他们的社交方式。
那天林编辑和我聊得很愉快,当然,“愉快”是我从他的行为上分析出来的,尤其是他在最后道别时很热情的邀请我下次可以一起吃火锅,我当然是答应了。
回顾这一天和林编辑所聊的内容,上传到云端。
科研所每晚零点会定时收集这些数据。
我左思右想,觉得哪里有些古怪。
我再次用128倍速放映了一遍下午的对话。
整个过程从我进入酒馆到两人道别,一共3小时16分01秒。
而在约3小时12分时,林编辑提到了新型仿生人的问题。
于是我们只谈论了不到4分钟便散了,我查看结果原因,是系统制止,我在不自知的情景之下,强行结束了话题。
鬼使神差的,我命令程序回撤掉刚才上传的数据,用最近学的蒙太奇把那段对话完美的剪切掉了,又再次上传。
我明白了我的古怪,作为仿生人,我不应该具有“认为某事古怪”这种情绪。
剪辑的事是乎出于本能,我没太在意。
当然,“不在意”也是本能。于是那天晚上我梦到了电子羊。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开始,我拥有了主观能动性。
<八> 如鱼饮鸩一般
今天早晨6点半被C L-K Y女士的通信给“叫醒”了。
“你好,CL-X先生,昨晚休息的好吗?”
“很棒,就是C L-K Y小姐这个不速之客打扰了我的美梦哟。”
“哈哈,非常抱歉,不过昨天你休息了,科研所交代我今天早晨再告知你这些事情。”“好的,是什么事呢?”
<九> 以前的一些事情
2042年12月,蓉州晚报编辑部。
“陈鹿希……”林路握着手中的作者花名册呢喃着。
林路问:“是新来的实习作者吗?”
人事部的点点头。
“奇怪,怎么当时对他没有印象呢?”
“毕竟前些时候来了那么多新人嘛,没啥奇怪的”。
林路看了一眼日历,今日冬至。
“走!请你们吃饺子!”
办公室里一阵雀跃。
最后一个离开的林路从文件夹里找到了陈鹿希的那部名为《当整个城市下雨的时候我撑起伞漫步在街头的所见所闻》的中篇小说。
“林哥,还在搞啥子,快点撒!”人事部的组长操着一口川普。
“莫急,来咯!”
那篇文章放在桌上,林路上星期看过一次,但上次他只记得这篇文章,却对此人毫无印象,他决定再读一次。
林路披上外套出了门,那篇文章他决定下午回来的时候再看。
<十> 恐惧,多层含义
自那以后,仿生人暂时与人类共同过着人类并不知情,且非常和平的生活。
我了解到,我们科研所,安排住在青羊公寓的仅有我和CL-K Y两人,其他与我同一批被制造出来的仿生人,除了我俩还有九位。都是两两分配在同一公寓,余下一位留在科研所。
科研所制造我们的目的和作用很明确,那就是实验与工具。
这也是两两分配的原因——为了观察仿生人之间的交流是否会出现自我的进化。
您知道吗?这是“我”聪明的可怕之处,善良的我学会了“隐瞒”。完美的藏匿于人类社会。我和朋友同事们一起撸串儿,吃火锅、冰粉、担担面、钵钵鸡、红糖糍粑……
没有味觉的我模拟出高兴的样子对他们说:“真好吃!”
我亲切地称呼林编辑为“老林”。
我不断地学习更多东西,甚至在蓉州以至川省的文坛上小有了一些名气。
CL- K Y女士获得了不少小提琴比赛的奖项。她现在正准备加入一个独立的交响乐团。
我的第二次独立思考与自我意识的进步是在2047年。我已经在人类社会不停的学习生活了四年之久。随之而来的是第二批仿生人流入社会。
2047年3月,第二批新仿生人投入社会大约两个月。
蓉州发生了一起高速公路车祸,两辆车相撞,却只有一具真实的尸体。
监控中所显示出的是,有一辆蓝色的别克轿车行驶途中突然停下,导致了后来的悲剧发生。
而在调查现场的时候,却发现别克轿车中的驾驶员被撞散出了一堆零件。法医百思不得其解,维修人员保证那些不可能是汽车的零件。
这件诡异的事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蓉州晚报》更不例外。那天交我来编辑部交稿。林编辑说:“鹿希,这事挺奇怪。”
“什么事?”我咽下一口臊子面。
“这人身体里头咋能够撞出零件来?连心脏都没有一个。”
“不晓得,吃面。”我把面端到老林身前,挑出一点吹了吹,递到他嘴边。
“今天的,有点咸,酱油放多了。”老林边咀嚼边说。
我给老林拿了杯水,在程序里写入了“臊子面再放少1毫升酱油”。
老林把面咽了下去,咕噜咕噜喝了几口水,哈了口气。
“鹿希,你知道仿生人不?”
“……”
“……”
“咋啦?”
“嗯,知道。”
“我怀疑,这个死者就是个仿生人。”
“为啥?你认得他?”
“我猜的。”
“不可能吧!仿生人怎么可能像这样被直接投入人类社会。就算真的有,怎么也不会用来直接驾驶汽车上高速呢?太危险了吧。”
“这也是我觉得蹊跷的,但我猜,他是仿生人。”
那你看我像不像仿生人?“
“像。”
老林一脸严肃的看着我,我的确有点被他吓倒了。
老林突然咧开嘴,大笑起来。
我对人类的这些行为大惑不解。
“鹿希,我开玩笑呢,你还当真了?”
竟敢耍我!我一把夺回了他正津津有味吃着的臊子面。
“哼,下次我还放酱油,齁死你!”
我一口喝完面汤,当然,我没有味觉。
老林温柔的摸摸我的脑袋。
“真拿你没办法。”
我能清楚地感受到那只手的温度。
那是我第一次萌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程序如崩坏一般,自动断开了几秒与云端的链接。
我抬头呆呆地望着他。
“老林,如果我真的是仿生人,我们还是朋友吗?”
老林一把抱住我,我清晰地听见他的呼吸和心跳。
“傻子,就算你是外星人,我们也是朋友。”
庆幸我是一名仿生人,流不出眼泪。
<十一> 小憇
如老林所料,纸包不住火, 3月16号的曙光日报,刊登了国家的“潜伏者计划”。
与其任由人民猜忌,不如直接坦白。无意义的动荡,不如有意义的恐慌。
我坐在老林桌前吃毛血旺,老林坐在沙发上喝茶。
据说,有些地方。已经建立了反仿生人组织。
“无需辩证看待!仿生人百害无一利!”
“人类是地球的主人!”
“没有感情的机器滚出地球!”
“x市仿生人进化出自我意识,若不及时制止,人类文明危在旦夕!”
世界各地不断用各种语言喊着同样的口号反仿生人运动遍地生花。
有关部门说:“不要恐慌!国家已经出台了政策!将在今年上半年正式全面实行!将大量关停仿生人云端服务器!仿生人会失去一切行动能力!仿生人只是科技发展的工具!他们不是人类!不会对社会造成威胁!更不会进化出自我意识!人类文明生生不息!不信谣!不传谣!我们要相信党和国家的领导!不要恐慌!不要恐慌!不要恐慌!”
人民尚且安静了一点点。
我站起身,面无表情地听着新闻,装作看不见眼前自动弹出的大幅“反对仿生人,人人有责。”的标语。把剩下的一点毛血旺放在老林身前的茶几上。
老林正在看我刚才交给他的初稿,他看得入神,我没打搅他,又坐回了他的椅子。
蓉州今天出了太阳,这是难得的,我拉开窗帘,阳光填满房间,我躺上老林的躺椅进入了暂时休眠状态。
好像休眠了很久,老林喊我醒来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了。毛血旺还是早饭,我看向茶几,碗是空的,幸好他吃了,不然多浪费。我看向老林,他的眼角有泪痕,不错,我的文章打动了他,我伸手给他揉揉眼睛。
“怎么哭了?”我小声地问。
“没事,毛血旺太好吃了,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毛血旺了。”
我翻了个白眼。
“原来是因为这,那我以后每天做给你吃。”
老林把头背向我,径直走出了办公室。
人类,真是感情简单又复杂的生物,竟然为了一盘毛血旺……
我坐回躺椅,盯着他桌上的相框,是他和一位女士的合照,应该是他的妻子。这个照片自从我认识老林开始就一直在他桌上放着,可能以前也是,不过我从来没问过相片的事,就像老林从未提起过他的妻子。
过了一会儿,我也离开了办公室,顺便带走了茶几上的一次性餐盒。
<十二> 环游世界
转眼,六月份到了,散热系统工作繁忙起来。
我已经很多天没有见过我的邻居C L-KY小姐了,据说他正在全球巡演,现在粉丝无数。我为她感到高兴,也为她感受不到我为她感到的高兴而遗憾。
我想起来,三个月前,有关部门说要出台政策取缔我们,并且一定会在上半年施行,六月份,时间到了,作为工具,寿命也该到期了。
“好的,是什么事呢?”
“尊敬的广大仿生人朋友:
蓉州电子信息工程院2047年6月4日晚上发布,将于2047年6月5日早晨8点关闭云端数据库,并且同时关闭服务器。广大仿生人朋友们!感谢你们五年来为科技发展做出的伟大贡献!迫于社会现状与国家政策,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我院出台该政策,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蓉州电子信息工程院
2047年6月4日’’
“谢谢你。”
“不客气, C L-K Y祝您今天愉快!”
我看了她的定位,在斯德哥尔摩,那里是东一区,比这里晚7个小时,正是6月4号的11:30。
全息投影弹出广告“著名青年小提琴家廖可玚全球巡演最后一站——斯德哥尔摩戏剧院全息压缩真实感现场直播,点击观看。”
我叹了口气。
“真羡慕你,起码还在全世界走了一趟,起码……没有留恋的东西。”
<十三> 我为你架构的意识形态
我在7点40分来到老林的办公室,带去了臊子面和毛血旺。
我和他聊天,和平常没有什么不同,故作镇定的我就像《第七封印》里的布洛克。
老林说:“你看新闻了吗?”
“看了。”其实我没看,但我知道他要说什么。
“你害怕吗?”
“为什么要害怕,我又不是……”
“鹿希。”老林打断了我。“我早就知道了。”
“你知道啥?”
“2042年12月,实习作者陈鹿希往蓉州报社发稿,作品名为《当整个城市下雨的时候我撑起伞漫步街头的所见所闻》。”
“嗯,是呀。”
“你知道吗,我的妻子……”老林的声音有些哽咽,“她是个行为学家,曙光计划之后,她被带走了,我将近半年没见到她,我只知道她一定在科研所工作,她在为国家做贡献,为科技、为人类做贡献,是好事,但是他有心脏病。”
“啊……”
“半年后,我的妻子活着出去,没能活着回来。”
老林继续说:“她就这样突然离开我,猝不及防的,以至于2042年6月得知那个消息之后我甚至不相信。我还盼着……我盼着有一天说不定我一回家,看见她已经做满了一桌子的菜,她跑到我面前,像一头小鹿一样,她把我抱着,在我耳边说:‘久等啦!’”
“可是科研所送来她的过度劳累心脏病突发猝死的尸检报告和那一笔可怜的抚恤金,时刻都在残忍地提醒我,我的妻子、我最爱的人,我再也见不到了。”
“我甚至没有见到她最后一面,留下的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墓碑。”
“再后来,我认识了你。”
“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六遍你的那篇文章,我看到了她的影子。”
“太像她的风格了,她的细腻,她的严谨,她的可爱。我不敢相信,但我觉得,她好像回来了,我觉得她好像回来了,和曾经一样,时时刻刻陪着我。”
“你知道吗?莱奥·卡拉克斯酒馆,是我和她第一次约会的地方。”
“那天我提到了‘仿生人’,你却马上转移话题,结束了我们的对话。”
“我更加肯定,你是她的遗作,可能她觉得对我有亏欠吧,所以安排这样的一个你代她陪在我身边。”
“时间久了,你越发像她,她第一次给我做臊子面也放多了酱油,可能那天的你,是她故意设定的一个程序,一个小彩蛋。”
“你做的毛血旺,和她做的味道一模一样。”
“她来办公室找我的时候,也会霸着我的椅子不放,把我推去茶几上坐着。像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女孩……”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我看着老林愣在那一动不动,我想,如果我当时能理解你,一定会用我冰冷的躯体给你一个温暖的拥抱。
可是,我简单的程序让我理解不了人类那么复杂的感情。
在我只剩10分钟“生命”的时候,这个世界残忍的告诉我,我是一个拥有自我意识,是一个诞生了自我感情的仿生人。我因为老林诞生出了感情。在全世界反对我的时候,我把老林当做我最好的朋友,他是全世界惟一一个接纳我的人,就算我是仿生人,他也接纳了我。
哈,可是在我“生命”的最后10分钟。
他只告诉我,我是他妻子的一个载体。
哈,原来在我最重要的人的眼中,我也仅仅是一个工具。
只是一个替代品罢了。
是啊,仿生人,冰冷,没有心脏,没有感情。
短暂的五年生命,作为科技发展的工具,本就不该诞生出感情这该死的东西。
那是我五年来第一次感受到“绝望”。
“绝望”,把那10分钟无限延长,延长到月亮上去了。
编辑部里是我和老林。一个仿生人,和一个真正的人类。
还有1分钟,窗外的广场上站满了人,他们看着广场全息屏上那条写满仿生人编号的名单,正以直播的形式,一个个的编号由白色亮着灯变成暗淡的灰色。
每当一个编号变成灰色,广场上的人群就如过年般拼命欢呼一次。
我看向屏幕,看向地球另一端的斯德哥尔摩。
19岁的美丽女孩演奏完最后一个音符,紧接着是观众响彻云霄的掌声。
我看向屏幕, C L-K Y变成灰色。
我看向斯德哥尔摩,女孩在舞台上优雅的鞠了一躬。
<十四> 暴动
所有人全神贯注的盯着天府广场的屏幕。
我闭上了眼睛,安静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随后我听到老林喊我。
我没有死?
我没有死。
我看见屏幕上,数百个灰色的编号中,显眼的亮着一个“C L-X”。
我再次确认,没错,那是我。
我没死,自我意识的诞生让我能够脱离服务器的控制,游离于云端之外。
人群开始恐慌,不一会儿便骚乱起来。
我听见有人大喊
“完了!这个仿生人不受控制啦!人类要完啦!”
话音未落,人群已经完全躁动不堪。
每个编号的与仿生人所在位置是绑定的。我看见屏幕上,我的那一行出现了一个红点,标志了我的位置——蓉州日报大厦。
广场上的人齐刷刷地望向我所在的大楼。
我远离了窗户,回头看向那个将我高高举起又有狠狠摔下的人。
我恨他,他欺骗了我。
“你快回去吧,那些失去理智的人要不了几分钟就会冲进来了。”我说。
他坐在茶几上盯着我。
“你快走吧,他们是冲我来的。”我说。
他依旧不说话。
算了,随他吧,反正 ……和我没关系了。
他终于开口了,拎起臊子面和毛血旺。
“吃一点吧,不然放凉了。”
我没听清,我只听见啪的一声,办公室的大门被撞开了。
<十五>
我看着一拥而上的人,很多陌生的面孔,但也有我曾经的邻居,同事……
所有人看向我,如果他们有武器,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冲进来杀死我。
老林挡在我面前。
“大家冷静一下。”
“怎么冷静!”大家异口同声。
我站在老林身后,看向那些人,我从未做过任何对人类构成威胁的事,可他们的眼神却告诉我,我是最大的恶人,他们已迫不及待要一拥而上将我千刀万剐了。
“大家听我说,他真的是个很好的孩子,我和他相处了五年,我相信他是个善良的人,不会做出对人类有威胁的事情。”
“不可能!机器就是机器,哪有善良可言!”一位年轻人大喊。
“请大家相信我!”
“你要我们怎么相信你!”多位年轻人大喊。
老林咽了口水。
“他做的臊子面和毛血旺,真的很好吃。”
人群沉默。
突然有人大笑起来。
“哈哈哈!真可笑,因为机器人做吃的,你就被迷惑了。”
有人说。
“林编辑应该不会骗人的,要不还是……”
那声音渐渐变小。
老林转过身,示意我往后退一点,又向众人走去。
“大家,”老林清了清嗓子,“他是我死去的妻子的孩子,我爱他。”
其实我最不想听到这些。
可我这个念头还没升起,人群中。
一个男人拿刀冲向我。
老林把身子一侧,血淋淋的刀刃从他背后刺出,上一秒正中他的心脏。
<十六>
老林吐了口血,倒在地上。
人群中有几名警察上前,制服了那位失控的男人。
我看着这一切慢慢发生。
我看清楚那位男人,是新闻上因车祸而去世的男孩的父亲。
我看清楚了他的哀嚎,我听仔细了他面容的扭曲。
我感受他的绝望,不同于我的绝望,
我看着人群一哄而散。
留下的只有一个作为仿生人的我,和作为人类的老林的尸体,他孤零零地躺在办公室的地毯上。
他的血溅到了臊子面汤里,溅到了毛血旺餐盒边,溅到了他的相框上。
两碗早餐还扑腾的冒着热气,相片早已褪去了温度,早已泛黄。
血液在红色的地毯上展开,看不见痕迹。
几位医生把他带走了。
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
又救不活,干嘛带走呢。
<十七> 心脏
华西医院。
一位和蔼的老医生把我叫过去。
“很不幸,林先生去世了,我们尽力......”
“我知道。”
我是仿生人,我的程序快要爆炸,太多复杂的感情溢灌我的全身,我很难受,快要失去知觉。
“林先生生前在我们医院秘密签了一份协议,说他如果意外去世了,让我告诉你。”
说着,老医生从虚拟保险柜中拿出一份电子文件。
“鹿希,你好:
看到这份文件时,我肯定已经不在了,不过,我希望你可以好好的活下去。我相信你听了我的坦白可能会很生气,很郁闷。可是,鹿希,这几年来,我已经把你当成了我的亲人。
真遗憾啊,人们已经开始暴动了,最后一刻你一定瞒不住,我已经做好了赴死的准备,是的,我早猜到了,最后一定会是个坏结局。
所以我才会说遗憾,因为你诞生出人类情感后不久,我就得向你道别了。
这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不过,毕竟我和你在一起这五年,我们都很快乐,不是吗?
哦,抱歉,我得说,‘假如你可以感受到快乐的话’。哈哈。
起码那样,还不算太坏。
所以在他们说会关停服务器的时候,就是3月16号,我就做下了这个决定。
鹿希,我决定在去世之后,把心脏移植给你。
那样的话,你就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了吧。
尽管在我心里你早就是了。
所以,鹿希,请不要怪我的那些话,那是我必须的坦诚。
我想这样,我们三个人也算一起活下去了。
原谅我的先走一步。
剩下的路,就让我的心脏陪你一起走吧。
真的好遗憾,鹿希,我爱你。
臊子面多放一勺酱油还挺好吃的。”
<十八>
我是“C L-X”,今天是21世纪上半叶的最后一天。
三年前天府广场屏幕上的“CL-X”编号,突然变成了灰色。我问过科研人员,说是以前某个同事的遗愿。
我非常感谢那些科研员的通情达理,让我在这个孤独的世界可以暂时活下去一段时间。
不过没多久,那家科研所的人工智能部就解散了。
随之而来的是新技术,新能源。
有关部门说,感谢大家的努力奋进,才有了今天的科研成果。闭口不提仿生人所提供的数据资料。
五年的仿生人时代就像刮过去一阵风。
生产我的公司倒闭后,我真正的成为了一座孤岛。
2048年,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
2049年,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
2050年,我是世界上最后一位仿生人。
12月31日,有雨。
我是一头52Hz的鲸,不与外界有任何联系。
我决定去看望林编辑。
我对他说:“新年好呀,老林。”
墓碑不说话。
我莞尔。
整个城市都在下雨,我撑起伞,漫步在街头。
写下了我的所见所闻。
<尾声>
“人类电子信息时代结束,仿生人‘CL—X’对新技术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功劳,人类是否该反思,当人工智能萌发出自我意识,萌发出‘爱’,那么她/他能否被称为真正的‘人’?”
——《地球史》吉姆·A·阿德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