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笔记】“Images of Monarchy on the Restoration Stage”, Jessica Munns
1. 早期现代英格兰戏剧与王权制度紧密相关(审核、赞助)。戏剧舞台上的语言与王室语言相互映衬,但也有张力。
2. 戏剧呈现对王权政治制度的讨论:重要议题—— - 臣民(subject)与统治者(sovereignty)的关系 - right rule(君主与僭主——统治权的合法性:血缘/能力/德行?) - nature of royalty(国王神圣化V.S.世俗化——性/情感对王权的威胁→王权的脆弱性) - 政治紧张与矛盾局面 - 继承危机(担心儿子篡位的父亲→杀掉继承人、反目的兄弟) - 对君主的忠诚(loyalty to royalty的反思) - 国王的个人意志与对集体的责任之冲突
3. 三个阶段: ①欢呼复辟君主的回归(共和及护国公时期被压制的传统君主观念的回归,赞美过去君主;张力是,对王权脆弱性的隐忧→国王的情欲,以及议会制对国王统治权的削弱); ②复辟的冷静:对君主制的反思 ③意识形态裂痕:anti-court & loyalty to royalty的并存)
4. 主要君主形象: - 历史上的神圣君主 - 恶国君(野心勃勃的女性统治者、被情欲支配的男性昏庸统治者) - 亚历山大剧、安东尼剧 →逐渐趋向对国王的“人化呈现”——国王形象的双重结构:自身的脆弱性,以及危机驱动下的国家政治
5. 值得关注的历史背景性细节 - 1670s,职业剧作家的兴起(Settel,Aphra Behn等) ——与业余、王室血统的绅士剧作家的区别「虽受助于皇室&贵族,但不受控于court;政治参与意识political concern→寻求legitimate Protestant heir;市场因素→迎合民众对感官刺激的追求」 - 查理一世混乱的私人生活(对国王肉身、情感、欲望的担忧) - 1678,耶稣会士谋杀英国新教国王(国王对权力的维护、国王肉身的脆弱性都形成民众对王权神圣性的怀疑,之后查理二世对royal touch的推广也使得王权神圣性不可逆地贬值了) - 1682年,剧场合并
追寻的克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印第安国王 | 关于宗教传播与殖民扩张 (1人喜欢)
- 德莱顿的“戏剧文论” (1人喜欢)
- 「转发 & 整理」想追求“自我”的年轻人,还能遇到完美的爱情吗? (1人喜欢)
- 「2025」简要学术工作计划 (1人喜欢)
- 反思我的“浪漫化”问题,以及一种“斯多亚式”方案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