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语Vol.2》简评(泄)
感谢赠刊!趁这两天还有空感觉把评价码了。可以说2全方位超越了1,更精美、更厚、质量也更高。不过在我看来篇目编排稍有不合理,游戏作、推批作等都分别集中到了一块,导致连续阅读下来不免产生疲倦。并且塞入了过多篇目导致挤在一册时不得不采用较小的行距和字号,致使阅读体验有些难受,希望之后能够改进。
《菩萨蛮》HQR
依旧是HQR老师打头阵,也依旧打得扎实。各项推理都有足够的伏线支撑,解答也有充足的力度。不过佛像套娃出现得有些跳跃,而且放在解谜之后解释也有信息后置的嫌疑,解决方法也简单粗暴—多设点伏线就好了。佛像的故事其实是一个能够升华主题的点,不过作者没有充分利用,这点我认为可以学一学《倒悬塔》,总的来说是优质的作品。
《往生堂事件簿》Mr.Who?
我超,⚪!本以为会整设定没想到只是单纯地借用了某开放世界手游的背景,案件也是十分之古典,直接套到古风或者武侠的背景里也丝毫不会违和。不过这也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尽管背景新颖可查案的模式以及推理的过程都有些过于古典,即使家访过程不算长也足以令人疲倦,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我本身不太能接受这种写法的原因。推理则算得上是简洁有力,枪和刀鞘的逻辑十分工整,这点倒是有些像有栖川老师,不过锁凶其实可以更直接一点。
《屎之信条》雨禾
今年的白井流生态位)通篇看出作者对于赤石白井的狂热情感,问题在于也只能感受到这种情感,所以没什么能多说的。
《多出来的又说得有点危》言一
短叙诡但要作者下场解释而且解释了似乎也不能很好理解,总的来说完成度很低。
《302事件》宥圩
这暗号是不是没有解密过程啊)也就暗号算是有些推理(还没有过程),其余就是悬疑+科幻的展开了,不过缸中之脑属于是那种在科幻里已经被用烂了的梗,本作也说不上在这方面有什么新意,比较可惜。
《雪景密室》氧气
利用VR设定的雪地密室,没想到我居然一看到图就猜出来了,并没有相关知识储备,纯粹脑洞,我也没想到这能中的)不过感觉某些游戏里是有时候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解谜本身很好地结合了设定,而对设定的利用本身有梗,算是十分工整的特殊设定作品。
《可每案》铁血丹心
不太能接受武侠古风之类的故事,当然这是我自己的问题。本身评书风格有足够的新意,在独特的风格下查案到破案都很工整平滑,中间夹带大量私货在严肃的同时也不忘皮几下,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鼻子上没有太多的伏线支撑,本身是一个能够爆梗的设计最终却显得力度不太够,有些可惜。
《众口难调》lil Sherlock
纯粹梗作,认真评价的话反而不识趣了。
《结之屋》聆和
看得出来作者写得很嗨)先是一大通炫学,然后马上转入案件,之后又是立刻解谜,这样处理带来了较大的割裂感,不过作者已经说了自己是不顾阅读体验地暴露xp况且这也只是社刊所以似乎也没什么不妥()不过如果想要学习京极夏彦那么在炫学的同时相应地也要塑造出与内容相应的氛围,产房这一设置已经对味了,其他再加把劲就好。
《十字恋》浅唱
全刊最喜欢的一篇,说起来我鸮语1里最喜欢的是彼岸花,我已经是浅唱老师的铁粉了)很喜欢这种青春的苦涩感,颇有余韵。无论对这个占卜结果如何推理、解读,问题也始终出在人身上,形成一个再那时的主角身上才会出现的谜,由推理出发以现实意义落脚,这才是高于推理的表达。
《血白》翃翎
老梗雪地密室,我也不记得见过多少次了)双胞胎和手法都没什么伏线支撑,梗也不太难想,不过完成度已经合格了,作者再接再厉吧!
《教条》夏叶朴
白井作品梗大杂烩,虽然没有明着说,但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可能是由于想要赛太多东西了,而又挤在十分有限的篇幅内,导致节奏把握上出了较大问题,报菜名般地列出设定、唐突转入解答阶段、没有在解答或否定解答前给出全部必要信息……明显是中长篇的体量硬是压缩成短篇,观感上会比较难受。除却这些问题,推理过程和谜底虽然依然存在较明显的借鉴的痕迹,但已经把握得比较成熟,其中排除共犯的逻辑更是一次积极的尝试,是值得称赞的一点。
顺便提一嘴,拙作也在类似的共犯逻辑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应该也快能看到了(?)
《死人们的推理秀》解体
收到刊之前旧看到很多推荐,所以是抱有一定期待下阅读了,最终也基本符合期待,完成度很高。几处伏线回收对信息的利用率很高,引出的三重解答也都合情合理,不过为了作品的解谜表现而塞入设定这一点不能说是高明,一个人身上塞了三种设定,再在剧情上又塞了好几种,给人一种“没了这些设定我玩不了啊!”的无力感,过于依赖了。不过除去这些,作品本身质量是够硬的。
《夏日化为乌有》山秸
地方民谣比拟杀人,不过这个比拟自始至终都有点谜。不得不说氛围到了,但这层比拟没有说得太明白,还是说要的就是这种感觉(?)还没看序言里提及的北山猛邦的那篇,不过这篇给我的感觉倒是有些像今邑彩的《鬼》。视角切换的叙述和最后民谣的大梗都表现得很好,算得上是优秀的作品。
码完后才发觉似乎有点锐了)还望各位老师多多包涵!抛开存在的不足,整体篇目质量上乘,在今年目前已经发行的社刊中整体表现是最好的。从作品内容、作者介绍到后日谈无不展现出白井智之对高校创作者的巨大影响,不过在我看来学得还有些偏、有些同质化,我一直认为“学白井者生,似白井者死”,当然这并不是在批评,只是希望高校创作者能够试着剥去白井的外在,而去学习其一些更加基础的技巧。对于先前提出的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交叉编排不同类型篇目,以及筛掉一部分相对低质或者说同质的篇目来解决,不过社刊总归是同好交流以及展现自我的平台,所以拙见倒是不参考也罢。
Aya_010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自译】榊林銘 毒火焰法庭 终幕(1) (54人喜欢)
- 一则十分简短的2024年总结 (2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