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84我所看到的精神世界
1q84我所看到的精神世界
在姑娘废物堆中我发现了村上春树的这本书,就一本book2,1与3她是也买了的,只不过在哪她不一定记得了,在某个废品收购点也说不定。近几天实在无聊就拿过来看看,虽然脑出血后家里人一直告诫我要养脑,别多说多看,但什么事也得有个过程吧,不能一天吃了睡睡了吃,写字写累了出去走走累了回来再写吧,全当适应性训练从它开始,一天少看只限二十页,就这样用了两周时间把它看完了。我看书有个习惯--看完了总觉是写点什么,不写就好象书就白看了,写完了不管写什么写的好坏就觉得这本书成了自己的一样。心才算踏实。下面我就几个话题展开我的所思所想。
一 书中一些意象及关键词的理解。这些东西搞不清,就不知道这本书是是写什么的,你就会被它的情节所缠绕,云里雾里、走马观花的不知其所云。
(1) 1q84 ,说的是精神世界,文学作品中把世界分成两类分开来写是常有的事:一类是实际的、肉体的或躯体的、真实的丶物质的世界,另一类是虚幻的、思想的、灵魂的丶精神的世界。1q84便是后者。就象古典中的太虚幻境、大观园丶伊甸园、桃花源、乌托邦,百年孤独中的娈生兄弟一个物质的一个精神的,甄宝玉贾宝玉也算。在一个人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把人的顺从的部分和叛逆部分、美的丑的、善的恶的分开来写比如西游记中的"真假美猴王"书中的"子体"与"母体"
(2) 小小人。它指的应该是"体制"或维持体制运行的人。这里所说的体制是广义的,大到一个国家一个行业、一个机构,小到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是谁都离不开它,离开了这个同时进入了那个。而所有大小体制都有一个共性,从你进入这个体制开始便会被它的意志所"强奸"--就是以它的意志代替你的意志,对它来说是对你的同化,对你来说是你这个人的异化------即变成这个体制所需要的人,否则不是被驱除就是被消灭。这个过程如此畅通以至于不需要指令便全方位的进行,从你周围丶从你生活的点滴丶全方位丶润物细无声的进行。就象书中所描述的是"多义的交合"并不需要动一下你就主动的参与进去了。比如你是一位老师,那从你入行那一天开始就必须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宗旨,你必须服从,你必须把这部分灵魂交出去,否则你就做其它的选择,你育才之道再高就是所教的个顶个的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不好使,都必须以上面宗旨为压倒一切的大前提。你如果是名军人那你必须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由不得你自行其事,你进什么单位都有该单位的规则,让你加班便加班没有为什么,让你调休便调休别讲道理,没用也没人听,谁都有反骨谁都叛逆那请你保留,时间长了你会适应的,等你认为当初觉得没有道理的都有道理了甚至成为真理的时候,你便成了象青豆父母、天吾父亲一样的忠实信徒。等你毫无心理障碍的利用你体制内的规则为体制、为个人谋利益时你便成为了巫师级别甚至是先知级别的人物。
(3) 两个月亮,这个意象还真不好说,大概是"意识形态"吧,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大体就有两种;当然也可以是邪恶与正义,善与恶,美与丑。在日本文化中月亮代表邪恶,不象中国与亲人或爱情相关,总之它不是什么好东东西。
(4) 空气蛹,是体制对体制内人同化的形象物,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女主死后用布裹成某种动物形状下葬,与其相似,说的是一种生存状态,把你包裹起来让你不得自由,然后变成他所希望的那样。小说〈活着〉的主人公唯一的技能是耍驴皮影,说的是他别人说哈是啥,只听人吆喝没有自己思想,是从上到下一个牵扯一个的人偶而己。书中小小人就是通过控制这样的人来实现的统治的。如顺从那部分名为子体的深绘里,后面的青豆都是这样的人(天吾在其父床上看到的应该是天吾的想象:父亲解脱出来了作为另一个亲人的青豆是不是也被禁锢如此,担心她不能逃离破茧成蝶而成为那样的人)。
(5) 猫城,猫城的故事是迷你的1q84,用最少的文字勾勒出本部小说结构,象红楼梦第一回写甄士隐的故事,目的就是让你了解、把握全书的故事结构,甄士隐那一段算是迷你版的红楼梦了。为什么天吾因此就与父亲达成合解了呢?天吾对他父亲讲这个故事大至在说:我以前认为你忘我工作、人情冷漠、没有亲情,现在知道了这不是你个人原因,是NHk你的单位让你这样的,猫城有猫城的规则在其中便得遵守,否则你就会处在危险之中以至不能生存,当然那样话我也会受到牵连。
(6) 青豆在老夫人家中看到的鱼、蝶,感觉时间停止了,鱼蝶代表的是自由,中国有庄子与恵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讨论,有"庄周梦蝶",村上也许看过。什么时候时间停止了?一定是在你感受到赏心悦目的时候,比如看到“那一树一树的花开“,”看到那初放芽的绿”,青豆后来再看鱼时没有了那种感觉是因为她首先看到了鱼缸,认识到它也有约束也在体制内,后移情于橡皮树是认为它是舒展的不受禁锢。小小人从嘴里出来说的是体制的形成或实现统治靠的是宣传等和嘴有关的吧。“感受者”大概是指灵魂中感性部分,敏感、热烈、奔放,书中的深绘里、青豆都是,女人本身就是感性动物。“接受者”大体上是灵魂中理性部分,安定、有条理、策讲略,天吾、深绘里父亲便是这样,男人多是理性的。男主女主能逃出1Q84估计说的就是要想做成一件事,理性与感性要达到一种平衡才成。凶器冰锥指的可能是女色,乌鸦是神的使者传信的通信工具,猫头鹰是森林哲学家让你好好思考人生⋯⋯
二。如何处理人与体制的关系。
体制没有好坏规则不分是非,我们所处的世界也是体制的一类。它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你个人意志为转移。一个体制一套规则,在这个体制看另一个体制可能处处是毛病,谁对谁错、孰丑孰美还真不好说,就象书中青豆老夫人看先驱组织强暴少女是丑陋的,反过来站在先驱组织角度看动辄取人性命的老夫人这帮人也好不哪去,说不定他们会认为自己更仁慈更文雅.。所以做为个人首先绝对不能干鸡蛋撞墙壁的事。个人在体制面前是脆弱的,弱小的,你如果对其中规则不是太恶心便尝试适应它吧,顺从它的意志,你不服从这个也得服从那个,体制就象我们夏天的蚊帐,在里面总感觉沉闷、憋气,但你出来便得受蚊虫叮咬。你要生存不是,不要太较劲太较真。
其次 ,有时体制象有无形的手,如书中小小人用丝把你缠绕,形成一个茧把你裹进其中,让你窒息。这时要有定力丶有独立思想、不要盲从。交出一部分灵魂给他-象书中的子体,同时经营好剩余的部分让它从其中逃离出来-象书中的彩绘里,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精神后花园。让你的心灵在后花园中尽情的舒展释放,让灵魂在这里徜徉奔腾。把拥有一颗自由的灵魂放在拥有健康的躯体之上。人的肉体可以被禁祻,但人的思想只要你不屈服是无论谁都无法完全左右的,总之尽量接受你不愿接受的,全力竖守住你能坚守的。书中深绘里的父亲我想也可以逃离的,因为他帮助女儿逃离了。青豆帮助他舒展了身体但是对他的精神却是无能为力,也许高处不胜寒的先知身不由已,也许跌落神坛对他来说比死亡更痛苦,也许无所不能的灵魂固定伴随着痛不欲、生寸步难行的躯体,如果躯体和灵魂不 能两全那便那便选择灵魂,这便是他的选择。体制对这个代言人也是一样的绞杀,因为它就象一个机器一旦运转便不能停止。
最后,宽容地对侍你的过住,不纠结、不钻牛角尖。宽容别人就是饶恕自已,放下遗憾就是拾起快乐,爱别人就是在爱你自已。而能做到这些的基础是正确的看侍对与错、善与恶。认识到它们是一体两面、你选择了这个也就选择另一个,扔了 那个也就扔了这个尤如一枚硬币的两侧。对错也好善恶也罢它们实际上是相对的,因视角不同而不同,没有绝对的善恶,并且它们会相互转化。天吾与青豆是体制的叛逆者,虽然他们的父母都引领他们进入过体制,但他们没有象父母那样成为体制的奴隶,原因就是他们后花园中充满着爱,作为强大武器"的爱"是他们的信仰,爱人丶爱己丶爱自然,做人讲原则丶有底线丶有良心。天吾用"猫城"故事表达了对父亲的谅解,父亲把自己全部灵魂都交出去是愚忠而不是愚蠢,是可怜而不是可恨。父子关系冰释前嫌达成合解。做为精神奴隶父亲重拾爱而得到解脱。 天吾精神后花园也因此更加广阔、更加豁然。
上面只是我自己的一点感想,观点中有作者的也有我自已的,当然因只看一本也不能很 好判断作者的价值取向,另外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与我感受不同也属正常,这种东西也沒有标准答案,这也是一本好书的魅力所在。但我总是觉得这样的书年纪越轻越难读,不是差在学识阅读能力上,差在生活阅历。另两本没有看也不想看了。因为凭想象也差不了多少,至于情节也不是我关心的。与莫言的小说有相似的地方,语言比莫言讲究,但是他这支矛好象没有莫的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