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arl S. Buck——“异邦人”,难以确定的身份
鲁迅——揶揄
有人以为鲁迅读过 Pearl S. Buck 《大地》,从时间看,Pearl S. Buck三部曲成书时间在鲁迅生命的最后五年内,亦是鲁迅向左靠拢,成左翼旗手的时段。鲁迅对 Pearl S. Buck的评价——见于(331115)其致Y先生姚克的信:
……
先生要作小说,我极赞成,中国的事情,总是中国人做来,才可以见真相,即如布克夫人,上海曾大欢迎,她亦自谓视中国如祖国,然而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所以她之称许《寄庐》,也无足怪,因为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只有我们做起来,方能留下一个真相……
鲁迅阅读《大地》(1931年,美版)的可能性有两种,一是1932年初《东方杂志》(二十九卷第一期)开始连载的“布克夫人著,宜闲译本”(共连载八期,由于该刊在当年曾有停刊的情况,故《大地》到接近年底才连载完毕),所谓宜闲,即胡仲持(胡愈之——弟)(国家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可查);二是1933年9月,胡仲持在上述连载本基础上增订修改后交于开明书店出版,书店曾以“全译本”为噱头做过广告(国家图书馆近代文献可查该书,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期刊以“布克夫人”为关键词可查广告)。此本需要注意的是:其书著者署名:赛珍珠(虽然广告中仍说明此即——布克夫人),译者:胡仲持;从鲁迅给姚克去信之时间观,其确乎是在开明书店将该书出版后,但信中内容有一点需注意:“即如布克夫人,上海曾大受欢迎”句,该语实指上一年《东方杂志》对该书之连载,“布克夫人”和“曾”字即可视为有明确指向之语。另《大地》此后尚有由稚吾译本,张万里、张铁生合译本等,但都与此无关。
从上之归纳观,鲁迅读布克夫人之《大地》,必然是胡仲持译《东方杂志》连载本,这种阅读体验实际上易受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一是该稿为胡仲持初译、未经修订,且背后还有胡愈之这一层关系(是时为该刊编辑);二是Pearl S. Buck的小说结构和叙述语言本身就很难打动鲁迅;三是连载期间还出现过断更的情况。遂鲁迅亦未必是细致阅读,更难以get到Pearl S. Buck独特的身份体验。鲁迅对Pearl S. Buck的态度和两年后对三个年轻作家(指奴隶丛书的三位作家叶紫和“两萧”)的态度可谓若云泥之别。
这里还需要关注的是,鲁迅在信中谈到了另一个和Pearl S. Buck身份相似的的人,即Nora Waln,当然还有Nora Waln出版于1933年的The House of Exile(时人称其为《寄庐》,Little, Brown,and Company),基于实际情况,我确信鲁迅没有读过Nora Waln的这个著作,但由于鲁迅知道Pearl S. Buck称许《寄庐》,亦不得不佩服其当时“耳目”之广,赛珍珠对Nora Waln的赞美之辞概括起来是“出色和真实”(见于The Saturday Review of Literature—— Pearl S. Buck撰chinese life一文,April 22 1933)。
鲁迅显然对赛珍珠和Nora Waln这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异邦人”存有难以自觉的偏见,实际在Nora Waln逝世后,上世纪九十年代为人发现 The House of Exile 的“增补五章”,此作品才算完整结集(参周俐玲,‘试论《寄庐》的中国叙事’,杭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1月第6期)。
《大地》所体现出来的Pearl S. Buck的社会理想固然可爱,但对于二十世纪初期社会复杂情形的整体把握言,自难达到鲁迅那样深刻的程度,Pearl S. Buck的自省和自觉则集中于《分家》(1935年完成,三部曲最后一部)才体现出来,为鲁迅写此信两年后事。鲁迅信中以为其所见乃“浮面的情形”,则基本是其1932年接触《东方杂志》对《大地》的连载所获得的映象;但同时亦体现了鲁迅难以自见的遮蔽现象——其很难看见这位“异邦人”独特的观察视角,这一视角,是由Pearl S. Buck的家庭出生、在中国的成长经历、对这片土地复杂矛盾的情感所决定的——与土生土长具有民族主义底色的群体是有微妙差别的(是时之民族主义与今日亦弗同,是时为时代整体环境所造就,于当时属进步力量,今则屑劣鼠辈矣)。
Pearl S. Buck除了和林语堂扯不清的恩怨——出版商和作者这一层关系。其个人此后尚面临身份困境,弗吉尼亚人?镇江人,抑或庐山、宿州、南京人?纵观其后半生经历,仿佛受了鲁迅偏见的魔咒,任何一方都视其为弗可信的异邦人,其批过Kai-shek,所以在那一头并不受待见;至麦卡锡主义盛行时期, 过去久居太平洋彼岸之事实、以及曾有同情“今日”仇敌之言论被翻出来,故遭反复审查,对她个人之调查报告,几与其中译本的《大地》同等厚度; 此后她写过三个质量并不高的著作:
letter from Peiking
The Three Daughters of Madame Liang
Satan Never Sleeps
以上三书,算是自绝于其昔日的同情者了,遂她再也吃不上镇江的黑桥烧饼。当然,有董鼎山者曾提及其晚年未能重返镇江——有更暗昧的原由。
-
纹面女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9-25 22:2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