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安
上周终于把李安知名的电影刷完了,包括以前看过的,一共11部,在这么多部李安的作品里,我最爱的是色戒,这是我从前未预想到的。李安是编剧出身,家庭三部曲基本是他自己编的,虽然用他自己的话说自编自导是因为没钱买本子,但功底早早就扎下了。因此经过一连串的刷片,我感受到他的电影虽然题材丰富,风格各异,但底层都有着扎实的剧本,在剧情片这个领域,堪称顶级水平。这样的重剧情轻风格的作品特点,好处是作品质量非常稳定,几乎无烂片,坏处是被诟病匠气过重而个人风格不足,实在不符合部分刁钻文青的口味。但我非常喜欢,因为在争奇斗艳镜头乱飞的“艺术”电影中间,李安电影对人的关怀,那种从镜头里流露出来地对个体的sympathy让我感到温暖,这怎么不是另一种程度的另类呢?
在李安的镜头下,无史诗,只有人。不论是早期家庭三部曲,还是后面的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比利林恩等电影,都是在表现人的变化、关心人的内心、尊重人的自我,落脚点都在人物本身。所以卧虎藏龙极尽偏爱来表现玉娇龙的能力、张狂、对自由的向往,不论她做了多少荒唐事,好像她就是自由本身,连李慕白和俞秀莲这样行走江湖几十年的高手都在她面前失色。还有断背山的一对不容于世俗的爱侣,李安并未过多借电影做社会运动的宣扬,只是把爱投射给了两位主角,情感是最大的母题,而不是社会背景。
李安把最深的爱给了王佳芝。李安这么多部电影里我最爱的是色戒,或者说最爱王佳芝这个人物。王佳芝是个傻女人,被时局,被以爱国救亡之名诓骗的女人,甚至残酷点说,她生来就是被利用,被伤害的。在张爱玲的原著小说里,故事更冰冷,从头到尾,没有人真正关心过王佳芝,易先生也早就看穿她,结尾甚至为迷倒王佳芝而沾沾自喜。但电影里李安还是给了王佳芝最后一点温暖,电影里的易先生并非全然无情,而且在买戒指的名场面之后导演好像化作黄包车护送王佳芝最后一段回家路,她终于解脱了。色戒从来没被看作是战争片,但这悲剧的源头除了人心的幽暗,还有战争,以抗战之名真的可以这样毁掉鲜活的个体吗?我为王佳芝不值。
色戒之后过了9年,李安又带来了一部以战争为背景的电影,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 这两部电影给我的观感非常像,当然我并不是说两部电影题材上的相似,而是李安导演一以贯之的对人的关怀。在社会、媒体、邻居们、小姑娘们只关心Billy成为了英雄这件事本身以外,没人问过Billy为什么英雄时刻是最糟糕的moment。就像打着正义旗号的老吴只关心王佳芝是否获取了情报,却连王佳芝宣之于口的痛苦都不敢听。短暂的中场秀,Billy终于在最后明白了,没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经历,甚至每个人对战争都有自己的理解,都在利用战争,只有回到战场是自己的宿命。两位主角同样有着干净的气质、天真的眼睛,甚至一种顿感,游离于世界之外。王佳芝只有任务和易先生,Billy只有失去战友的伤痛和对感同身受的渴望。
写着写着发现想写的真的很多,早期的作品还一部未谈,下次有空补上吧。言而总之,非常欣赏李安电影里的人文关怀,从他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导演细腻、感性、富有同情心的内心,或许风格上没那么艺术,但电影是多样的,看李安的作品我非常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