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水只能带来虚假的快乐 《Happiness》播放量5000万的讽刺短片动画
今天想分享一个我珍藏了许多年的动画片,5年前看过一次被深深震撼,之后每隔几个月我都会找出来看一遍。每次重复看都有种大梦初醒的感受,更加深刻的感受,所以我想把这种杰出的作品分享到网上,让更多网友看到。 这个动画片在Youtube的播放量截至今天大约5000万次。动画描绘了一只碌碌无为的小老鼠,她一直在追求幸福,可从来没有真正幸福过的一生。整个社会都要求她必须要幸福快乐。物质主义给小老鼠们洗脑,只要你购物,喝快乐水,追名逐利就能幸福。我常常想,是谁规定了,必须得每天都感觉开心?是物质主义吗?整个动画只有4分钟,非常精炼,且艺术性很强,来自导演Steve Cutts:

影片开始,小老鼠们都挤在阴暗潮湿的地铁站里,每一列车都驶向目的地Nowhere,意味着大家都赶着去某个地方上班,到底去哪里是无所谓的。

地铁站上面就是一个大型购物广场,所有的霓虹灯标语都在暗示,你买我的产品,你就能感到快乐,就能成功。例如“Be the best”运动鞋,"Be the real you"香水,“You need this”,“Just buy it”,“Just buy stuff"," Buy now suckers(现在就买吧 傻子们)”,或者更直接 "Happiness"牌汉堡,"Happiness"牌汽车,这些营销好像都在重复一句准则,那就是“你只有消费了,你才会变成最好的最棒的,变成一个开心的人”!这些营销话术好熟悉,我好像在现实生活中都听过!我在想,一个人的价值,一定要依靠外部的物质来定义吗?


除了满屏幕的物质主义洗脑,有一双鞋子的广告说的很直白“Get to work quicker”。这些小老鼠们的生活好像只有两件事,消费和工作。虽然所有标志都要大家开心,为什么每个小老鼠都神情紧张,完全感觉不到幸福呢?
主角小老鼠在一系列买买买,抢购折扣商品,开好车,喝快乐水,快乐酒之后,陷入了抑郁和低落的情绪中。这种转变是可以预见的,在生物学上。我一直觉得很讽刺的就是,现在很多网友把可口可乐和奶茶叫做“快乐水”。“快乐水”从生物学上来说确实会带来及其短暂的一瞬间快乐,因为大量的糖,可以急速提高血糖水平,让身体短时间内,轻易地产生大量多巴胺,接着大脑为了保持自然的平衡,会产生长时间的抑郁和低落情绪。在我看来,喝快乐水的过程和吸毒类似的。更不用说高血糖峰值,带来的潜在糖尿病风险。最终小老鼠决定去药方磕点药!

陷入抑郁低落情绪的小老鼠转而开始追逐金钱,最终金钱诱惑着小老鼠被夹在老鼠夹上,老鼠夹的另一端就是办公电脑,从此小老鼠开始无尽头的工作。


整个动画片最后一幕就是成千上万的小老鼠被夹在办公室里工作,每次看我都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为了一份光鲜靓丽,收入舒适的工作,像一直小老鼠一样,被拴在电脑上,没有自由。 看完这个动画片,我常常思考,为什么快乐幸福变成了一个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人不断地通过消费来追逐虚伪的幸福快乐,其实是在填补一个空虚的内心。我认为,真正纯粹的幸福快乐不是一个我们需要辛苦追逐,或者通过消费产品才能得到的,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我不想浪费这短暂而宝贵的一生,被消费主义洗脑或苦苦地追逐虚假的幸福。如果一个人想通过物质金钱财富来达到幸福,恐怕很难找到真正的幸福,最终会在多巴胺一次次被快速刺激和失衡后的低落情绪中反反复复而浪费这一生。
© 本文版权归 小苍兰Kathleen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