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最后一次听 Elisso Virsaladze

在决定是否听这场音乐会之前,我确实有过一些犹豫。主要是出于对维姨年事已高,其技术水准是否依旧能够保持高水平的担忧。然而,回想起2017年她演奏的舒曼,克莱斯勒偶记和狂欢节深刻的印象几乎成为了我心中最佳的版本。尽管心中有所顾虑,但考虑到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有机会聆听维姨的演奏,我最终还是决定购票前往。
维姨的第一个音符便给人带来了强烈的生命力感受。
她的音乐构建充满智慧,技术高超,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听完她的演奏,我深感这应该也是我最后一次能够欣赏到俄罗斯钢琴学院派的代表(如Neuhaus、Richter、Gilels)的精湛技艺了。因为听完之后,我深感年轻一辈的俄罗斯渊源钢琴家在短时间内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准和传统。
其中,我最喜欢也最感到意外的是 Brahms 的第一钢琴奏鸣曲。维姨的演绎竟然如此出色,或者说这个曲目本身竟然如此美妙。和 Brahms 第一交响曲一样让我喜欢。作为作曲家20岁时的作品,它完全继承了 Beethoven 之后的传统。但是很可惜我之前听到的『现代』版本都太『软』了。相比之下,维姨的演奏风格高举高打,雄伟有力,甚至让斯坦威钢琴都显得有些“危险”(今天国家大剧院特意准备了两架钢琴以备不时之需;上次 Ivo Pogorelic 现场弹断琴弦,现场吊钢琴的场景)。
第二乐章的行版让人深感伤感,几乎要落泪。而第三、第四乐章的演绎更是炸裂般精彩,轰鸣而清晰。我强烈推荐大家聆听她1994年的相关专辑,三十年后的现场演绎比当时更加深刻动人。
整场音乐会让我对这部曲目有了全新的理解,印象深刻。
我也非常喜欢维姨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七。与其他钢琴家将这首技术艰深的曲目作为主菜来呈现不同,维姨将其安排在音乐会的最后一曲。除了技术上的精湛表现,她更让我感受到了这首曲子独特的音乐性、节奏以及张力。维姨的演奏速度并不快,甚至节奏非常稳定,让人在战火中感受到一种宁静和悲剧的氛围。
Schubert 的 D780 也很好,虽然有一些错音,但是整体的音色很美妙。
想到后续可能再也听不到这一世代的俄罗斯钢琴学院派了,莫名伤感。
音乐是时间,而非声音。

曲目
六首音乐瞬间,D780,Op.94 舒伯特 曲
No. 1, 中板 (C大调)
No. 2, 小行板 (降A大调)
No. 3, 适中的快板 (F小调)
No. 4, 中板 (升C小调)
No. 5, 活泼的快板 (F小调)
No. 6, 小快板 (降A大调)
C大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1 勃拉姆斯 曲
I. 快板
II. 行板
III. 谐谑曲,很快并热烈的快板
IV. 终曲,热烈的快板
——中场休息——
降D大调第三安慰曲李斯特 曲
降A大调音乐会练习曲,S.144 - No.1“悲歌” 李斯特 曲
降B大调第七钢琴奏鸣曲,Op.83 普罗科菲耶夫 曲
I. 不安的快板
II. 热烈的行板
III. 急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