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明白什么是“智者不入爱河”,我也终于明白爱到最后的终极是“无爱”
以前的我会选择去遇到很符合自己“条件”或者“感觉”的人,期望对方可以来填充自己的欲望,把“欲”当成“爱”,因为自己的匮乏、不圆满、不成熟、情欲或需要。内心缺乏的安全感、存在感、认同感、幸福感,从而想要依赖外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获得幸福的办法就是“坐等”,至于能不能找的到靠所谓的“桃花运”。这样的方式根本寻找不到我心心念的“真爱”,至少是没有资格拥有真爱的。当遇到了可以依赖的对方,就以为自己的幸福有归属了,这其实是一种外求,也是注定会失败。亲密关系的初期,刚上头的时候双方都会想着要拼命的付出,一旦得到后就疯狂的索取。会经常遇到因为“磨合”而要求对方做这做那,或者明令告知对方,自己不喜欢什么事情,让对方不能去做等等,生怕对方不受自己“控制”。当两个人互相把对方掏空之后,就开始陷入了空虚之中,开始互相内耗了,互相看不惯,给彼此减分。而后会感到明明这么“爱”对方,但因为对对方有所期待,对方的回报稍微迟缓一点,马上就会觉得委屈,就会怀疑对方“不够爱”自己,这都是内心匮乏的表现。
人生下来肯定会有多多少少的缺失的地方,觉得自己不够完整,就需要另一个人来补全自己的生活,但事实是,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天生就是为了补缺我而存在的,即便是她能补充我内心的残缺,也会变向的要求我去补偿她。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了解自己特别、特长和使命,了解自己的欲望、愿望和局限。每一秒都想办法去寻找快乐取悦自己,每一刻都想办法做自我提升,每一天都为自己而活。不再为他人的错误去买单,不再随便让他人闯入自己的生命,变得平和,没有情绪,骄傲,嫉妒,评判,委屈,抱怨,浮躁和冲动。完全置身事外却又可以随时融入其中,学会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从来不是依附于一个人,而是不断成长,让自己变得圆满实现真我。
真正的爱情,只会发生在两个独立又完整的人之间。财富独立、人格独立和精神独立。
能够做到爱自己,爱满则溢,然后才能真正地去爱别人。因为不再匮乏,所以他们跟任何人在一起,都没有索取的倾向,反而会给予对方。
“智者”,对任何人都没有期待,只会对自己的圆满有期待。这并不是自私或者自我,而是当真正地学会爱自己,才有资格去爱其他人和整个世界。爱情的本质是“执着”,是对这个人的“执念”,因为执念,就会产生快乐和痛苦。真正爱一个人,就是看着对方变好就够了。这种爱不要求有回报,而且对对方是没有任何期待的。爱本身不会痛苦,痛苦的根源是期待和执念,而期待和执念的底层逻辑是因为自己不圆满。终极的爱就是没有任何期待和执念,随时放下,没有痛苦,同时也没有了世俗的快乐。爱的不再是一个“人”,不再因为这个人而去让自己变得圆满,因为本身已经圆满了。终极的爱,爱的是“情”,人来人走,“情”在就足以。
伴侣在我眼里可以分三种:生活伴侣、事业伴侣、灵魂伴侣。
灵魂之间产生的是纯粹的爱情,彼此理解,彼此尊重,不缠绕,不羁绊,不占有,不在乎你的能力、才气、金钱及地位的高低,也不在乎对方善良、美貌、温柔,是彼此心灵与精神的支柱,彼此给予无条件的爱(我的第一篇日记)。
灵魂伴侣跟生活伴侣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即便两个人不在一起,也可以在精神上搭建桥梁彼此产生共鸣,无论在各自的地方做了什么事情,看到什么,都会产生想法,而这些想法就是产生灵魂共振的契机,都会引出源源不断想要思考和讨论的话题,当产生同频的想法的时候,会有一种从内心上可以感受到两颗心自发贴的很近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灵魂上的洗礼和震撼。
拥有真正的灵魂伴侣,是可以和自己并肩成为更好的人,每一天都可以感受到小小的成长,每天都自发地想要提升自己,这种成就与感激的交织会让我每一天都更爱对方,会让感情无限制升温升华。对方的任何行为和想法都会被无条件的接纳和包容。所以所谓的“粘人”不一定要挂在对方身上,也可以精神和情感上粘着对方,这样有的时候对方需要个人空间的时候,会让对方更舒服,精神上需要我的时候,我一直都在。所以灵魂伴侣会共同修好各自的课题,一同成长陪伴彼此让各自变得圆满,直到一同领悟到爱的终极成为“智者“,体会脱离世俗的真爱,大爱,和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