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奏鸣曲:大道如火

喜欢肖斯塔科维奇的小提琴协奏曲的人可能不少,不过基本上都是喜欢第一小协,而非第二小协,然而听过并喜欢他的小提琴奏鸣曲的人恐怕就更少了。这是因为,这部作品与第二小协同属作曲家的晚期风格创作,思想深奥晦涩。
小提琴奏鸣曲的作品编号是134,紧随着第12号弦乐四重奏(133),两者在精神脉络上也是相互衔接的。第12号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作曲家道说着自己的精神立场,而在这部小提琴奏鸣曲里,这种精神立场获得了最详尽地展开。我甚至认为,它可能是作曲家的大道最清楚的一次呈现。
这种大道是什么呢?如果用一个东西来象征,那么它是火,不是物理的火焰,而是作为精神力量的火,作为逻各斯的火。焚烧一切,照亮漆黑又惨白的夜空。
肖斯塔科维奇在自己的晚期作品中试图证悟一种境界。当一个人的肉身被枷锁捆缚,其精神同样置身于监牢中,人的存在与真理的关系,再也不是如其本然的那种解蔽:真理,作为人的最高可能性的实现,其本质植根于人的现实生存及其行动之中,但是现在,真理被褫夺了,人从其自身的光照那里被屏蔽了。这个光照就是语言,语言不再能够揭示真理,反倒进行着玷污和混淆。在这种状态下,当一个人既不能行动,亦无法思考,更不能进行言说时,心智,或者说灵魂,又将何处栖居?
由于真理缺失,黑暗降临;由于一切古老的信仰都被颠覆,大破灭正在发生;由于人群彼此憎恨与吞噬,“我”退回到绝对孤寂中。在黑暗、大破灭与孤寂中,灵魂点燃了自己,用这火焚灭了一切枷锁,终于证悟了大自在之境——心灵无拘无束地歌唱着它的苦闷、它的希翼、它的追思和它对命运的感激之情,哪怕下一刻就灰飞烟灭,哪怕其存在的一切痕迹都被毁灭,这歌声仍将永远荡涤,震动整个存在。这就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大道:如火焰般炙烈,如疾风般摧枯拉朽,乐曲的第三乐章中,仿佛能听到作曲家的声音:我是,且永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