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橱审视
最近在考虑略微丰富一下风格,毕竟我已经是职场人,还在走一种非常休闲的路线,似乎有些不搭,也显示不出来应该有的气场,说来要慢慢适应“职场化“。孕期里衣橱里能穿的衣服数量有限,也差不多一年几乎没有买衣服和鞋子,可能只是添置了一些孕妇裤,能想起来上次买衣服是在米兰的优衣库,买了5条裤子来度过冬春夏,都是孕期必须的,也后来反复在穿这几天裤子,简单的日常,和没有不断增长的衣服数量,让我喘息,可以来检视一下自己的衣橱。
居家办公的巨大好处就是完全没有买太多衣服的需求,一个冬天下来竟然两件羽绒服穿来穿去也没有觉得烦,更不会担心被别人看来是没有衣服可穿。因为身边的人大都是这样。冬天的外套控制在两件,真的太完美了。一件厚的North face抵御相对寒冷的天气,一件薄款来应付大部分的气温,两种随时根据天气变化更换。外加一条围巾,让衣服的领子可以保持干净,不至于要常常换洗。老郑每天上班,和我的配置也很类似,他只穿喜欢的两件羽绒服,以前买的几件略微一点点不喜欢或者不舒服都被他闲置了。而我对于不舒服的忍耐会远远超过他,并不是太舒服的衣服还在被我忍受着在穿。对于冬天的外套数量和款式,我目前还算满意。职业化对这种外套的款式要求也没有什么,换上一双皮鞋就不至于太放松。
可怕的是我春秋的外套塞爆了衣橱。有牛仔外套,防雨外套,薄大衣,西装外套,皮衣,麂皮皮衣…今年有个任务就是要检视这些外套的必要性,明明这个季节不算长,却有很多种不同的外套。春夏交接,往往一瞬间就进入了冬天,我日常也只喜欢穿轻型羽绒,确保在春天温度不稳定的时候不会因为外套没有穿对而受寒,导致常常一些外套没有来得及穿就过去了,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但是有几件我花了大价钱买的,也不舍得扔掉。算是花钱非常失败的地方,倒不如只有一两件,不在乎价格买到的外套。到底还是无解,我并不舍得扔掉我的外套,可能只能忍受这个数量了,不再增添更多,等到他们自然的退出我的视线。
夏天的旧衣服好多啊。四月趁着周末的高温,终于把厚重的羽绒服收起来放进了地下室,并把夏天的衣服从地下室抬上来。衣柜顿时清爽了不少。也因此感叹,我的短袖上衣太多了吧!其中包括了被轻微染色的白色T恤!虽然短袖是衣橱中最常用到的单品,但是一些太久的衣服,也可以断舍离了。同样,衣橱里穿了10年的衣服也是有好几件存在的,不是什么贵重的衣服,也就是习惯了穿着的长袖T恤,休闲衬衫,连衣裙之类的,都已经老旧该退休了。其中有一个穿了10年多的背心裙,当它完成孕妇裙的使命之后,应该会下岗了。还有一件不知道多少年的条纹衫,也不需要再继续在岗了。其他一些,也决定收拾一下好好扔掉了,给我的衣橱风格转变腾出来一些空间。
我太迷恋天然纤维的面料,会不自觉的偏爱上身纯棉,羊毛的衣服,导致一些化纤的,职业化的衣服(倒也没有几件)常常被我束之高阁。但是职业化的衣服就不能舒服吗?一定是我打开方式不对,或者是对本身的款式有些抗拒。再或者是以后选择衣物的时候以自己喜欢的面料为主,又或者是去尝试习惯这些面料。
另外是我的深色衣服太多,藏蓝色的颜色太严肃,年轻的时候穿还好,年纪大了会显得人不太精神。我在积极的寻找解决的办法,由于不想扔掉他们,于是我应该以后会在配色上下手,藏蓝色去积极的搭配,黄色,驼色,红色,白色,大概会改变一些原有的深沉风格。就算去增加更多的衣服,也首先去考虑配色上可以带来的一些变化,这样能给旧衣服增添更多的活力,也让衣橱更有趣味。
对于增加职业感,我能想到的也只有去增加一些女性感的衬衫和垂坠感更强的裤子吧。我倒有休闲衬衫,女性穿上总会太boyish,一点也不职业。西服竟然是我无法穿出去的一种外套,这辈子或许也难以适应了。倒是最近常坐公交,就把背包换成托特包,一个珑骧大号饺子包可以装得下所有通勤物品,是我“职场化“的一些转变吧。背包会是在骑车的时候无法摆脱的东西,自行车和托特包并不是很搭,但是我和自行车形影不离,以后背包还得继续。
话说回来,将近一年没有买衣服,还有孕期的某种程度上的“极简”和对服装的不在意并没有给我的生活造成了任何的困扰,也要记着这个期间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