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5月,快乐玩耍的两个月
财务
1. 支出:这两个月的支出较多
4月:直播间买了一堆(床上四件套,杯子,手链,卡牌,发夹,野餐垫,饭盒袋),二次元周边,展览,衣架等。
5月:香港+深圳8天7夜旅行:3500左右,给yy买了耳机1300,给大哥买了一些东西,2场话剧,美容仪,keep会员,内衣等。
这两个月还沉迷luckin
2. 理财收入还是不多,4月2265.8,5月2213.29



健康好看
1. 运动时常达到了5w分钟,5年的时间,运动最初只是因为开心,现在好像逐渐步入正轨和习惯,心情也挺平缓的。
2. 益生菌,吃了一个月左右,除了排便通顺别的没啥感觉,不会肚子疼,不过能解决排便的问题也不错。之前总担心重油重盐的外食会影响肠道菌落的生存,到底有没有优化菌落的生存环境咱也不知道。
人际
1. 说一套,做一套。和我妈聊起他朋友的女儿毕业工作,我下意识地问起,她结婚了吗?我妈说,人才24岁,你34岁没结婚,我都没催你呢,遇不到合适的就不洁呗。瞬间明白了大爷大妈催婚的模式,我认错,我不该这么问,如果是我,我也不喜欢被催婚。有时候嘴和思想还真不是一个系统控制的。(另:我啥时候34岁了,我不才过完30周岁生日嘛)
2. 继续和大哥约会中(每周一次的见面频率),4月都在逛逛古迹风景区啥的,5月自驾游舟山,全程都是他开车,开过去7h左右(2h来接我),游山的时候堵车5h,回程5h,负责找路导航,也没有不耐烦,至少情绪挺稳定的,不怕麻烦和路远。还去了趟苏州。
点一:在vx上聊了一个月才见面,聊的挺平淡地,本来还想再等等,看看情况再说。无意中向他提起朋友怀孕了,他问要不要自己也随一份礼物,他小时候带妹妹,会做尿布呢。愿意承担养育的责任,是个加分项呢,就约着见面了。
点二:对不同的人观察的点不同,比如大哥很独立,我会担心他是不是不会照顾人,不顾及他人的感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就自顾自地走也没有等我,有点败好感,第二次见面我没提这个问题,他会突然放慢角度等我。看来觉察能力很强呢。
点三:关于消费这块,大哥家的经济条件挺好的,担心他是不是花钱大手大脚和玩咖,现实是本人比我还要节俭和接地气,很少出门吃喝玩乐,常穿的裤子只有三条,饮食类似于轻食。然后就担心他对人会不会小气和抠门了。和呆呆在香港的时候,零钱找了一张20元,印的是狮子头,就发给大哥看看,是狮子呢(我的星座),大哥以为我钱不够了,给我转了2k,说明天的伙食费他包了。
每次都是想考察啥,他都能安全通过的样子。
得再想想,还要观察啥了,不想推进的太快,还是需要长时间的观察才能粗浅地了解一个人。
3. 和yy逛了两个展览,喝了咖啡,打卡了一家brunch的店。




其他
1. 阅读:两个月阅读不多,没有特别喜欢的书,遇到一本喜欢的书太难了。
2. 播客:听了几期播客。有一期里面说到,关于健身的直角肩,蜜桃tun何尝不是审美的标准统一化,何尝不是一种营销手段。是啊,为什么我们健身非要练出马甲线这些东西。为什么要把美复制成一模一样的东西。
3. 话剧《蛛网》阿加莎的剧必冲,是一部喜剧,确实挺有趣的,但我没能get到其中的幽默,我觉得我还是喜欢那种有独特见解,深刻意义的剧情,而不是通过肢体语言简单表现出的夸张,逗人笑的形式。
4. 播客:录制播客不能说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反而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去HK的时候,和呆呆聊了些关于恋爱婚姻的事情。特别想对女孩子们说一定不能恋爱脑,选择对象的时候不能光看爱,另一半有没有责任心反而比爱情更重要。我们借着爱,掩盖各自真实的需求,那样不仅容易迷失自己,双方还容易带上各自的假面面具。
4. 剧集:keep会员送了一个月的tecent,不要浪费,看起来,目标是看完豆瓣上的top250


感悟
1. 暂时的失控。进入2024年开始,说自律有点过于严肃,只能说时间秩序被打乱,爱好被分割,确实会责怪自己,生闷气,于是给自己找了个“借口”。100个人就会有100个关于自律的定义,自律不是指代某个特定的行为,自律的支撑点应该是信念,是接受和学习新东西。遇到不熟悉的,遇到困难不应该放弃,而是继续尝试。某段时间内,受外界影响,赚钱时间和好看时间所剩无几,但是我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过了这段时间,我还能重拾起对生活的掌控权。当自律养成习惯之后,并不需要耗费力气坚持,会进入自动巡航,和刷牙洗脸,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习惯养成的前期可能会感到痛苦,后期确实相反,一旦不自律反而会引起焦虑和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