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冰山对话法
01
写在前面
今天有小伙伴私信问我:“你是学心理学的吗?”,“如何跟您学心理学?”。
很感谢这份认可和关注,不过在这里我也想澄清一下:
我是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白天会正常的工作,在早起上班前以及下班休息时间会运动、阅读以及日更写作。
目前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卡点,所以想对卡点进行修复,故找了一些资料,总结了一些观点看法,也想分享给同样处境的小伙伴们,一起成长, 一起解惑,感恩遇见!

02
为什么多次提冰山图?
这几天一直提到萨提亚内在冰山,想着对其进行深入理解探索,希望多复习巩固,多实践练习!
正如《认知觉醒》中所说:“读书之后若是能立即解决自己最迫切的现实问题,自己就能马上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好处,这也是激励我们继续读下去。”
“阅读只是整个过程的开始,阅读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实践比阅读本身更加重要!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
“从权重上看,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阅读仅仅是最表层的行为,最终的目的是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
03
内在冰山图

前面几天的内容中已经讲过萨提亚内在冰山图,即:冰山水面上是我们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表面行为」;冰山水面下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包含做出这个行为的「身体姿态反应」、「内心的情绪与感官的感受」、「产生情绪与感受的原因」以及最深层的「内心渴望与需要」。
用冰山理论可以解释很多我们的反应,比如下面例子,我们面对冲突矛盾时候常常会有4种反应。我们通过下图来看一下行为背后的情绪需求等原因。




可见每种行为的背后都有特定的情绪和需求,只有了解对方藏在行为后的情绪和需要才能好好沟通。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正如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04
练习冰山对话
透过冰山的概念,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去了解自己的内在情绪与想法,但他人的冰山仍需要透过「对话」才能够真正的了解,而不能只用猜测的。因此,亲子之间的对话就显得更重要了。透过「沟通的态度」可以帮助我们觉察刺猬脱下外壳后的真实心情,透过「探索冰山」可以帮助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内在情绪,接下来,我们要透过「冰山的对话」,来练习如何探索对方的冰山。
【重点1 问问题】
保持对一个人的好奇心是探索冰山的重要关键,在冰山的对话中,必须透过询问问题来建立连结,而问问题的重点在于探索问题的成因及细节,以了解事件的脉络。

【重点2 给予回馈】
当孩子愿意回答我们的问题时,可以重述他/她的话,核对事实,也能透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来同理孩子的心情。

【重点3 探索冰山】
当孩子愿意继续和我们对话时,可以逐渐向冰山下探索,询问他的感受、情绪以及背后的情境跟原因。若此时孩子有新的情绪产生,也能慢慢引导孩子抒发情绪,进而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重点4 解决问题】
当我们与孩子已经彼此了解,且情绪稳定时,就可以来解决一开始的问题,可以依着孩子的年龄与情况调整,或许利用引导的方式、或许可以一起讨论,一起建立对事情的共识,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透过冰山的对话练习,亲子间的对话可以有更多的连结跟理解,较能够避免产生误会。其实,冰山对话不限于亲子之间,也可以应用在伴侣相处与人际沟通上!
05
写在最后
不过,冰山的对话方式也不见得一用就见效,因为我们没办法在一开始就完全掌握冰山对话的重点,但是透过日常的对话练习,我们可以逐渐累积亲子/家人间的信任感、连结感,慢慢地,家人间的关系就可以更加靠近!
——————————————
感谢您看完今天的文字!也真诚期待您的建议或反馈... 一起努力提升 成为更好的自己! 加油!
(《转载声明》:本文文章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号赞成并遵循微信公众平台关于保护原创的各项举措。本号部分推送文章、图片可能未能事先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或无法查证真实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留言联系我们。经核实后,我们会及时删除或者注明原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