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钢琴时快时慢,数拍子忽长忽短,可以来对号入座了!
【往期钢琴重要学习内容回顾】
第1篇:《钢琴视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第2篇:《弹钢琴时怎么放松?》
第3篇:《弹钢琴时左手要按的轻一点吗?怎么做到的?》
第4篇:《学钢琴一定学哈农吗?哈农什么地位?》
第5篇:《弹钢琴要多久能到一看谱就差不多弹出来的效果?》
弹钢琴总是速度不稳定,好弹的地方弹得快,不好弹的地方弹得慢?有时候节奏也是忽快忽慢的?有时候光顾着弹不数拍?有时候想数拍,数不进?

看到以上问题,可能就有躺枪_(:з」∠)_的同学!也确实是学钢琴的过程中,遇到的比较多的问题。不过问题根源不同,解决方案也有差异,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对号入座”吧。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
1. 速度统一vs自由速度
弹钢琴作品的时候,还真不是凭着个人的感觉和喜好,觉得这个地方应该快一些,那个地方应该慢一些,一定要注意全曲在速度上的统一性!!如果作曲家没有在作品中标出改变速度的明确标识,不要擅自中途改变作品的速度。

有些同学常常由于音乐情绪的变化或力度的变化,就擅自改变音乐的速度,开始了沉浸式的自我发挥,停,停!例如在肖邦的Op.31降D大调谐谑曲中,有些学生在转入A大调时,喜欢放慢速度,以配合深沉舒缓的音乐形象。BUT!其实作曲家在此已使用了大量的全音符和四分音符,来营造这种音乐氛围,弹奏的人完全不需要画蛇添足改变速度来弹奏。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作曲家会通过改变织体的节奏音型或旋律的节拍,体现音乐情绪的变化!特别是在一些篇幅较小的钢琴曲中,更不要随意改变作品的速度,以免好好的作品,听起来支离破碎,过于零散。

即使有些作品标记了自由速度(rubato/passionato),但是!自由速度使用,宁缺毋滥,不太会用,就先不用,跟着老师学习后再练习使用。

2. 弹得忽快忽慢,得尽早解决!
不少同学弹曲子时,遇到容易的段落就弹得快,遇到较难的段落就弹得慢.....这种随心所欲的“弹奏方法”在入门和基础阶段出现的比较多,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错误的弹琴习惯,要发现就解决!

学钢琴,尤其是从一开始的时候,就会严格要求同学们建立起正确的速度观念,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人学生,都要形成良好的弹奏习惯,长期有效赋能!不能根据作品的难易段落任意改变弹奏速度。必要时,可以通过节拍器来控制速度,寻找并建立统一的、正确的内心速度!

3. 数拍“不赶拍”
还有一种常见的问题,你们看看自己有没有?(1)在弹渐强时,容易加快速度;(2)在弹渐弱时,就容易放慢速度。速度和力度可没有什么硬性挂钩的关系!!这些都是需要矫正的练琴坏习惯。

还有一种是由于技术上遇到困难段落,心理紧张造成的加快速度,就是我们常说的“赶拍子”。在这种情况下,要先拆开解决弹奏技术上的难点,学习方法,集中练习,到游刃有余时,再放回到全曲中弹奏。如果是在演奏或者录视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调整好技术困难段落的心理节奏,保持正常的匀速呼吸,避免越弹越快。

有以上速度问题的,要重视,分析问题根源,对症下药,就容易药到病除。有些问题,其实并不难解决,只是无意识的把错的不停练习,还变成习惯了,根深蒂固的纠正起来可就要重头理过,纠正并部分重新开始了。弹钢琴有兴趣,就可以弹;有条件,还是要找一位好的老师,正确入门,打好基础,长久赋能!
我是坚持学钢琴打基础/系统教学的钢琴楚楚老师。9年一线沉浸式教学(小朋友/成人),善于规划钢琴学习,重视基础,教学化繁为简,系统学习与结果测评,开朗欢乐,但要求严格的90后老师。

和学生们一起进入音乐的世界,感受乐谱温度,钢琴典雅~学钢琴≠弹钢琴,学钢琴是音乐学习的美好体验~!